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休谟那里,所有情感都属于次生印象或反省印象,亦即情感不是外在感官或肉体受外物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反应,而是源于心灵的反省或思想,虽然生理反应也许是任何情感的基础。

  • 标签: 情感 想象 生理反应 印象 反省 休谟
  • 简介:从古希腊起,哲学家们似乎就把“趣味”、“审美”的专属权赋予了视觉和听觉,把它排斥于味觉的范围之外。其因由首先在于,视昕两个感官是主要的认识器官,心灵相关,因此在五官中被赋予了更高的地位;其次,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人们认为视听两种感官对象之间没有物质性接触,是比触、味、嗅更纯洁的感官。

  • 标签: 审美 味觉 “趣味” 技术条件 古希腊 哲学家
  • 简介:<正>对朱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国内外已有不少评论。褒者常常引用美国R.A.尤里达教授的话:“现今的科学大厦不是西方的独有成果和财富,也不仅仅是亚理士多德、欧几里德、哥白尼和牛顿的财产——其中也有老子、邹衍、沈括和朱熹的功劳。”(《中国古代的物理学和自然观》,见《美国物理学杂志》43卷第2期)李约瑟也说:“从科学史的观点来看,或许可以说,他(指朱熹)的成就要比托马斯·阿奎那大得多。”(《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第2卷506页)贬者则认为当程朱理学被奉为官学以后,统治中国七百余年,在此期间,我国科学技术就由宋元高峰渐趋跌落。十六世纪以后西方近代科学革命骤起,距离越来越大,造成了一百多年来的落后局面,以至今日之艰难,对此,理学难辞其咎。这是一个颇为令人困惑的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探索。

  • 标签: 朱熹 李约瑟 托马斯·阿奎那 中国科学技术史 物理学 自然科学
  • 简介:殿试代表着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科举考试四书、五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历代殿试中,策问或对策或多或少提到了,到明清尤清代时出现较多.这说明对当时社会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殿试 《管子》 策问
  • 简介:<正>科学是关于外部世界的规律联系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通常是由科学家提出来的,同时又经过实验的验证和检验,当然归根到底科学来源于实践。人类认识自然、洞察规律的能力来源于漫长的社会历史实践,把握规律,提出科学理论所运用的语言、逻

  • 标签: 爱因斯坦 普遍性 信念 中世纪 马克思 价值取向
  • 简介:<正>战国纷争,各国诸侯招引知识分子以为智囊,谋求富强之道。其中以齐国的稷下学宫经历时间最长,人才最盛。稷下是个百家汇聚的学术沙庀,它里而包括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各家。荀况以儒家巨子游于稷下,曾经三为祭酒。儒家的经学赖荀子得以传布,清代汪中曾说:“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述学·荀子通论》)《荀子》正式提出“经”的名称:“其数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劝学》)这里所谓

  • 标签: 荀子 春秋 儒家 荀卿 六艺 知识分子
  • 简介:11月15~16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由山东大学易学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周易研究》编辑部主办。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韩国首尔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山东大学等高校的20余名专家学者,就《周易》古经的解读、《周易》研究的典范转移、易学当代中国哲学的重建、《易传》儒道关系、哲学视域中的易学三才之道、清华简《筮法》的学术史意义、乾嘉学派的解释学、人文易与民族魂、先秦的心性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就当前易学中国哲学研究状况给予了反思批评,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方法作了积极探讨。

  • 标签: 当代中国哲学 哲学视域 易学 中国哲学研究 山东大学 论坛
  • 简介:试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徐琴效率公平是任何一个现代社会所遵循的规则和追寻的目标。无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为高效率地创造国民财实提供最优越的条件。而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条件和权利予...

  • 标签: 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社会 失业保险 养老保险事业 劳动合同制工人 劳动者
  • 简介:<正>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正如历史上每一次深刻的变革往往会引起对已往创立的哲学理论重新认识一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展开和深入,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发表,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有关思想论述被突出出来,发出了诱人的真理闪光。它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高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 资本主义社会 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相似之处 人类学笔记 生产关系
  • 简介: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公平分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公平分配的内容应当是在保证基本需要得到普遍满足、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坚持按劳分配,形成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差距。能否做到这一点,关系到社会能否保持稳定,能否充分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各类社会活动保持高效率。

  • 标签: 公平分配 社会分化 苏南地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成员 经济发展
  • 简介: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日益推进,国内商业界对加入WTO的议论也日益增多.如何看待WTO对中国商业企业的冲击就是人们议论纷纷的话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国加入WTO后,人们面临的观念转变、中国现阶段买方市场状况面临的冲击,中国商业企业应支付的成本代价应获得的成本收益等方面的剖析,提出了确立市场经济观念全新的竞争观念,研究WTO规则,准确应对;借鉴国外经验,给予本国零售业适度保护;进行股份制改进,拓宽企业融资发展渠道;开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走规模化之路;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商业自动化程度;将中国商业企业中国工业企业结合起来,让中国商业企业做大、做特、做优,从而增强其竞争能力竞争力度.

  • 标签: WTO 中国 商业企业 关税 市场准入 经营规模
  • 简介:新时期以来的老学研究,其话语背景仍是西方哲学,并没有走出西方哲学的套路,老子哲学的民族特色仍然受到遮蔽。具体说来,其缺憾主要表现为:在文字校勘上,停滞不前,对老子经文缺乏深入的考证;在本体论探讨上,削足适履,机械地现代思想相比附;在人性论研究上,突出差异,看不到儒道仁义观的统一;在文体考辨上,盲目疑古,以个人偏爱代替历史逻辑。

  • 标签: 老子 老子哲学 西方哲学
  • 简介:民国薛学潜先生作为科学易学的代表人物,打通了传统易学西方现代科学的隔阂,建立了一个相对缜密的薛氏科学易体系。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其推导仍有许多不足,甚至有对物理模型的模糊认识,导致了一些结论不能令人信服。本文以易统计方程式为例进行探讨,发现易统计方程式总摄三种物理统计有些牵强,其推导过程也颇有缺陷。

  • 标签: 薛学潜 易理 科学易 易统计方程式
  • 简介: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两种彼此独立的理论体系,基督教思想儒家思想的差异之大是显而易见的。但就生态智慧而言,二者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或相同之处。首先.二者在建构有机整体观念时都选择了同样的策略,即为宇宙万物预设一个共同的创生源头久而将人类纳入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二者对于人在自然中的定位也基本相同.使其既优于万物,又不脱离自然。最后,二者给人类在自然中安排的角色也颇为相类:基督教将人视为上帝委派的看管者,儒家则把人视为天地的辅助者。而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能做到既尊重人类的能动性,又可抑制其个性的过度膨胀;既能保障人类满足自身要求的正当权益,又可尽量避免生态失衡。

  • 标签: 基督教 儒家 生态观
  • 简介:南宋中期政治家周必大理学的关系是一个变动的过程:在思想上,他最初理学亲切认同,后来随着张拭讨论、辩论、争论的进行,他逐渐转向北宋儒学注重实务的立场,最后提出“守道不如守官”之论,明确反对理学所崇尚的道;在政治上,他最初理学派相互合作,共同反对近幸势力,但后来他逐渐妥协于近幸,并接近、融入官僚集团。从这一意义上讲,余英时先生《朱熹的历史世界》认定周必大为理学士大夫的观点值得商榷。

  • 标签: 周必大 理学 思想 政治
  • 简介:2014年11月15日至17日,“视域方法:易学中国哲学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易学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研究》编辑部和中国周易学会主办。

  • 标签: 中国哲学 易学 论坛 视域 综述 山东大学
  • 简介:针对张政烺先生《易辨》一文中的三个问题,经考辨,我们认为商周器物所见四爻数字卦是六爻卦的简写,互体说的含义不能等同;认为《周易》有据互体说写成之爻辞的说法是没有真实根据的。根据天星观等战国楚简之易卦皆两卦并列而不见只有单卦的情形,推断其所用当非卦变占法。西周易卦数字相传《周易》所用筮数之不合,不能证明如《左传》所记遇某卦之某卦的占例不是卦变占法。

  • 标签: 张政烺 数字卦 互体 卦变
  • 简介:“雍廪”并非人名,而是地名“雍林”的音近通假。《左传》《管子》等文献的“雍廪杀无知”,其实是《史记·齐太公世家》“雍林人袭杀无知”的简略表述。“雍廪杀无知”于《国语》等文献中又作“渠丘实杀无知”,“雍廪”“渠丘”是大地名小地名、包含被包含的关系;于《春秋》中又作“齐人杀无知”,称国名是由《春秋》地名书写义例所致。

  • 标签: 雍廪 无知 雍林 渠丘 地名
  • 简介:中国本无“哲学”一词。“哲学”一词源自日本学者西周对西文“philosophy”的翻译,黄遵宪最先把其介绍到中国,此后蔡元培、梁启超、章炳麟等人都纷纷以“中国哲学”一词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1919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出版,标志着中国哲学史这一学科开始建立,但胡适的这部书并没有写完。

  • 标签: 中国哲学研究 《中国哲学史大纲》 方法论 维度 经验 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