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医学诊断与心理诊断在,晦床心理学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被错误使用的危险。研究与分析医学诊断与心理诊断的交叉与分野,有助于在医学模式与心理学模式的分别指导下,对两者做出及时、准确的选择,避免造成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的失败。

  • 标签: 诊断 医学诊断 心理诊断 临床心理学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 简介:卒中后疲劳是卒中恢复期的常见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的康复及远期预后。本文就卒中后疲劳的药物治疗与康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进行药物与康复治疗之前,应全面识别引起疲劳的可能原因,包括精神心理、躯体疾患及药物的潜在因素。迄今尚未有药物被证实对卒中后疲劳确切有效。认知及分级活动训练是目前唯一经过随机对照试验证实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脑卒中 疲劳 康复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对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睡眠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100例,遵循无差异性随机的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肿瘤直径、生命质量、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质量,改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 标签: 术后化疗 乳腺癌 认知行为疗法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应用认识领悟疗法对1例对人恐怖症个案的心理治疗过程,对认识领悟疗法的理论与方法追行研究与分析。方法个案研究分析。结果患者症状基本消除,随访情况良好。结论认识领悟疗法是一种可操作性很强、高效、实用的心理疗法

  • 标签: 认识领悟疗法 心理治疗 恐怖症 患者 随访 心理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病人社区康复与防治一体化对防止精神病人复发是重要措施之一。方法采取点到线的管理方法,使患者复发率降到最低限度。结果通过从点到线的管理,充分发挥医生,家庭在防治精神病人病情复发,恶化,衰退的作用。结论防治一体化是目前防治精神病人复发的重要措施,是使复发率降到最低限度的可靠办法,也是精神病防治医生,在病人出院前的工作重点。

  • 标签: 精神病 社区康复 防治措施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探讨百优解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32例(脑梗死78例,脑出血54例),分别在病程2周、1月、3月、6月、12月行PSD诊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时完成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1)脑卒中患者中约44.70%出现抑郁症状;(2)卒中类型和性别与PSD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3)PS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程度有关.(4)PSD与病变部位、病灶大小、病灶半球利性均无相关性(P>0.05);(5)百优解能明显改善病程3、6月时神经功能缺损,病程12月时不仅抑郁症状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尤为显著.结论卒中后抑郁是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常见的长期并发症,并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速度和程度.抗抑郁治疗能在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神经功能 神经康复 PSD 脑梗死
  • 简介:目的:编制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SSET)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方法:应用心理测量和统计分析技术,修订条目,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测验对象为426名陆军战士。结果:SSET包含的10条目与总分相关系数均在0.3以上(0.394-0.556,P<0.01);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97;再测信度系数为0.325-0.597(P<0.05或P<0.01);SSET总分与SCL-90各因子分相关系数0.484-0.666(P<0.01)。结论:SSET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是测量军人心理应激水平的有效工具。

  • 标签: 军人 心理应激 自评问卷 编制
  • 简介:大学生自杀是一个严峻的事实。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自杀者人格心理误区的分析,揭示了人格心理误区与自杀的相关性。并简述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方法。

  • 标签: 大学生 自杀 人格障碍 健康人格 心理状态
  • 简介:因意外伤害或肿瘤需要进行单侧眼球摘除术是眼科疾病中最不幸的结局,除了丧失单侧视觉功能外,还可造成患者心理创伤,影响面部表现,如果不适时安装义眼,还可影响另眼视力,故对该类患者在术前术后必须进行心理护理,采取必要的护理对策,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单侧眼球摘除术 心理学 心理护理 情绪反应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心理资本水平对其工作投入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量表中文修订版和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中文版,对太原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663名护士进行心理资本与护士工作投入的问卷调查。结果:①护士工作投入总均分为(49.67±19.24)分;心理资本总均分为(87.47±14.06)分;②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呈显著正相关(P〈0.01);③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进入回归方程的2个影响因素为希望、自我效能。结论:提升护士心理资本水平是提高护士工作投入状态的有效途径,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护士心理资本水平,特别是希望与自我效能感,以提升护士工作投入状态,从而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护士 心理资本 工作投入
  • 简介:目的研究改良ECT和传统ECT不同精神病患者治疗时的心理状况。方法用自制问卷对行改良ECT精神病患者每次术前、中、后进行调查,并与行传统ECT的精神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行传统ECT的精神病患者:感到害怕48.6%,感到不安34.8%,感到平静16.6%,术时采取逃避91.2%,自觉接受治疗8.8%;家属感到不安92.5%;行改良ECT精神病患者术后:感到平静87.3%,感到害怕7.8%,感到不安4.9%,且害怕和不安都在初次治疗时产生;术时自觉96.1%,采取逃避3.9%;家属感到不安24.6%。结论行改良ECT精神病患者心理状况良好,患者及家属对改良ECT认同感较强。

  • 标签: 心理状况 电抽搐治疗 精神病 一氯化琥珀酰胆碱
  • 简介:目的与方法应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表(MMPI)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在500名大学生中,正常心理状态占80.4%,可疑心理障碍占11.6%,异常心理状态占7.8%,可疑心理障碍和异常心理状态二者占19.4%,表明大学生相当多地存在着心理障碍问题。结论为学校教育、开展学校心理卫生工作,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表 MMPI
  • 简介:目的了解红河州中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红河州177名中师生进行调查,并与福建组对照分析。结果177名红河中师生中31.6%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SCL-90阳性项目数、总分和各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除敌对、偏执外,余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高于福建组。结论红河中师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 标签: 对照分析 阳性 SCL-90 心理健康水平 偏执 敌对
  • 简介:目的探讨脑震荡患者的心理状况特征。方法对186例脑震荡患者进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并与常模(正常人阳性症状均分)比较。结果脑震荡患者SCL.90总分(137.71±39.48),总均分(1.53±0.44),阳性项目数(32.90±19.41),躯体化症状因子分(1.57±0.52)、强迫症状因子分(1.79±0.50)、焦虑症状因子分(1.50±0.49)、敌对症状因子分(1.63±0.57)、恐惧症状因子分(1.57±0.51)、偏执症状因子分(1.62±0.51)、精神病性因子分(1.49±0.43)明显高于常模(129.96±38.76、1.44±0.43、24.92±18.41、1.37±0.48、1.62±0.58、1.39±0.43、1.48±0.56、1.23±0.41、1.43±0.57、1.29±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1.67±0.54)也高于常模(1.65±0.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震荡可导致患者心理障碍的产生,应早期就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 标签: 脑震荡 心理障碍 90项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目的:探讨人际心理治疗对亚健康状态恢复的疗效。方法:对90例亚健康状态者实施人际心理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其主要临床相-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改善亚健康状态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有效率为91%。绝望感、无愉快感、空虑感、自卑感、睡眠障碍、烦恼、乏力、食欲减退等分值均低于治疗前。结论:人际心理治疗与亚健康状态情绪障碍的改变相关,可作为一种阻断亚健康状态向临床病态发生的防御措施。

  • 标签: 人际心理治疗 亚健康状态 疗效观察 情绪障碍
  • 简介:自闭症是一种小儿广泛性的发展障碍,研究者从生物学水平、行为水平、认知水平等多种图式来说明不同的自闭症障碍类型,认为自闭症的病因主要是脑生物学上的因素导致认知和情感上的障碍。对自闭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引发自闭症的遗传因素正在得到确定。目前对自闭症的认知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心的理论”上。目前国际上一般以DSM第四版(1994)中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来诊断。对自闭症的心理干预以教育训练和心理辅导为主。

  • 标签: 自闭症 心理干预策略 小儿 脑生物学 遗传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沙洋师专小教师专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主要原因与措施。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SCL-90)。结果小教师专新生除了躯体化因子(F1)以外的其他各项因子都显著的高于成人常模,但是其所有的项目因子都显著的低于大学生常模。女生的抑郁因子(F4)和恐怖因子(F7)显著的高于男生,而男生的敌对因子(F6)却显著的高于女生。结构小教师专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甚理想,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但也不必过份恐慌,只是特别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

  • 标签: 教师 师专 探究 女生 男生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目的探究沙洋师专优秀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SCL-90)结合学校的优秀特困生资助计划。结果师专优秀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比其同学的心理健康水平差,相反其敌对因子(F6)却显著好于其他同学,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女生方面。结论约9.1%的师专优秀特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不甚理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优秀师专特困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差;贫困与心理健康水平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 标签: 特困生 心理健康现状 优秀 师专 探究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军事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出发,对军校学员心理素质教育体系的建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军校学员心理素质教育申应该遵循的原则、实施的内容和采取的方法等方面的理论体系。

  • 标签: 军校学员 心理素质 素质教育 教育方法 教育内容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