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房室结双通道(DAVNP)合并房室旁道使房室之间存在3条通道。易于发生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在心动过速发作时不参与折返环通道称为“旁观者”(bystander),在有些情况下“旁观者”是诱发心动过速必不可少通道。本文现将2例“旁观者”参与SVT诱发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与资料病例1男性,18岁,因阵发心悸6年,近期发作频繁而就诊。患者6年来,心悸发作约4~15次/月不等,发作时

  • 标签: 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室结双通道 房室旁道 电生理
  • 简介:美国学者Miller等发现,使用持续左心辅助装置能显著改善等待心脏移植患者血液动力学、心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作者选择133例心衰终末期需心脏移植患者,置入左心辅助装置,随访180d。观察终点事件为:接受心脏移植、心血管康复、药物支持下仍适合于接受心脏移植。结果显示,持续左心辅助泵使用中位时间为126(1~600)d,6个月存活率为75%(100例),12个月存活率为68%。

  • 标签: 心脏移植患者 左心辅助装置 血液动力学 心功能状态 左心辅助泵 美国学者
  • 简介:目的探讨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肌钙蛋白(cTnⅠ)老年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心肌损伤中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老年AOPP120例,据中毒情况分三组:轻度组30例,中度组42例,重度组48例。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患者入院后4小时、3天、7天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其NT-proBNP、cTnⅠ、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同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120例患者中合并出现中间型综合征有46例(IMS组),非IMS组74例,分别对比IMS组、非IMS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及心电监测情况。结果中、重度组患者NT-proBNP、cTnⅠ、CK、CK-MB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患者NT-proBNP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三项测定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三组NT-proBNP、cTnⅠ、CK、CK-MB值同一时间组间两两比较测定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IMS组心电图ST-T、房室传导阻滞(AVB)、室性心动过速(VT)变化比例比IMS组低(P〈0.05);重度组患者MODS及猝死发生率高于中度组(P〈0.05)。结论随着老年AOPP患者中毒情况加重,其NT-proBNP及cTnⅠ升高越明显,对患者NT-proBNP进行检测可以很好地反映其心肌损伤程度。

  • 标签: 中毒 有机磷化合物 脑钠肽前体 肌钙蛋白
  • 简介:目的评价床边超声心动图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临床应用。方法25例ASD适合介入封堵病人,术中床边超声心动图测量ASD最大直径,与测量球囊测量ASD直径比较,指导封堵器封堵、释放等过程,并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及封堵器是否影响周围结构功能。结果25例患者ASD直径床边超声心动图测量值为(20.52±1.53)mm,球囊导管测量值为(21.41±1.52)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者全部一次堵闭成功,术后即刻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各瓣膜无病理性返流或原有返流加重,上、下腔静脉回流正常。结论床边超声心动图ASD封堵术中能准确估测ASD直径,指导封堵过程,监测有无并发症发生,ASD封堵术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床边超声心动图 房间膈缺损 封堵术
  • 简介:目的以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为金标准评价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对于诊断2型糖尿病可行性。方法对788名无糖尿病史糖尿病高危患者,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检测HbA1c。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HbA1c诊断糖尿病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OGTT试验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者423例,检出率为54%;而HbA1c≥6.5%者362例(46%)。ROC曲线最佳切点6.35%,此时灵敏度为0.80,特异度0.89。HbA1c≥6.5%时,灵敏度为0.74,特异度0.93,阳性预测值(+PV)93%、阴性预测值(-PV)77%。Kappa检验显示HbA1c≥6.5%与OGTT标准诊断结果一致性好(Kappa系数为0.68,P〈0.01)。若增加HbA1c≥6.5%这一指标,糖尿病检出率可增加至57%。结论HbA1c≥6.5%具有很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提高2型糖尿病检出率。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人胚胎脑细胞脑梗死灶内分化、整合状况和神经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可能性.方法将正常人胚胎脑细胞和胶质细胞混合培养后,移植到免疫抑制11只肾性高血压大鼠大脑皮质梗死灶内,并与未移植5只脑梗死大鼠作对照.8周后取大鼠脑组织做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移植了人胚胎脑细胞存活10只大鼠中,6只有移植物生长.移植物内有新生血管,细胞有分层排列趋势.免疫组化染色证实,移植物内有细胞分化,并存在大量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树突和轴突汇集成束,整合到宿主脑内.结论培养的人胚胎脑细胞能在免疫抑制大鼠脑梗死灶内生长、分化和整合,提示神经细胞移植有望成为临床治疗脑梗死突破性方法.

  • 标签: 胎脑 人胚胎 脑细胞 脑梗死 大鼠 移植物
  • 简介: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小儿心肌炎中临床疗效。方法62例小儿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肌炎治疗方法)35例,研究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27例。观察小儿心肌炎患者心功能测定情况、生命体征变化、心肌酶变化和临床症状。结果两组小儿心肌炎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2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75%。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值〈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小儿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取得了不错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保护心肌细胞,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小儿心肌炎 疗效
  • 简介:目的总结用单纯心内修复方法施行法洛四联症矫治手术经验.方法2005年1月到2016年7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对275例法洛四联症患者施行单纯心内修复,充分疏通右室流出道、修补室间隔缺损后直接缝合右室切口,占同期法洛四联症矫治术28.61%.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所有病例术后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术后恢复良好,无重大并发症.结论法洛四联症矫治宜选择个性化手术方案,对单纯漏斗部狭窄、室间隔缺损为嵴下型病例,单纯心内修复方法可行,并有利于心功能保护及术后恢复.

  • 标签: 法洛四联症 单纯心内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于冠状动脉分支开口病变术后近期及远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心内科行PCI术发现冠状动脉分支开口病变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患者应用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观察组18例患者应用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疗效以及随访6个月后效果.结果36例患者均在6个月后参与冠状动脉造影复查,随访率为100%.随访期间,对照组2例患者发生再发心肌梗死,1例出现非本次治疗血管病变狭窄并再次行PCI术.观察组术后6个月分支血管直径(2.98±0.15)mm,与术后即刻直径(3.14±0.44)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对照组术后6个月分支血管直径(2.73±0.63)mm,比术后即刻直径(3.01±0.11)mm变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药物涂层球囊对冠状动脉分支开口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药物涂层球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效果
  • 简介:有研究报道,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占81.8%,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为12%,5年发生率为30%~35%,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即使药物干预下,其发生率仍为15%~20%。现将我科采用颈动脉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脑卒中患者 内支架成形术 预防 年发生率 药物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人性化护理老年食管癌放疗护理中运用。方法本文选取60例老年食管癌放疗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生存质量相关指标大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护理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以及功能领域平均评分分别是(56.29±4.18)分、(57.99±3.92)分、(53.28±3.74)分、(55.63±4.50)分、(54.99±3.69)分以及(55.78±3.88)分,和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大小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食管癌放疗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后,能够调节患者情绪状态,改善生活质量评分大小,进一步发挥放疗治疗效果,提升护理干预疗效。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老年食管癌 放疗护理 运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泵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12月期间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再行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系统治疗。结果观察组发生率为2.5%(1/4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11/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系统治疗能有效降低DVT发生率。

  • 标签: 脑卒中 空气压力泵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从体表心电图(ECGT)测量QT离散度(QTd)错误理由。方法使用立体心电图仪对确诊心肌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100例,进行24导通道实时同步描记12导联ECG,普通心电向量图(VCG),3导正交心电图(O-ECG),9导时间心向量图(T-VCG),变向时间心向量图(DCT-VCG)检测。结果(1)病例和对照组QT间期,QTc体表ECG,O-ECG,T-VCG三者之间相关性良好(r=0.879-0.993,P<0.01),而QTd,QTcd体表ECG和T-VCG之间无明显相关;(2)两组所测QTd,QTcd值体表ECG和O-ECT,体表ECG和T-VCG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QT,QTc无明显差异;(3)从两组间比较来看:病例组较对照组QT,QTc间期均在体表ECG,O-ECGtT-VCG上有明显延长,而QTd,QTcd仅在体表ECG上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在O-ECT,T-VCG上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同步12导联体表ECG,同一心动周期中只有1个整体QT间期。QT间期测量最好采用SECG,因从T-VCG角度观察更准确。虽体表ECG上测量QTd不同组间有差异,但在T-VCG上并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立体心电图 体表心电图 QTD 心律失常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中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10mg/d)、B组(20mg/d)和C组(40mg/d)各40例,治疗至少持续12个月,随访12个月,观察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值变化,评价强化调脂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12个月随访时,A组、B组和C组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3%、13.5%和5.4%;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个月,3组相对脑血流量和相对脑血容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相对达峰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12个月强化调脂治疗(40mg/d)可以减少脑血管事件发生,提高缺血区脑组织血流灌注。

  • 标签: 颅内动脉硬化 降血脂药 治疗结果 CT灌注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桥本甲状腺炎诊断中意义。方法选取56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64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60例体检健康者,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TGAb、TPOAb水平。结果桥本甲状腺炎和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TGAb、TPOAb水平均高于健康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GAb、TPOAb水平高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自身抗体中抗甲状腺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对于桥本甲状腺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甲状腺自身抗体 TGAb TPOAb 桥本甲状腺炎
  • 简介:预激综合征诊断和旁路定位主要依据初始向量(δ波),近年来,预激综合征对终末向量影响已引起关注,但终末向量变化预激综合征诊断中意义尚少见报道。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显性预激综合征RFCA术前、术后心电图,观察术前QRSv1呈rSr′型预激综合征中诊断意义。

  • 标签: 预激综合征 心电描记术 旁路定位
  • 简介: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应用效果。方法收录了2013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60例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采用分组法讨论,每组30例,对照组单一使用PCI,观察组采用替洛非班+PCI方式,于1—12个月内回访调查、复查冠脉造影等,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性。本次患者均于发病0—14天内行PCI术,包括急诊及择期手术,结合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掌握患者病变状态。介入治疗前,选用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术后每天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手术过程中使用肝素8000。10000U。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冠脉内注入盐酸替罗非班101μg/kg;静脉维持量,每天0.1μg/kg。结果本次从梗死相关血管(IRA)、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血流等进行对比,且统计并发症、不良心脏事件(MACE)等,对比2组患者病变状态。对照组TIMI血流3级发生率86.7%(26/30),观察组93.3%(28/30)(P〈0.05);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观察组3.3%(1/301,对照组13.3%(4/301(P〈0.051;观察组出血并发症皮下出血或牙龈出血等3.3%(1/30),对照组3.3%(1/301;结论由此可见,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效果更优越,不仅改善了术后血管TIMI血流,也有效控制不良事件、并发症,支架内再狭窄等。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封死 介入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脑梗塞患者语言及肢体康复中作用。方法选取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脑梗塞患者共12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纳入患者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及肢体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期语言及肢体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加快脑梗塞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塞 语言 肢体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相关性。方法21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两组,以性别、年龄、心率、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RDW、红细胞压积(Hct)等因素及冠脉评分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冠心病组RDW高于非冠心病组,以RDW四等分计算冠脉评分均值,发现随着RDW升高,冠脉评分有升高趋势;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DBP,空腹血糖,LDL-C,HDL-C,RDW与冠心病独立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W、血糖、LDL-C、性别、年龄、DBP、HDL-C与冠脉评分独立相关,RDW越高,冠脉病变越严重(β=0.246,P=0.000)。结论冠心病与RDW关系密切,RDW升高可能是冠心病严重程度一个预测指标。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红细胞分布宽度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经导管冷冻消融房室结慢径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疗效。方法对本院13例AVNRT患者行冷冻消融房室结慢径路治疗,先用-30℃行冷冻标测,确定有效靶点且无快径损伤后,立即行-75℃冷冻消融,消融4~8分钟,消融过程中密切观察房室结传导功能,一旦发现有房室结损伤,立即终止消融,改换靶点。结果13例均获成功,随访1~9个月无复发;冷冻标测及冷冻消融时导管顶端与靶点无位移现象;冷冻标测与冷冻消融过程中无结性早搏或结性心律出现;2例冷冻标测和冷冻消融过程中出现一过性房室阻滞,立即停止冷冻复温后,即刻传导恢复。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冷冻消融是治疗AVNRT有效方法,一定温度时间内组织损伤是可逆,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永久性房室阻滞风险,较传统射频消融术治疗AVNRT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冷冻消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慢径路 经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