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医疗护理缺陷成因的人文因素体系及其防范策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03年至2007年发生的192例医疗护理缺陷案例进行调查,并对形成医疗护理缺陷的人文背景进行分类整理及归纳分析。结果192例医疗护理缺陷中,属于人文因素占85.94%,其中医德医风所占的比例最高,占48.44%,其次为执行决策、沟通协调能力及法律观念等;而属于技术因素仅占7.81%。结论人文素质的缺失是造成医疗护理缺陷的最主要因素,提高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是减少医疗缺陷发生的关键。

  • 标签: 医疗护理缺陷 人文因素 人文素质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与护理措施。 方法: 2019.1-2019.12 ,本院产科收治产妇 180 例,按照不同的入院时间分为两组, 2019.1-2019.6 收治的 90 例产妇为对照组,该阶段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2019.7-2019.12 收治的 90 例产妇为观察组,该阶段针对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在两组护理结束后,获取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 90 例的护患矛盾率、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率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明确产科护理存在的各个风险因素,针对因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产科护理安全性,减少产科护理不良隐患,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产科护理 风险因素 常规护理 针对性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时间和影响带管时间的因素,探讨预防PICC非计划拔管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我院PICC导管门诊置入PICC导管的469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电话访谈。[结果]PICC导管平均保留时间为(5.69±2.73)个月,非计划拔管率为97.87%(治疗结束、经济困难、放弃治疗、生活不便、维护不便及出现并发症);病人文化程度、居住地、居住情况、PICC院外使用情况与带管时间无相关性(P〉0.05),护士出院随访、置管后住院复查次数、日常活动强度与带管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加强护士出院随访、置管后住院复查次数多、有PICC院外使用情况存在会增加病人保留导管的意愿,而日常活动强度越大,病人保留导管的意愿越小,带管时间越短。[结论]肿瘤病人PICC非计划拔管发生率高,技术性问题不是影响肿瘤病人带管时间的关键所在,应重点关注PICC导管合理应用问题,制订相应管理对策,降低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 标签: 肿瘤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带管时间 影响因素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因素进行分析后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干预。方法 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静脉输液药物外渗患儿100例及静脉输液药物无外渗患儿100例分别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两组患儿的实际静脉输液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寻找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并制定合适的护理措施。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患儿为婴幼儿、患儿情绪、家属粗心、医院环境嘈杂、药物性质、护士穿刺技术及责任心不强等相关因素进行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因素诸多,需要临床中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保障患儿安全输液及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药物外渗 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对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儿科临床护理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对比组;对2017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儿科临床护理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比观察组和对比组这两组在临床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以及应对措施。结果:在经过对观察组和对比组进行数据对比之后,根据有关的调查数据显示,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之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远远低于对比组(P

  • 标签: 儿科 临床护理 风险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认知、活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46例神经内科护士为研究对象。结果 :46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护士知识态度问卷得分平均为 (66.33±2.36)分和 (76.92±3.1)分,其中康复护理知识得分主要集中在 80分以下。康复护理态度得分主要集中在 60分以上。在所有入选护士的康复护理活动调查得分中,大多集中在 60分以下, 80分以上的优秀护士也较少。护士的年龄、工龄是影响其问卷得分的主要因素,与职称、康复相关知识获取无关。结论 :神经内科护士的年龄和工龄是影响护士调查得分差异的主要因素。医院或科室应该努力工作扩大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正规培训,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神经内科护士 康复护理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自尊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尊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资料自制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名精神科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的自尊量表得分为(22.53±3.97)分,低于国内常模(28.75±4.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年龄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r=-0.14,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精神科护士自尊水平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年龄、大专学历,共同解释了精神科护士自尊水平总变异的4.5%。结论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护士认知水平,改变护士职业心态,从而提高护士自尊水平。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自尊 相关因素
  • 简介:多层螺旋CT(MSCT)高压增强检查是将造影剂通过高压注射器快速注入静脉,在造影剂经血液循环大量进入靶器官时开始扫描。这种方法可以增加病变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别,更好的显示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而此项检查是否成功,除CT扫描技术因素外,护理因素极为重要。本研究对我院2005年5月~2006年8月239例行MSCT高压增强检查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增强检查的相关护理因素,并改进护理措施,提高了增强检查的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高压注射器 增强检查 护理因素 螺旋CT CT扫描 多层螺旋
  • 简介: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置管化疗和静脉炎的关联,探索发生原因和预防解决方案。方法对145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住院资料进行分析,以是否发生静脉炎为应变量,插管次数、外周静脉穿刺部位、导管末端静脉位置、导管留置时间为自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静脉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PICC插管次数和导管末端静脉位置2大因素是静脉炎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83、0.355,(P〈0.01)。结论PICC置管的技术操作、导管末端理想位置在预防静脉炎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PICC 化疗 静脉炎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降低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医院2007年1—12月发生的早产儿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12.2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胎龄小、低出生体质量及出生时窒息、有创操作多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早产儿的临床病情观察、早期发现患儿病情变化,给予有效的干预,加强机械通气护理,落实日常预防感染措施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早产儿 医院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研究产房护士工作中存在压力源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北京市10家医院142名产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产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及工作、病人护理、工作环境及资源、管理及人际关系。产房护士工作压力源由于年龄、产房工作年限、所在医院等级、学历方面不同而存在差异。结论产房护士承受着多种工作压力。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压力源,以利护士身心健康,保证和提高产房工作质量。

  • 标签: 产房 护士 压力源
  • 简介:目的:护士长竞聘上岗存在着利弊两方面的因素,为使这一改革措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将不利因素转换为有利因素.方法:采取指导、培训、督促、检查、提高个人素质等手段.结果: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结论:调动了护士长的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意识,医院护理管理质量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这一改革措施得以继续发展.

  • 标签: 护士长 竟聘上岗 医院 护理管理
  • 简介:静脉穿刺(venouspuncture,简称VP)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静脉穿刺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重危病人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多年来,如何提高VP技术的成功率,并使其操作更趋于完善、规范,一直是护理界研究的课题。

  • 标签: 静脉穿刺 心理因素 调查分析 护士
  • 简介:从护理学的角度讲,影响腹部手术后康复的因素较多,然而,腹部手术后如何尽早恢复胃肠的生理功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更好地开展整体护理,是全体护士的共同目标。笔者就术前禁饮食时间过长、术后疼痛、术后低体温、术后高血压以及术后体位等几个影响腹部术后康复不可忽略的因素加以探讨。

  • 标签: 腹部手术后 术后康复 护理学 术后并发症 术后低体温 术后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对肿瘤患者 PICC 相关感染因素 进行 分析, 以 及 对 护理对策 进行研究报告。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病病人便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68例住院精神病病人的便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便秘发生率与性别、年龄以及药物治疗的关系。[结果]68例病人中,发生便秘者42例,精神病病人的便秘发生率与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单独或联合使用吩噻嗪类药物,便秘发生率低于单独服用氯氮平病人。[结论]精神病病人便秘发生率较高,且与年龄、使用的治疗药物密切相关。采用有效的护理对策对降低精神病病人便秘发生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精神病 便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肝炎患者实施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择取81例我院纳入的重症肝炎患者,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全部重症肝炎患者均总结并统计其危险因素,讨论患者的重症肝炎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有无抗菌药物应用的重症肝炎患者在感染方面具有一致性,P>0.05,男性、年龄>60周岁、免疫功能低下、肝肾功能综合征的患者重症肝炎患者发生感染的比例相对较高,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男性、年龄>60周岁、免疫功能低下、肝肾功能综合征是导致重症肝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从而提高患者安全保障。

  • 标签: 重症肝炎 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科临床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150例儿科患儿进行研究。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将所选患儿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所选75例患儿采用一般护理方案,实验组所选75例患儿在充分分析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采用风险防范护理,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出现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所选患儿中共计29人出现护理风险事件,占组内患儿人数的比例为38.67%,实验组所选患儿中共计4人出现护理风险事件,占组内患儿人数的比例为5.33%,分析两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出现概率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导致儿科护理风险事件出现的因素主要包括患儿顺应性较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医院管理不规范等。结论:儿科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分析相关因素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以防范,以此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儿科 护理风险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其适用于需要大量输液、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检测侧中心静脉压等病患。但近年来也有研究表明导管滞留期间护理不到位,易出现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问题,影响治疗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本文将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因素分析及护理进展。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治疗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宫颈癌作为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疾病,在女性的子宫颈部位发作,在现代女性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概率,严重威胁了女性的身体健康。宫颈癌的患病概率较高,在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与乳腺癌同样位列前排。宫颈癌早期患病时有着较高的治愈率,如果能对病情进行提前预防也会对女性身体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对宫颈癌疾病与宫颈癌疫苗的接种情况进行介绍,并且分析影响宫颈癌疫苗接种的因素,为宫颈癌疾病的预防提供一定参考,让人们更加了解宫颈癌疫苗的实际作用。

  • 标签: 宫颈癌 疫苗接种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