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骨科治疗领域,不安全因素的辨识和干预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100例治疗差错案例的回顾性分析,深入探讨治疗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在常规治疗流程中加以实施。结果:观察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40%(P<0.05)。结论:在骨科治疗中,多种因素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这些事件,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并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骨外科 不安全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对外科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具体影响。方法以我院外科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接诊的82例老年患者为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均41例,B组给予常规护理,一次为基础,A组给予全方位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A组生活质量较B组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有助于提高外科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

  • 标签: 骨科 老年患者 全方位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中华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深圳工作站成立于2017年12月2日,站址设立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骨关节科,系《中华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下属的设立在深圳的分支机构。曾晖副院长任工作站站长,脊柱科主任于滨生教授、关节科主任康斌教授、运动医学科主任张文涛教授任副站长,关节科张波教授任编辑部工作站主任。该工作站负责《中华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在深圳及广东地区骨科临床与科研类文章的征集、审阅、推送和发表。

  • 标签: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关节外科 骨关节科 工作站 编辑部 杂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进行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挑选我院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这一时间段进入我院外科接受临床治疗患者共计80例,将其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分别有患者40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针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将两组患者接受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后可以看出,观察组接受护理所获得的效果高出对照组,而两组患者满意度上对比观察组也要比对照组高出很多(P<0.05),存在差异具备一定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外科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融入心理护理,不但能够优化护理效果,同时还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在护理上的满意度,因此可以将其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外科 护理工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以对比研究方式分析总结外科手术发生切口感染患者的影响因素,确定危险诱因并针对性探究防护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开展骨科手术,且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组46例患者、对照组46例患者均属2021年3月到2022年2月我院骨科的同期患者,观察组患者均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患者未发生切口感染,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病例及护理资料分析,探究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找到危险诱因,研究高效护理措施。结果 回顾分析得出,发生切口感染的46例观察组患者中,革兰氏阳性均感染者18例,占比39.13%;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者28例,占比60.87%。与之相关的患者年龄、BMI、手术时机、手术时间、骨折类型、手术部位、钢板应用、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等均为导致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危险诱因。结论 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病症,且主要感染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具体诱因不仅与患者自身的年龄、BMI、基础疾病等相关诱因有关,还与患者实施手术的时机、时间、具体手术应用抗菌药物、钢板等也有密切关系,都是引发感染的诱因;以上因素应引起临床护理人员关注,并及时积极评价综合情况,针对性采取措施开展防护,才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并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 标签: 骨外科手术 手术切口感染 危险诱因 预防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在这项涉及100例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中,我们观察到在优质护理干预组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平均缩短了11天,这一显著的改善为患者减轻了生理上的负担,并加快了他们的康复步伐。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了下降趋势,降低了约17%,这不仅减少了患者的再次入院风险,也减轻了医疗资源的负担。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优质护理干预后的患者满意度提升了约23%,这反映出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认可和信任,同时也表明了护理工作在提升患者心理舒适度和整体满意度方面的重要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骨创外科 急诊 围手术期 患者满意度
  • 简介: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治疗肱骨外科颈Ⅱ、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肱骨近段锁定板结合植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21例,根据Neer分型,Ⅱ型5例,Ⅲ型16例;其中二部分骨折5例,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6例。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骨折全部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优良率85.7%。结论肱骨近段锁定板结合植有利于骨折断端愈合、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肱骨外科颈Ⅱ、Ⅲ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肱骨近段锁定板 肱骨外科颈骨折 植骨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研析 人性化护理模式 实行于 外科病房护理 管理中的效果。 方法 :择取 2019 年 1 月 - 2019 年 12 月 我 院外科接收的 200 例 住院病人为对象,依据病房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这些病人列入试验组、基础组,各组 100 例;基础组实行 常规 护理管理,试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前提下开展 人性化护理 干预,评比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的 焦虑( SAS )、抑郁( SDS )评分变化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 :护理前,两组病人 SAS 、 SDS 评分对照无显著差异 ( P > 0.05 ) ; 护理后,试验组病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本研究病例观察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集我院外科住院部各类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签方法分组,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期间针对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并制定相应管理对策。以护理满意率为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检验P值<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结论在外科临床护理实践中存在大量的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需要科学识别上述不安全因素,并通过规范护理操作技术、建立护患信任关系、以及加强护理工作培训力度等相关措施的落实,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进一步优化护理质量与水平。

  • 标签: 骨外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跟骨折围手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跟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术前,两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72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跟骨折围手术期中,给予患者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后,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跟骨骨折 围手术期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外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的效果和价值,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80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管理);观察两种效果并评价其应用的重要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65±0.23)分,高于对照组的(7.71±0.32)分,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95.0%高于对照组80.0%,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的效果和价值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治疗创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外科收治的80例创伤患者作为本次试验观察对象,病例选自2017年5月-2018年3月期间,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临床常规治疗,而试验组患者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75.0%,组间比较试验组疗效更优,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0%,比对照组25.0%显著更低,P<0.05;上述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创伤治疗中VSD应用具有显著的价值,一方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骨外科创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外科创伤治疗过程中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观察其使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5月--2020年5月的外科创伤12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用负压引流和常规换药治疗。结果:(1)一组和二组治疗有效率中,一组为96.87%,二组为79.68%,(x2=25.882,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伤口愈合时间对照中,一组为7.41±1.93(d),二组为11.49±2.51(d),(t=8.719,p=0.000),结果有差异。(3)一组和二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中,一组为4.68%,二组为15.62%,(x2=13.109,p=0.000),结果有差异。结果:外科创伤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创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 骨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是利用负压吸引装置与特殊创面敷料连接,在创面处产生负压,从而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新颖治疗方法.为了研究VSD用于外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2例外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实验组(VSD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组)之间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并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外科创伤患者,总共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清创、换药以及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方法进行清创的基础上再采用连续VSD技术治疗,抗感染治疗以及创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出现并发症的比例及两组之间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61%,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实验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实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比对照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VSD于外科创伤患者护理,具有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换药次数少等优点,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外科护理;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5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骨科创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6例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替分组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采用常规清创,B组采用室间隔缺损。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的疼痛程度。记录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结果:治疗1周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 骨外科 创伤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用于外科创伤治疗的效果,分析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治疗创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外科收治的60例创伤患者作为本次试验观察对象,病例选自2020年01月-2022年01期间,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临床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75.0%,组间比较观察组疗效更优,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0%,比对照组25.0%显著更低,P<0.05;上述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创伤治疗中VSD应用具有显著的价值,一方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骨外科创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