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足月前胎膜破(PPROM)的发生原因,预防和恰当地处理早产和胎膜破,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67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09%的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4^6周PPROM新生儿的窒息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孕35-36^6周者。结论预防足月前胎膜破的发生及恰当处理胎膜破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所在。

  • 标签: 早产胎膜早破 围产儿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膜破的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58例胎膜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58例胎膜破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包含胎膜病变,羊膜腔内压力增高,下生殖道感染,宫颈内口松弛,创伤,胎位异常或头盆不称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分娩方式主要包含阴道助产分娩,剖宫产分娩及阴道自然分娩等。结论宫内压力过大、胎位不正及宫内感染等因素是引发胎膜破的关键因素,临床中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对胎膜破进行诊断及治疗,可以有效提升婴儿成活率,并促进产妇预后情况。

  • 标签: 胎膜早破 临床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盘剥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胎盘剥提供可靠。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84例胎盘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结果(1)妊娠结局剖宫产126例(68.48%),阴道分娩58例(31.52%)。发生产后出血37例(20.11%)。新生儿轻度窒息7例,重度窒息4例,死亡3例。(2)临床特征合并重度子痫前期42例(22.83%),轻度子痫前期6例(3.26%),妊娠期高血压9例(4.89%),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7例(3.80%)。阴道出血者62例,血性羊水者34例,腹痛腰痛者78例,其中板状腹者32例,休克11例,胎儿宫内窘迫35例。(3)危险因素平均发病年龄31.4±8.3岁。孕2O~24周8例,25~28周12例,29~32周26例,33~36周59例,≥37周79例,提示随着孕周增长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初产妇113例,经产妇71例。结论胎盘剥严重影响母婴生命安全,孕产妇年龄越大、孕周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等是胎盘剥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提早预防,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提高母婴存活率。

  • 标签: 胎盘早剥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胎盘剥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 2年间发生胎盘剥的 72例病例的发病主要高危因素、临床症状与体征、分娩方式与母婴结局,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针对存 72例孕妇进行临床护理分析,对比产前、产后孕妇的局部轻压痛、持续性腹部疼痛进行评估,护理前孕妇局部轻压痛评估分 31.22~2.33,护理后孕妇局部轻压痛评估分 19.8~3.14,护理后孕妇局部轻压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护理前, P<0.05;护理前孕妇持续性腹部疼痛评估分为 31.22~2.33,护理后孕妇持续性腹部疼痛评估分为 21.96~3.25,护理后孕妇持续性腹部疼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护理前,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孕产妇的并发症,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 标签: 胎盘早剥 临床护理 并发症
  • 简介:复极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正常变异心电图.心电图改变主要为ST段持续性抬高,但与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包炎有明显不同,病人自觉胸闷、心慌等症状,有些病人可以没有自觉症状.现将我们遇到的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早复极综合征 心电图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膜破与难产的关系和处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胎膜破的孕妇(观察组)和无胎膜破的孕妇(对照组)各45例,进行对照研究,分析胎膜破与难产的关系及相关的处理办法。结果观察组胎膜破孕妇发生难产13例,难产发生率为28.89%,对照组无胎膜破孕妇发生难产5例,难产发生率为11.11%(P<0.0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胎膜破现象应该进一步重视,孕妇胎膜破将导致难产率急剧上升,对胎膜破孕妇应加强观察,一旦发现难产,应该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胎膜早破 难产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产合并胎膜破的原因,围生儿的情况,并提出合理的处理办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产科收治的98例早产合并胎膜破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基本资料,造成胎膜破的原因,并对不同孕周的胎儿分娩方式、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发生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不同孕周的胎儿分娩方式,可见35-36+6周的产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28-34+6周的产妇,但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等则显著低于28-34+6周的产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造成合并胎膜破的患者实施积极的恰当的处理,对于降低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孕产妇的产后结局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早产 胎膜早破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胎盘剥产前超声诊断及影像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所收治的 64 例 胎盘剥孕妇 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对所有孕妇进行检查,检查后,记录超声检查结果诊断正确率以及影响特征 。 结果 检查后,超声检查结果, 诊断正确 61 例,误诊 2 例,漏诊 1 例, 胎盘剥 诊断正确率 95.3% ,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64 例孕妇超声 影像中胎盘剥类型以 混合回声例数最多,占比 26.6% ,以回声较小或无回声例数最少,占比 12.5% ,且其中大多数孕妇均以剖宫产分娩方式最多,占比 53%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超声检查应用于 胎盘剥产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为后期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具用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 标签: 胎盘早剥 超声 诊断 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图像在诊断胎盘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确诊为胎盘剥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进行超声检查诊断,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分析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超声检查检出胎盘增厚型15例(25.0%),胎盘后血肿型21例(35.0%),胎盘边缘血肿型11例(18.3%),混合性包块型5例(8.3%);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诊断检出Ⅰ度11例,符合率为61.1%,Ⅱ度26例,符合率96.3%,Ⅲ度15例,符合率100.0%,超声总诊断符合率为86.7%,其中Ⅱ度和Ⅲ度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Ⅰ度,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超声在诊断胎盘剥方面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安全、无创、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胎盘早剥 超声图像 诊断符合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胎盘剥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胎盘剥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胎盘剥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胎盘剥的主要因素是妊高症,占51.20%,与其他因素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4例产妇中有64例剖宫产术,自然分娩20例,产后出血8例,新生儿轻度窒息6例,重度窒息22例,5例死胎。结论发生胎盘剥的因素有外伤、妊高症以及性生活等,其中妊高症是主要因素,在胎盘剥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降低胎儿死亡率。

  • 标签: 胎盘早剥 护理 因素
  • 简介:摘要:胎盘剥是产科严重并发症,疾病发展迅速,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孕妇及胎儿的生命。胎盘剥的预后与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关。影响胎盘剥的因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破、绒毛膜羊膜炎、羊水过多、高龄孕妇、有胎盘剥史、机械性因素、吸烟、贫血、子宫肌瘤、孕前体重、产前心理因素、空气污染等。胎盘剥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B超检查,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率,因此胎盘剥如何早期识别、诊断以及及时处理,仍是围产领域关注的重点。本文就胎盘剥的相关因素及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胎盘早剥 相关因素 诊治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胎膜破患者的临床特性与护理要点。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100例胎膜破孕妇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其特性进行总结,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并实施。结果100例胎膜破孕妇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自然分娩者58例,剖宫产者38例,发生羊水污染4例,无新生儿死病例,母婴健康出院。结论重视对胎膜破产妇的临床观察,加强护理,可有效降低剖宫产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 标签: 胎膜早破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胎盘剥以及其并发症在诊断、治疗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选取我院在2015年至2017年收治的100余例胎盘剥患者,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选择5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50例胎盘剥患者作为实验组,通过搜集胎盘剥患者和正常产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胎盘剥的患者诊断率高达45%,产后出血患者为38%,肾衰竭患者占到总人数的6.3%。所有产妇在接受治疗后均痊愈,通过统计学资料分析,高龄产妇早期胎盘剥落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胎盘剥病人有吸烟史等造成。结论早期诊断以及终止妊娠胎是治疗胎盘剥的主要方式,但是事实上仍然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及分娩方法来辅助治疗。胎盘剥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需要相关人员提前做好针对性预防,做好重点监测。

  • 标签: 胎盘早剥 早期诊断 治疗 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