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对白细胞参数及其形态的影响。方法应用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白细胞参数定;取静脉血,制成血膜,瑞氏染色,油镜观察白细胞形态。结果急性酒精中毒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淋巴细胞绝对数和中间型细胞绝对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淋巴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中性粒细胞比例与中间型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0.001。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可引起白细胞计数的增高,由酗酒导致的病态造血应引起重视。

  • 标签: 酒精中毒 急性 白细胞 参数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皮肤性病门诊STD患者流行病特征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性病流行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整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皮肤性病门诊9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归纳病种、病种位次、性别比、年龄、混合感染等流行病方面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STD病例构成中,非淋居第一位。以非婚性性接触为主60例,配偶间感染20例,间接接触感染8例,不详2例。结论STD已成为当今社会发病率高,传染范围广的传染病,严重影响着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全社会和各有关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努力控制STD的流行和蔓延,这对艾滋病的控制也有重要积极意义。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液检验作为检验专业中一门较为重要的专业课程,是检验专业学习中一个难点,其中骨髓细胞形态是专业学生应着重学习的部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发布任务引导学生以任务为线索进行探索式学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本文将针对血液中检验专业的专业特点,提出如何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提升该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 标签: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血液学 检验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针对影像检查中进行增强扫描中出现造影剂外渗的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对比和探讨。方法:将在2021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影像检查增强扫描的200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甲组和乙组,这些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水疱等临床症状。甲组的100位患者接受以普通的常规性护理为基础的干预性护理措施,这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并发症护理。乙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结果:甲组患者的总满意率(96%)要明显的高出乙组(88%)的总满意率,两组患者在数据对比中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 护理干预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不同常规影像检查方法对微小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本院63例微小肝癌和20例再生结节患者临床资料,为所有患者做超声、CT和MRI扫描,对比三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结果 超声和CT平扫+增强扫描检出率,以及MRI平扫+增强扫描检出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CT平扫+增强扫描和MRI平扫+增强扫描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微小肝癌患者,应选择CT检查作为首选方案,同时以MRI扫描作为辅助手段,帮助临床进一步确诊。

  • 标签: 微小肝癌 超声检查 CT增强扫描 MRI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脂肪肝采取血清指标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本院2021.7-2022.7确诊的脂肪肝患者50例为观察组,与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比,将体检者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经血清指标检验后的TC/TG/LDL-C/HDL-C水平。并对比两组肝功能检验下ATL/AST的水平。结果:两组血清指标中TC/TG的检验差异明显,观察组的数值明显较高;LDL-C/HDL-C水平则无明显差异。两组肝功能的指标中,观察组ATL/AST指标偏高,(P

  • 标签: 血清学指标检验 脂肪肝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原发性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该病西医治疗方法大多攻伐太过,中医中药在肺癌治疗里可贯穿始终,加入中医治疗有解毒增效作用,在预防复发转移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可缩小瘤灶,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王祥麒 肺癌 中医药 名医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血液病患者输血前免疫血液检查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7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对应标本,并通过试管法对标本进行 ABO正反定型、抗体鉴定检测,采用固相凝集法对标本血小板抗体进行筛查。结果 血液病患者 ABO血型正反定型的凝集强度易发生改变导致定型困难,自身与同种抗体常单独或同时存在导致供受者红细胞与血小板的不相配合,血型异常与抗体阳性的情况与血液病的种类有关。结论 血液病患者易发生血型异常、易产生红细胞与血小板抗体,应结合其病史和输血史分析输血前检查结果选择适合的血液,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血液病 ABO定型 不规则抗体 血小板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食品卫生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案。方法:数据取自2019年5月-2020年5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取的100份食品样品,均行菌落总数试片、平板菌落计数及TTC培养基法检测,分析3种方式的最终检测结果。结果:菌落总数测试片的合格率为90.00%,不合格率为10.00%;平板菌落计数的合格率为91%,不合格率为9.00%;TTC培养基的合格率为92.00%,不合格率为8.00%,3种检测方式的合格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菌落总数试片、平板菌落计数及TTC培养基法用于食品卫生微生物中,测定菌落总数的效果相当,检测时需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方案、可保证人们食品卫生,效果较理想。

  • 标签: 食品卫生 微生物学检测 菌落总数 测定方案
  • 简介:摘要随着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与全面健康深度融合,康复治疗和运动康复专业逐渐兴起。为了更好的理解两者就业方向的区别与联系。笔者从开设背景、基本现状、面临问题、未来设想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

  • 标签: 康复治疗学专业 运动康复专业 就业方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及影像特征。方法:研究时间节点范围确定为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间,将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抽选出65例设立为观察对象,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向全部患儿均给予X线诊断模式以及CT诊断模式,以诊断模式的差异性分为两组,将X线诊断模式定义为常规组,将CT诊断模式定义为研究组,将采集到的患儿痰液标本培养并予以病理学确诊,针对两组诊断模式的影像诊断确诊率以及误诊率施以比较及观察工作,同时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T诊断影像表现特征。结果:研究组患儿影像诊断确诊率同常规组予以比较后,要明显优于常规组且两组之间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影像诊断误诊率同常规组予以比较后,要明显优于常规组且两组之间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展开临床诊疗工作时应用CT诊断模式,能够清晰显现患儿出现混合性病症以及支气管病变,CT诊断模式拥有较高诊断准确性以及较低误诊率等优势,可以实现早期诊治目标,继而加快患儿的病情康复进展,故临床可积极提倡并广泛应用CT扫描检查。

  • 标签: CT诊断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影像学特征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型血清检测的方法,研究药物诱导免疫溶血性贫血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4月送检血样870份进行检测分析,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来检测红细胞的致敏情况,并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用药物包被法、免疫复合物法来检测血浆和红细胞放散液中的药物抗体。结果在本次检测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结果有148例,药物包被法对血浆和红细胞放散液检测出头孢菌素抗体4例,免疫符合法检测出头孢菌素抗体3例。结论药物诱导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检测中,为进一步提高准确率,可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浆和红细胞放散液药物抗体检测,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药物诱导免疫溶血性贫血 血清学检测 抗人球蛋白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0年2月至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始终秉承着全员、全程及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方式,将爱国情怀、敬畏生命、科学精神培养等思政思维融入组织胚胎教学中,与“三全育人”的完美结合,传授学生医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医护工作者。基于此,本研究着重分析课程思政在组织胚胎中的重要作用及教学思路,以供参考。

  • 标签: 课程思政 组织胚胎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