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肺结核治疗通过化学物加免疫增强剂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肺结核患者资料6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化学药物加免疫增强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将比较结果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全程治疗痰菌转阴情况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化学物加免疫增强剂治疗肺结核,尤其是耐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肺结核 化学物 免疫增强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进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基于特定时间段内(2019年6月-2020年6月)选取74例,均行干化学法、尿沉渣以及联合检查,对比不同检测方式结果差异。结果:联合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75.68%、定量白细胞阳性率79.73%,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阳性率(P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干化学法 尿沉渣法 定量白细胞 定量红细胞
  • 简介:摘要 从认识医学院化学实验室,质量建设实验室技术员,教学改革,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等方面,提高医学院化学实验室教学管理水平,促进卫生人员的高水平培训以及拟议的改进方面。

  • 标签: 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 化学分析
  • 简介:摘要:生物化学是制药工程中非常关键的课程,利用化学的方法对于生命进行研究的化学分支学科,对其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培养合格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因此,本文阐述生物化学的相关概述,了解生物化学在制药工程中的重要性,提出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思路,要对课程的重点进行把握,增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鼓励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开展创新实践。除此之外,要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的框架,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优化,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进行结合,联系实际来进行案例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标签: 生物化学 制药工程 重要性 教改策略
  • 简介:摘要:中药化学是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但在专业教育上尚不能和现代中医药的发展有机融合。根据德育素质要求,教育部提出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理念。在“课程建设”教学体系的建设中,秉承“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的教学理念,以中药化学课程的专业课教育和思想文化教育为核心目标。文章以中药化学课为例,挖掘中药化学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并结合学校开展中药化学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对课程思政下的中药化学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 标签: 中药化学 思政 教学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将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检验方法施于尿常规检验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病例数选取2019-2020年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30例患者,均分为3组,分别予以干化学法(A组)、尿沉渣法(B组)以及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C组),对比三种检验方式下的尿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定量红细胞阳性率比较,C组高于A、B两组(P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干化学法 尿沉渣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进行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时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肿瘤患者4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再抽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查体的健康人40例,将其作为参照组,两组均接受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查,所用检查方法均为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比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以及各项指标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各项肿瘤生物标志物阳性率以及检查结果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过程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通过此方法可尽早对肿瘤进行检出。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 阳性率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1日到2022年1月31日因胸痛、胸闷原因到本院诊疗接受生化免疫检验的患者45例,对全部患者样本肌酸激酶同工酶实施常规免疫测定、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分析诊断准确性。结果:实验组准确率44/45(97.78%)高于对照组36/45(80.00%),漏诊率1/45(2.22%)、误诊率0/45(0.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开展生化免疫检验,可提升诊断准确度,降低误诊与漏诊的概率,可运用。

  • 标签: 生化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准确性 漏诊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应用于尿常规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尿常规检验的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收集的130例患者的的尿样混合分成3管,分散到3个组。进行单纯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单纯尿沉渣镜检方法检测,干化学与尿沉渣镜检法的联合尿常规的检测。结果:患者干化学法红细胞检出率为14.62%,高于沉尿渣镜检法红细胞检出率为6.15%,区间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尿沉渣镜检法的白细胞检出率为26.92%,高于干化学法的12.31%,区间差异著(P<0.05),联合法白细胞和红细胞检出率分别是39.23%与20.77%高于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干化学联合尿沉渣镜检法联合检验可以提高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检出率,提高临床疾病筛查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法 联合 尿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通过评价思维导图在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可以客观地评估思维导图对学生知识理解、记忆、整合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影响,进而发现其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评价研究可为教师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和应用思维导图,探讨如何将思维导图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思维导图设计与内容要求、学生反馈与理解程度、教学效果评估、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教学改进与优化几个层面展开论述,旨在指导相关工作的实施。

  • 标签: 思维导图 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采用化学发光法原理,初步建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试剂盒的方法学评价。 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在安图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依据 CLSI EP 文件对该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线性、干扰进行评估并与朗道免疫比浊法试剂进行方法学比对。 结果: 该方法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 5% ;在 1.87ng/ml ~ 146.47ng/ml 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方程为 y=0.9751x-0.4516, R 2 =0.9993 ;临床样本平均回收率为 95.2% ; 500mg/dL 血红蛋白、 500mg/dL 甘油三酯、 30mg/dL 胆红素对于 H-FABP 检测无干扰;与朗道免疫比浊法试剂进行方法学比较,回归方程为: y=1.0018x-0.0863 , R 2 = 0.9881 ,两者相关性较好。 结论 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结果准确,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与进口朗道试剂相关性好,能够满足临床使用需求。

  • 标签: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化学发光法 方法学评价
  • 简介:摘要:混合式教学是团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有机融合,通过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以及在线教学之间的优势。通过将混合式教学理念引入到生物化学课堂之中,对教学方式,内容以及评价机制进行有效的改革,其中包括了知识体系的重构、智慧课堂的建设、网络课堂的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结合实验教学创新项目等多维度的探究实践。

  • 标签: 混合式 教学模式 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与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乳腺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照组进行常规检查,从而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30例标本中有阳性标本有23例,阴性标本有7例,阳性率为76.67%,阴性率为23.33%;常规检查结果显示,30例标本中阳性标本为12例,阴性标本有18例,阳性率为40.00%,阴性率为60.00%。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检查方法相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阳性率较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可以作为乳腺病的诊断检查。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病理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调查显示:从2013年末到2018年末艾滋病人数由3430万人增加到3790万人,携带者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我国的艾滋病例从2013年的80.9万人增至2018年末的125万人,截止到2019年末,全国报告存活的感染者有95.89万人。针对目前艾滋病的传播进行研究,主要表现为性传播,其他传播的途径已经基本阻断或是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如何早期诊断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免疫印迹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