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是道教文化的载体。从其性质来看,道教宫庙宇既是神仙的府第,又是道士奉神修道的场所,同时还是普通信众朝真进香的精神家园。道观的属性决定了宫文化的宗教功能和社会功能。本文试从宫文化的一个侧面——道教楹联的视角探讨宫的宗教功能和社会功能。

  • 标签: 楹联 社会功能 宗教功能 道教文化 道教宫观 精神家园
  • 简介:笔者自1999年3月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道教学术研讨会”,会后参观考察了台湾有代表性的道教官庙,并与宗教界人士进行座谈,感受良多。改革开放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脉搏、特征,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宗教界也要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宗教信条是相

  • 标签: 台湾省 当代 道教 宫观 神圣功能 宗教活动
  • 简介:众所周知,中国的佛教源自印度。因此,不少中国人便以为印度真像《西游记》中所描述的佛界净土一样,是一个佛教国家。其实不然。印度是个宗教国家不假,但其宗教种类繁多,佛教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占的比例相当小。根据2003年的《印度年鉴》,印度99.57%以上的人口信仰宗教,其中印度教徒占82.41%,穆斯林11.67%,基督教徒2.32%,锡克教徒1.99%,佛教徒0.77%,耆那教徒0.41%,另有少部

  • 标签: 印度人 宗教观念 佛教 宗教活动 “贱民” “天人合一”
  • 简介:宋代传统宗教会社,主要指以传统佛、道宗教信仰为基础的较纯粹的大众性宗教结社,如各种宗教社邑、法会、斋会等.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僧人主持下的佛教修行结社;名目不一的奉佛斋会;百姓为互助行善而组织的经社与社邑;道教教徒们组织的道会.宋代传统宗教性会社数量极多,遍及社会各层面,且多集中于江浙地区,反映出与宋代社会风气相一致的宗教信仰的进一步大众化、世俗化的趋势.对参与这类会社的大众而言,可以起到精神安慰、娱乐享受、互助合作的作用.

  • 标签: 宋代 宗教信仰 佛教 道教 宗教会社
  • 简介: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生命,是有传统的。传统亦就是生命的继续。在其完整的生命过程,则必然不断地变化,不是我们主观去变他,而是他自然会变的,如小孩变大人一样。

  • 标签: 中国 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 佛教 儒学
  • 简介:道教是中国唯一由本土生长孕育起来的宗教。道教从哲学、文化艺术、炼养功法、医学美学等方面都为中华宝贵精神文明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不朽贡献,也极大地影响了音乐、美术、戏曲等艺术形式,难怪鲁迅先生称“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 道教 保护与传承 文化艺术 精神文明 医学美学
  • 简介:水族总人口为406902人,分布在贯州境内的有369723人,占水族总人口的90.86%。其主体群落在秦汉时期就定居在苗岭山脉以南珠江水系的都柳江和龙盘江上游一带。水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能歌善舞的水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展现了水族独有的民族魅力,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和科学价值,是水族传统文化中较为重要而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对于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经济和文明的发展程度。

  • 标签: 传统体育文化 水族 体育舞蹈 山寨 历史文化传统 民族歌舞
  • 简介:马丁·路德在反对天主教会修道体制的过程中,同时受到中世纪职业观念和基督教神学与神秘主义的影响,产生了其独特的天职观念。通过论述教会、政府、家庭三种岗位和天职,路德试图重构他眼中属世与属灵事务混淆和被颠倒的世界,从而对尘世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设想,表现出了积极的入世精神。

  • 标签: 马丁·路德 天职观 新教伦理
  • 简介:张宇初天师在《道门十规》中说到的最后一条规戒,即第十条规戒,主要是讲“宫修葺”方面的问题。做一个道士,不论是出家的,或者是在家的,都离不开宫。一个道士,没有宫的时候要想尽办法建造宫,有了宫的时候又要煞费苦心的管理好宫,宫破旧了又要千方百计去修葺宫。然后,

  • 标签: 宫观 道教文化 张宇初 修葺工作
  • 简介:近代中国佛教女众问题,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佛教女性研究的一个盲点。本文着重从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和佛教文化复兴运动入手来探讨近代中国佛教的女性观念,阐述了近代中国佛教积极调适近代女权思想、从而开掘佛教的男女平等精神、合理阐释佛典中的某些贬责女性的言论、强调佛教女众受教育权的重要性以及享受权利与承担责任的关系等,并具体分析了中国佛教女性观念近代转变的困境。

  • 标签: 中国佛教 男女平等 近代佛教 女性观念 受教育权 女权观
  • 简介:作为一种业已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冲击的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将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将“后现代”界定为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表征的是一种非常特异的文化意义状况,而不仅仅是将其看作是一种“理论”或“主义”。仅仅对它做理论上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对它做宗教社会学意义上的分析。本文将从宗教这个特定的视角入手,试图描述后现代主义给人类信仰和生存带来的猛烈冲击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探讨后现代的宗教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对它做出宗教社会学意义上的说明和阐释。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宗教理论 宗教信仰 大众文化 自然科学 宗教精神
  • 简介:范恩君在2005年第2期《上海道教》上发表文章,从宫文化的一个侧面——道教楹联的视角探讨道教宫的宗教功能和社会功能。一、置兹灵奉祀仙真的神缘功能。从宫楹联匾额可以看出,从神居环境来说,道教选择“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来修建宫奉神修道;从神仙功德来说,极力宣扬所供奉的神仙祖师的灵迹和功德。二、栖身修道参悟长生的道缘功能。从宫楹联匾额来看,主要有五个方面:真心清净道为宗、

  • 标签: 道教宫观 楹联 《上海道教》 2005年 社会功能 宗教功能
  • 简介:一、引言同福音,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也叫对福音、前三福音或符类福音。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就是上帝的国。据统计,上帝的国在《马太福音》中出现了4次,在《马可福音》中出现了14次,在《路加福音》中出现了32次;此外,天国在《马太福音》中出现了33次。由此可见,上帝的国是同福音的重要主题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约翰福音》的作者在记载耶稣在工作的开始和结束时都谈到上帝国的事(约3:3,18:36)。

  • 标签: 《马太福音》 帝国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上帝
  • 简介:寒山有关财富内容的诗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功名富贵的抛却,对充满欲求社会的疏离,而且反映了佛教独有的财富。佛家以对客观世界的深入体察和对个体生命的理性思考,引导世人认识财富聚散无常的本质,戒除对财富的贪执,倡导自利利他、乐善好施的慈悲精神,以发挥财富的积极作用和社会价值。

  • 标签: 寒山诗歌 佛教 财富观
  • 简介:略论中国佛教的佛身方立天佛教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成佛。佛身是怎样的?这是佛教理论的一大问题。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其继承者们在佛身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有的肯定佛身是无烦恼的,有的则持异议。后来大乘佛教兴起,盛行菩萨成佛之说,相应地更对佛身问题进行了多...

  • 标签: 中国佛教 阿弥陀佛 《大乘起信论》 鸠摩罗什 天台宗 三世间
  • 简介:引言关于善导所说的忏悔,已有很多先行研究,各自皆有重要的发现。不过,关于善导所说忏悔的背景及其时代性,虽多见指出其与天台智颉及道绰、迦才之接点,但与其他文献之接点却不大有所指出。此外,多见以《往生礼赞》及《般舟赞》为依据之梳理,而关于《经疏》所说之忏悔,则尚未进行详细分析。因此,本文概观与善导几乎同时代的道世之《法苑珠林》所说忏悔说之特征,在此基础上,就善导《经疏》所说忏悔之内容及其独特性,试作考察。

  • 标签: 忏悔 法苑珠林 时代性 往生
  • 简介:河南省方城县老城东北隅,耸立着一座千年古道观,这就是盛名于豫西南南阳盆地的道教中心——炼真宫。据史书记载,炼真宫始建于东汉,是光武皇帝为其姐姐湖阳公主建造的修真行宫。当时的炼真宫地势高耸,风气极佳,林堤园围,城墙巍峨,山门东开,潘河环绕,宫内古木参天。碎石林立,殿堂掩映,晨钟暮鼓,道乐齐奏,诵韵盈耳,真乃洞天福地。

  • 标签: 行宫 风气 公主 城墙 史书 东汉
  • 简介:对人体生命的终极关怀是道家、道教的共同的基本价值取向,阐述生命之理、探究延生之道乃是道人乐此不倦的事业。一代“隐仙”、武当道祖张三丰,一生仙游四方,留下许多道迹道论,清代道仙李西月曾整理《张三丰先生全集》八卷,以示后人,内容极为丰富。其中“重人贵生”的生命意识是其思想中最具影响力和社会价值的成就,也是道教“生命学”园地的一朵奇葩,本文概而述之。

  • 标签: 张三丰 生命观 终极关怀 价值取向 社会价值 生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