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1968年4月4日,美国田纳西州的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被暗杀了,所有关心人权的人们,都为这一事件而悲愤,整个世界也为之震惊。

  • 标签: 路德 马丁 田纳西州
  • 简介:马丁·路德·金.1929年出生在亚特兰大。父亲致力于消除种族隔阂.这对马丁·路德·金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宾夕法尼亚克隆泽神学院上学时,他知道了圣雄甘地,了解到甘地通过“非暴力革命”的斗争将印度人民从英国统治中解放出来。同时,马丁·路德·金也受到亨利·戴卫·梭罗“非暴力革命”的鼓舞。

  • 标签: 马丁·路德·金 民权领袖 初二 语文教学 下册 备课参考
  • 简介:2009年1月20日上午,在美国国会大厦的露天阳台上,在冒着零下七度瑟瑟寒风蜂拥而至的一百多万民众眼前,一位肯尼亚黑人的儿子奥巴马,手按着林肯一百四十年前用过的那本《圣经》,宣誓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

  • 标签: 自传 路德 马丁 国会大厦 《圣经》 肯尼亚
  • 简介:马丁·路德·金1929年1月15日出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其父是埃比尼亚泽洗礼堂的牧师,和他父亲一样,他也被叫做“马丁·路德”,他与父母、兄妹同住在亚特兰大。他们家离父亲布道的教堂不远,同时父亲也教了后来成为马丁·路德·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尊重所有的人。

  • 标签: 大学英语 双语阅读 马丁·路德·金 名人传记
  • 简介:2008年4月4日,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举行了大规模集会游行和演讲以纪念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40周年。40年前,年仅39岁的金在孟菲斯洛兰汽车旅馆306号房间外的阳台上与助手探讨支持该市工人罢工运动时,被马路对面射来的一颗子弹暗杀了。40年过去了,房间里的床单仍然是皱的,杯子里仍有残留的咖啡,桌子上还有未吃完的“最后晚餐”。

  • 标签: 路德 马丁 梦想 工人罢工运动 田纳西州 汽车旅馆
  • 简介:<正>马丁·路德(1483——1546)所处的时代正是德意志封建制度日趋瓦解、资本主义勃兴的时代,也是罗马教廷加紧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剥削,促使德意志民族与教皇的矛盾日益加深,反罗马教皇的民族矛盾日益成为主要矛盾的时代。路德成了德意志这一历史发展时代的骄子,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宗教改革家,而且是一位热血的爱国者。本文试图对马丁·路德的爱国主义作点探讨,以求正于学术界。

  • 标签: 马丁·路德 爱国主义思想 德意志民族 宗教改革运动 罗马教皇 罗马教廷
  • 简介:马丁·路德在反对天主教会修道体制的过程中,同时受到中世纪职业观念和基督教神学与神秘主义的影响,产生了其独特的天职观念。通过论述教会、政府、家庭三种岗位和天职,路德试图重构他眼中属世与属灵事务混淆和被颠倒的世界,从而对尘世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设想,表现出了积极的入世精神。

  • 标签: 马丁·路德 天职观 新教伦理
  • 简介:在德意志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认神识人的过程中,"上帝之义"概念一直困扰着他,构成了其精神困苦的根源。通过对其发现"上帝之义"过程的分析,我们发现"上帝之义"的希伯来文原义在古希腊罗马文化背景下的扭曲变迁才是路德精神困苦的实质所在,只要将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的理性分配正义观应用到"上帝之义"的讨论之中,并将义解释为按照人所有的属分进行分配,就会产生这样的精神困苦。

  • 标签: 马丁·路德 精神困苦 上帝之义 分配正义 外在的基督之义
  • 简介:摘要马丁·路德不仅是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军者,同时也是路德派新教音乐文化的奠基人。作为一位素养极深的业余音乐家,路德在音乐方面的观点与实践伴随其宗教社会改革始终,深刻地影响了德意志地区音乐艺术的发展,对于德国自18世纪起一跃成为音乐巨人之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助推作用。

  • 标签: 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音乐
  • 简介:面对中世纪晚期罗马教会在尘世中的腐败,马丁·路德特别强调了教会的属灵性质;而当极端改革派只强调教会的属灵性质时,路德又积极肯定了属世教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试图在教会的属灵与属世性质中间寻找一种平衡。路德的教会观与其天职观的发展也有密切的联系,他对属灵教会与属世教会的划分与其对属灵与属世天职的划分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路德反对修士和教士等神职人员独享天职,而认为"信徒皆为祭司",信徒皆有天职,并为教士重新界定了天职,而且逐步否定了修士的天职,缓解了教会属灵性质与属世性质之间的巨大张力,并为新教教会后来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马丁·路德 新教教会 奥古斯丁 圣礼 圣餐礼 神学思想
  • 简介:4.3.教制创设之伦理学分析从两千年来教会发展和成长的历史形态看,组织化教会历经过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演化阶段,即,由靠手写的信函联络地中海沿岸的各地方自行管理的小教会,到建立以罗马教会为中枢的高度组织化的中古公教会。这样的格局也可以从遍布意大利境内的宏伟壮观的公教会各类大教堂获得印证。更重要的是在325年由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召集的史上第一次世界主教会议,首次以公会议的形式就信仰教理确定准则和原则,以厘清因着教会在帝国境内迅速发展后带来的教义争

  • 标签: 伦理学原则 马丁·路德 信义宗 路德神学 神学思想 新教
  • 简介:马丁·路德不仅是16世纪德国伟大的宗教改革先驱,而且他在教育方面对教会和社会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之际,本文从路德时代的教育背景出发,探讨路德所提出的先锋性教育理念及其带给我们今天的启发。

  • 标签: 教育理念 路德 马丁 宗教改革 16世纪 教育背景
  • 简介: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与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德国和欧美许多国家的教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路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因信称义”和“人人皆僧侣”,其教育思想的进步性主要包括:主张国家主管教育并实行普及教育,设想全面的教育体制,丰富的教学内容,由优秀的教师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等。

  • 标签: 马丁·路德 教育思想 启迪
  • 简介:《历史学习》2003年第四期刊登李成刚老师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专题训练,其中第4题是:16世纪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反对在德意志出售免罪符B.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C.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D.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 标签: 马丁·路德 宗教改革 改革目的 高中 历史 世界近代史
  • 简介:马丁·路德既是一位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也是一位富有音乐才华的音乐创作者,特别是他所开创的德国民歌样式的“众赞歌”在西方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当时的天主教圣乐制度的改革,当时的教会乃至今天的中国教会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 标签: 马丁·路德“众赞歌”
  • 简介:本文由对尤图宁相关论文的翻译及编译者的分析综合而成,旨在探讨芬兰学派的尤图宁博士关于马丁·路德"性观念"的神学研究。首先分析了他指出的路德生活之中世纪后期关于性与婚姻的四个特点之后,其次,全文着力分析了他的七个方面的论述,指出了路德"性观念"思想框架背后的这些神学要点对于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性观念与婚姻观的重要影响。第三,探讨了路德是否比他的先驱者们对性更加肯定。就路德研究的学术历史而言,尤图宁的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 标签: 芬兰学派的尤图宁 路德 婚姻 神学
  • 简介:马丁·路德是基督新教的创始人,也是16世纪德国伟大的爱国者.在宗教改革过程中,他创立了"三唯"理论,把的解释权交给了普通群众,否认教士阶层在人与上帝间的"中介"地位及种种特权,其坚定的立场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进步性.马丁·路德的改革思想是逐步形成的.经过终生不懈努力,他成了西方宗教界最为高产的作家,是至今被评论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著述给了分裂的德意志以语言上的统一,他的理论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他的功绩具有世界性的广泛影响,对他的总体评价应予以肯定.

  • 标签: 马丁·路德 基督新教 评价 德国 宗教改革 "三唯"理论
  • 简介: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反封建斗争。具有尚古之风的文艺复兴传到德国后,其突出特征是对《圣经》的历史研究,人文主义者开始对天主教会的正统性产生了质疑,这份质疑结果就是宗教改革。在德国,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德国文艺复兴的主流是通过研究《圣经》,促成了宗教改革”。

  • 标签: 马丁·路德 因信称义 人文主义 《圣经》
  • 简介:导论:今年是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500周年。尽管引发宗教改革的因素包括宗教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等等,但宗教改革最重要的原因是神学上的。为了对抗罗马天主教会,改教家们明确地维护唯靠恩典的教义或维护耶稣基督的福音。'因信称义'是路德恩典教义的核心内容。作为一位重要的改教家,马丁·路德总是在两条战线上作战。一方面,他要反对天主教的官方立场及以伊拉斯谟为代表的天主教人文主义者,另一方面,他又要反对改教阵营中的激进改教派。可以说,路

  • 标签: 中国教会处境 处境相关性 恩典观念
  • 简介:王灵智是著名的美国华人民权活动家与华人问题的研究学者,他祖籍福建金门,1938年出生于厦门鼓浪屿。1949年,他随母亲迁居香港,并在那里完成小学和中学教育。1957年,年仅18岁的他横渡太平洋,赴美留学。他先去密西根州的霍普学院学习音乐,获得学士学位。从1961年到1970年,他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神学院取得《旧约》学士学位,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取得古代中东语言与文学硕士学位。为了深入华人社区参加并领导民权运动,他放弃了还有两年就能拿到的博士学位。

  • 标签: 美国华人 美籍华人 教授 普林斯顿大学 民权运动 马丁·路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