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分析他们的复发预后影响情况;方法抽取本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分别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情况,复发率和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PANSS评分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且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个体化心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了复发率,并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个体化心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预后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行调强放射治疗与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和病情预后情况。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间收治的1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入组对象均实施过根治性放射治疗,复发时间最短11个月,最长5年,结合复发后MRI、B超、X线胸片、全身骨扫描以及临床查体结果实施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化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3年复发率。结果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后,18例鼻咽癌放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9%(16/18);18例患者治疗后1年、2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5.6%(1/18)、27.8%(5/18)、27.8%(5/18)。≥60G照射剂量组1年、2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9.1%、36.4%、36.4%,明显高于<60Gy照射剂量组(P<0.05)。结论对于鼻咽癌放疗后原发灶复发病例,采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化疗可取得满意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咽癌 调强放疗 化疗 生存率
  • 简介:目的观察症状性单纯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卒中复发、临床预后及血管动态改变情况。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症状性单纯MCA狭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管影像资料,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同侧卒中复发及血管动态改变情况。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其中16例(20.0%)随访期出现同侧缺血性卒中复发,56例(70.0%)6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70例完成脑血管评估的患者中,27例(38.6%)随访期出现血管狭窄程度的动态改变,其中进展12例(17.1%),缓解15例(21.4%)。结论症状性单纯MCA狭窄患者首次缺血性卒中后有较高的同侧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但相对临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首次缺血性卒中后6个月内大部分患者血管状态稳定,但有部分患者可出现血管狭窄的进展或缓解。

  • 标签: 大脑中动脉 狭窄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癜风复发因素与抗复发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时期内收治的白癜风患者共120例,以抽签法纳入甲组(60例)、乙组(60例)。甲组未采取任何复发治疗,乙组是在明确复发因素的前提下施行抗复发治疗,比较患者白癜风复发率。结果:和甲组相比,乙组白癜风复发率较低、生活质量较佳,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白癜风患者,以复发因素为导向施行有效的抗复发治疗,可有效控制白癜风复发率,增强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

  • 标签: 白癜风 复发因素 抗复发治疗 复发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表达水平在肝移植肝癌复发患者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进行肝移植治疗和5年随访的5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资料,比较肝移植肝癌复发组(29例)和未复发组(21例)患者肝功能、血常规、肿瘤标志物、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类等实验室指标及5年生存情况,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临床指标与肝移植肝癌复发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淋巴细胞CD4表达水平对肝移植肝癌复发的诊断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CD4表达水平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与肝移植肝癌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白蛋白、淋巴细胞、甲胎蛋白、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质Ⅱ、CD3+、CD4+、CD8+T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移植肝癌复发复发时间为13.0(6.0,24.0)个月,在5年随访中全部死亡,未复发组无死亡;复发组生存时间为18.0(9.0,36.0)个月,明显低于肝移植肝癌未复发组的60.0(60.0,60.0)个月(P<0.05)。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较低(P均<0.05)。Spearman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移植肝癌复发与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3、-0.38、-0.44,P均<0.05);ROC曲线显示,CD4+T淋巴细胞对肝移植肝癌复发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755(95%CI 0.621~0.888),取最佳截断值265.50个/μl时,诊断特异度为100%,敏感度为48.30%。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D4≤265.50个/μl患者的生存时间低于CD4>265.50个/μl组[15.0(10.0,36.8)个月比53.0(19.5,60.0)个月,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表达水平与肝移植肝癌复发呈负相关,CD4+T淋巴细胞取265.50个/μl时对肝移植肝癌复发的临床诊断与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肝移植 肿瘤CD4阳性T淋巴细胞 诊断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疝复发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为保证手术效果,防止手术失败,手术医师必须是具有临床经验的高年资医师或疝专科医师。

  • 标签: 疝复发 治疗
  • 简介:甲亢的自然病程约1~2年。现在,药物治疗方法只能控制其发展,使其顺利度过自然病期。所以疗程要长,需2~3年。尽管如此。轻型病人仍有25%复发,重型50%复发复发病人治疗后。再度复发率高达75%。故甲亢治疗的方法选择、疗程确定,都是以如何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为目的的。

  • 标签: 甲状腺机能亢进 复发 药物治疗 甲状腺素片 生活规律 放射性碘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脑炎复发组与单病程组临床特征、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差异。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确诊抗LGI1脑炎并给予免疫治疗患者,分为复发组与单病程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时间及预后。结果33例抗LGI1脑炎患者中,复发组12例,单病程组21例,两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起病诱因、重症监护、临床表现、急性期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血、脑脊液(CSF)检测阳性率、低钠血症、心电图、脑电图、CSF、磁共振异常率及病灶累及部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及单病程组患者确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中位免疫治疗时间为102.5 d,单病程组为194.0 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病程组患者最后随访预后差0例(mRS>2分);复发组患者预后差6例,其中死亡4例。与单病程组患者相比,复发组患者预后差(P=0.007)。结论复发在抗LGI1脑炎中很常见。复发组患者较单病程组接受免疫治疗时间短,预后差。

  • 标签: 脑炎 边缘叶脑炎 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 复发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Th17-Treg细胞因子水平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以及预后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另选取20例接受单纯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患者T细胞CD3、CD4及CD8水平以及Treg和Th17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比较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含量(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百分比)、Treg细胞和Th17细胞百分含量(CD4+CD25+Treg、CD8+CD25+CD127-Treg、CD4+Foxp3+Treg、CD8+CD25+Foxp3+Treg和CD4+IL17+Th17以及Th17/Treg比值)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的差异。进行常规随访,评估患者预后。同时收集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未复发组所获得的研究数值明显的要低于复发组患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D3、CD4、CD8、Treg、TH17数值对患者治疗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为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对鼻腔乳头状瘤复发的相关性,即当CD3、CD4、CD、Treg、Th17细胞因子水平降低,则引起机能免疫力降低,加上因为存在一些不良嗜好影响等,从而导致疾病出现复发。通过参考上述复发组、未复发组数据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而未复发组的T细胞CD3、CD4及CD8水平以及Treg和Th17的表达水平总体较高,而对照组数据最优,影响到鼻腔与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作用,抑制住瘤体细胞生长,起到降低复发的作用,

  • 标签: Th17 Treg细胞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复发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他克莫司 + 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对患者预后改善及复发率 。 方法: 将 2018 年 2 月到 2019 年 4 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共 72 例,以随机抽签结果将其分成对照组( n =36 )和实验组( n =36 )。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 + 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他克莫司 + 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计算总发生率并及复发率并对比;同时测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均更低,有明显差异( P ﹤0.05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 P ﹤0.05 )。 结论: 对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他克莫司 + 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复发几率,且安全性高,应广泛推广。

  • 标签: 他克莫司 糖皮质激素 肾病综合征 预后改善 复发率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中miR-16、miR-34a、miR-200a、miR-375、miR-451化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79例,采用GenExver-sion6软件、Normfinder软件和Genorm软件确定本实验的内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化疗前及化疗2个周期时的血浆mi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化疗前、后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iR-34a为相对表达最稳定的内对照。血浆miR-451高表达的患者激素受体(hormonereceptor,HR)阳性率显著高于低表达者(P=0.031),分别为84.2%和62.5%。血浆miR-200a化疗后表达变化与客观缓解率(objectiveresponserate,ORR)显著相关(P=0.032),miR-200a化疗后表达升高者的ORR显著高于降低者,分别为57.9%和29.3%。血浆miR-200a化疗后表达水平升高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与降低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分别为10.3个月和5.2个月。miR-16、miR-200a、miR-375和miR-451表达水平及化疗后变化对总生存时间(overallsurvival,OS)均无显著影响。结论血浆miRNA化疗前、后表达水平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MIRNA 血浆 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炎患儿复发率,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64例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例数相同,均为32例。其中参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96.88%,高于参照组的78.13%,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支气管炎患儿复发率,提升依从性,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 支气管炎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SCS)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预后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102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将采用紫杉醇/卡铂(paclitaxel/carboplatin,TC)化疗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SCS联合TC化疗的7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5年生存结局,并分析观察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2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17个月(P<0.05);死亡组与生存组患者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复发肿瘤大小、复发肿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首次FIGO分期Ⅳ期、复发肿瘤数量3个以上、有腹水、SCS术后病灶残留大小>1 cm的患者明显多于生存组,死亡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复发肿瘤数量>3个、有腹水、SCS术后病灶残留大小>1 cm、CA125水平高是SCS联合TC化疗治疗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CS联合化疗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SCS联合化疗预后生存情况受到复发肿瘤数量、有无腹水、SCS术后病灶残留大小、CA125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及时采取适宜的方案可提高患者预后生存情况。

  • 标签: 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化疗 复发性卵巢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ⅠB1~ⅡA宫颈癌术后患者预后因素,评估调强放疗及联合同步化疗治疗模式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9年12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362例ⅠB1~ⅡA宫颈癌术后符合1项或多项中危复发因素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362例患者中行同步放化疗161例,单纯放疗131例,未辅助放疗70例。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风险,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全组患者3年、5年的总生存(OS)率分别为94.20%和88.39%。回归分析发现肿瘤≥4 cm和低分化癌是复发的风险因素(OR=3.287,2.870,95% CI:1.366~7.905,1.105~7.457,P<0.05)。同步放化疗较未辅助放疗和单纯放疗降低了肿瘤≥4 cm、病理类型为腺癌或腺鳞癌以及低分化癌者的复发率(χ2=6.725~7.51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治疗模式改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HR=0.290,95% CI:0.128~0.659,P=0.003)和总生存期(HR=0.370,95% CI:0.156~0.895,P=0.024)。亚组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较未辅助放疗或单纯放疗延长了肿瘤≥4 cm或低分化癌患者的OS(χ2=7.614、5.964,P<0.05)。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未增加3级以上血液学不良反应、放射性肠炎和膀胱炎的发生率(P>0.05)。结论在宫颈癌中危复发风险病例中肿瘤体积大、分化程度低影响患者的预后。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治疗模式较单纯放疗和未辅助放疗可延长肿瘤体积大或低分化癌术后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不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宫颈癌 危险因素 调强放射治疗 同步放化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