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神经外科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再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5例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年龄、复发时卡氏评分(KPS)、复发时间、肿瘤切除范围、肿瘤病理分级,并分析再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28例患者中13例全切除,15例次全或者大部分切除。患者总体生存期为2~45个月,平均17.8个月。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复发时KPS评分、复发时间、再手术后肿瘤病理分级、再手术肿瘤切除程度以及辅助治疗是患者再次术后生存期的重要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患者复发时KPS评分高、复发时间长是患者再手术预后保护因素,而再手术后肿瘤病理级别高是预后危险因素。结论复发时KPS评分≥70,术后较低的病理级别,复发时间超过6个月的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再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

  • 标签: 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 再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发宫颈癌发病因素及其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复发宫颈癌患者148例,单纯化疗、单纯放疗、手术+化疗、手术+铂类+紫杉醇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复发宫颈癌患者的主要发病因素,同时对不同疗法患者,对比其半年期、1年期的生存率。结果ⅢA期临床分期、G3组织分化、内生型病灶等因素是复发宫颈癌主要的发病因素。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半年期及1年期存活率高于单纯方法治疗。结论复发宫颈癌发病因素较为复杂,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治疗,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单纯治疗。

  • 标签: 复发宫颈癌 发病因素 治疗方式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年宫颈癌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行根治术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年龄在35岁以上的宫颈癌患者3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病程,并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总生存率(OS),依据观察组的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宫颈浸润深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人数。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青年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病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复发率为52.50%(21/40),复发时间为(10.01±2.42)个月;3年的OS为77.50%(31/40),中位生存时间为28.41个月。观察组40例中复发21例、未复发为19例,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宫颈浸润深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人数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转移为影响青年宫颈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手术治疗后表明青年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转移,在临床中需引起重视。

  • 标签: 青年宫颈癌 术后复发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行调强放射治疗与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和病情预后情况。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间收治的1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入组对象均实施过根治性放射治疗,复发时间最短11个月,最长5年,结合复发后MRI、B超、X线胸片、全身骨扫描以及临床查体结果实施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化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3年复发率。结果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后,18例鼻咽癌放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9%(16/18);18例患者治疗后1年、2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5.6%(1/18)、27.8%(5/18)、27.8%(5/18)。≥60G照射剂量组1年、2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9.1%、36.4%、36.4%,明显高于<60Gy照射剂量组(P<0.05)。结论对于鼻咽癌放疗后原发灶复发病例,采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化疗可取得满意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咽癌 调强放疗 化疗 生存率
  •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CM5)在膀胱肿瘤组织和尿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膀胱肿瘤复发检测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7年膀胱癌患者72例、泌尿系统疾病者60例和健康体检者6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取膀胱组织标本和尿脱落细胞标本进行MCM5检测。并进行尿细胞学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结果在膀胱癌患者膀胱肿瘤组织中,随着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增加,其MCM5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癌尿脱落细胞中,有64例(88.89%)MCM5表达阳性,与对照组和泌尿系统疾病组比较,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MCM5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增加,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MCM5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MCM5阳性表达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初发和复发患者MCM5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细胞学检查与MCM5检测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尿细胞学检查比较,MCM5检测的敏感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增加,膀胱癌患者膀胱肿瘤组织和尿脱落细胞中MCM5表达量升高,膀胱癌患者进行MCM5检测,对检测膀胱肿瘤组织复发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膀胱肿瘤 脱落细胞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
  • 简介:中医认为:春天”百草回芽,百病发作”。在这个季节,由于温暖多风,适宜正常细胞的生长,也适宜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身体虚弱,有病在身的人,尤应加强保养,未雨绸缪,严防旧病复发。据笔者多年的临床观察,主要有以下四类:

  • 标签: 旧病复发 防治 春季 正常细胞 身体虚弱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泛昔洛韦对66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影响。方法按照治疗先后顺序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阿昔洛韦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采用泛昔洛韦方式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疱疹消失及结痂的时间、不良反应、复发率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①总有效率观察组的93.94%与对照组的66.67%相比显著较高;观察组的复发率51.52%与对照组的81.82%相比显著较低,经比较差异均较大,即P<0.05;②疱疹消失及结痂的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所用时间较短,相比差距较大,即P<0.05;③不良反应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恶心、轻微头疼等反应,差异较小,即P>0.05。结论泛昔洛韦可提高患者治疗效率,降低复发率,减少结痂时间,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泛昔洛韦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治疗效果 复发率
  • 简介:摘要尖锐湿疣近年来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复发率也逐年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也给患者自身及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近年来,关于复发的因素逐渐被临床医师所重视,本文主要论述了尖锐湿疣的几种高危复发因素,包括尖锐湿疣患者的细胞免疫、机体免疫力、精神因素、生活习惯、教育程度、合并其他疾病、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的存在、疣体多发、复合HPV感染等方面,以期明确尖锐湿疣的复发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复发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尖锐湿疣 复发因素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因素、治疗,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4月-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30例(30条患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下肢超声多普勒与深静脉造影以分析复发的因素,同时根据病变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结果通过对本组患者各指标分析显示,导致复发因素依次为因手术操作不当所致者17例(56.67%),因下肢交通支功能不全所致者7例(23.33%),因血栓后遗症者2例(6.67%),因动静脉瘘者2例(6.67%),因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者1例(3.33%),因双大隐静脉畸形者1例(3.33%)。经针对性治疗后,本组患者症状均有所减轻,仅部分患者存在轻度肿胀,但未出现再发表现。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是诸多种类疾病中共有的临床表现,实施手术治疗前确定导致静脉曲张的病因,术中选择相应的术式,严格规范操作是降低术后复发的关键。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术后复发 因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当中,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误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当中出现复发性多软骨炎误诊的2例患者为相关对象,对患者的各项资料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耳廓部位的肿痛、塌陷等,在我院被误诊为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之后出现支气管哮喘症状,患者反复发作最终经实验室检查得以确诊。患者接受临床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较好缓解。结论在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由于其临床表现相对较为复杂且具体症状不够典型,所以很容易出现误诊情况,医生应对该类病情的临床表现更为熟悉,以此对患者实施较为科学的诊断,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严重。

  • 标签: 复发性多软骨炎 误诊 耳廓 支气管哮喘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特点及预后转归。方法初发脑梗死病人作为复发脑梗死病人的对照组进行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的对比分析。结果复发组高血压伴心脏病及(或)糖尿病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60.36%的病人有心电图异常。复发组病人血管性痴呆、假性球麻痹、双侧肢体瘫痪及语言障碍等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复发组病人胆固醇、血糖、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沉及血红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所致的血管、血流病变导致脑梗死复发

  • 标签: 复发脑梗死 危险因素 急性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寻找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患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资料,对复发患儿进行分析。结果90例高热惊厥患儿中有41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45.6%。患儿年龄、体温、家族史、惊厥发作持续时间、惊厥类型及热退后脑电图异常是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引起高热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降低小儿热性惊厥的复发率应以预防为主。

  • 标签: 热性惊厥 小儿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口服,维生素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康复新液含服,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效方法。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康复新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预后评价,进一步加强家长对其预防保健知识的了解。方法择取在2014—2016年来我院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择肺炎患儿5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两组均全部痊愈出院。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随时了解患儿的病情,确定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数量,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只有研究组患儿发生一例脑膜炎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结论小儿虽然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他常见病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大多数预后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我们需要加强对该病的预防保健宣传,确保我国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治疗中干预心率对机体的影响。方法测定432例在本辖区高血压人群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13例)选用对心率无影响的降压药物,控率组(219例)在常规组用药基础上,对心率>75次/分者加用β受体阻滞剂,随访3年,观察疗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结果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控率组(0.91%)明显低于常规组(5.16%)。结论在高血压治疗期间,心率干预有利于血压控制,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心率 高血压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其临床特点。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00例中青年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内镜与病理检查,观察临床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腹节律性疼痛、消化道出血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巨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小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的症状并不特别明显,在内镜下,消化性溃疡的特点呈现出溃疡面积比较大的特点。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特点 复发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