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类与艾滋斗争40年,全球新发感染和死亡人数明显下降,接受艾滋病毒治疗人数快速增加,但2020年全球阶段性目标未能如期实现,在缺乏疫苗和治愈的情况下,2030年终结艾滋流行的目标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我国艾滋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十三五"期间取得显著成效。面对经性途径传播为主、影响因素广泛复杂的防治形势,需要不断创新策略和措施,强化四方责任,持续加大预防干预力度、扩大检测治疗覆盖面,高质量提供艾滋防治服务,提高防治措施有效性,遏制艾滋经性传播的上升势头,持续将我国艾滋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 标签: HIV 防治 目标 策略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艾滋预防宣讲对艾滋预防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5月在我市疾病防控中心进行咨询的80例高危艾滋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参照组人员进行常规宣传讲座,对试验组进行艾滋预防宣讲,对比两组人员对艾滋的预防和控制效果。结果 试验组成员对艾滋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更高,各项评分数值要大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成员对艾滋的正向态度持有率为0.90%,数值明显大于参照组的0.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疾病防控中心将艾滋预防宣讲方法运用到艾滋的预防控制中,能够有效提高社会人群对艾滋的了解,提高人群对艾滋的正向态度,进而起到良好的防控效果,需要在艾滋防控中作为重点环节应用。

  • 标签: 艾滋病 预防宣讲 防控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艾滋有三种传播途径1、血液传播——使用被艾滋病毒污染过的注射器、针具,艾滋病毒感染者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输用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血液。

  • 标签: 艾滋病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病毒污染
  • 作者: 康兴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旺苍县人民医院康兴有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之后,经由移民者带入到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中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患的病理报告,这是世界范围关于艾滋病正式记载的第一次,1982年,该病正式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之后,艾滋病迅速蔓延至各大洲,1985年,在中国旅游的1名外籍人士患病,不久后死亡,且证实是艾滋病。最近这些年,艾滋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相关部门对艾滋病进行了大力宣传,想必大家对艾滋病并不陌生,那么,你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吗?又该如何预防艾滋病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艾滋、性病综合监测的定义艾滋监测是指对艾滋病毒感染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分布规律、传播因素及不同人群行为变化进行长期、连续和系统的观察,以掌握和预测艾滋的流行趋势,为国家和地方制定艾滋防治对策和评价干预措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监测工作提供的流行学资料是制定国家和地方艾滋预防与控制规划的基础,也是预测艾滋流行趋势及对社会发展影响的重要依据.

  • 标签: 艾滋病 性病 监测 流行病学 哨点监测 耐药性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针对艾滋的三种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预防经性途径传播目前国际上推荐ABC的预防法,即第一禁欲,第二忠诚,第三一贯、正确地使用安全套。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预防经血液传播远离毒品,抵制毒品;对不幸染上毒瘾的人,要帮助他们戒除毒瘾;对暂时无法戒除毒瘾的人,可采取用美沙酮替代疗法和清洁针具交换的方法,改变共用注射器吸毒的行为,阻

  • 标签: 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抗体 血液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针具交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患者及家人对艾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家人对艾滋患者态度反应。方法对我院从2008年至2009年住院艾滋患者及家人实施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及家人掌握艾滋疾病的基本知识,防治诱因。结论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及家人掌握艾滋相关知识及防治诱因、学会自我护理,一方面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另一方面解除家人心理恐惧,使家人积极配合患者治疗。

  • 标签: 艾滋病 健康教育
  • 简介:就我国HIV感染的严重趋势,对HIV感染的流行概况、传播途径,以及AIDS临床分期、护理、隔离、预防等综述,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AIDS的认识。

  • 标签: 艾滋病 护理 HIV AID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