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毒性心肌炎是指人体感染嗜心性病毒,引起心肌非特异间质性炎症。在发生病毒流行时,有病毒感染全身症状的患者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率约为5%,有病毒血症患者约12%可表现心脏症状和体征1。可呈向限性或弥漫性,病程可以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数可以完全恢复。很少发生猝死。一些慢性发展的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演变为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效疗法。仍以充分休息为疗效肯定的措施,药物治疗以改善心肌营养和代谢的药物为主。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痊愈,极少数患者在急性期因严重心率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而死亡。笔者对近5年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方法,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改善更短,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需要给予综合的诊断,临床可以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综合诊断 治疗 参芪扶正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和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后的情况,探讨不同药物对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观察本院34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患,随机分成两组,①组使用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应用利巴韦林治疗。②组普通干扰素联合应用利巴韦林治疗。疗程定为48周,定期检查两组患者肝功能,观察病患体征与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使用药物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于24周后开始不定时随访。结果②组病患在症状、体征改善、生化学完全应答复常结果等方面皆明显比①组好,但不良反应程度要强于①组。结论两种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都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疗效,不过长效干扰素比普通干扰素对病患所产生的疗效更佳。

  • 标签: 丙型肝炎 普通干扰素 长效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毒性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加利巴韦林10mg/Kg静滴1次/d。观察组给予热毒宁0.6ml/kg加入5%葡萄糖中静滴1次/d。分别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在退热、腹泻症状减轻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更明显。结论热毒宁注射液为中成药制剂,其毒性低,不良反应小,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小儿病毒性肠炎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为了探索滇池微囊藻毒素对小鼠肾脏的损伤作用,以滇池水华水样提取微囊藻毒素对小鼠进行连续灌胃,然后取其。肾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后对小鼠肾脏组织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小鼠肾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但肾小管因细胞脱落而结构不完整,细胞间隙有炎症细胞浸润.表明肾脏可能是微囊藻毒素的靶器官,微囊藻毒素通过破坏肾单位的结构,影响其生理功能.

  • 标签: 微囊藻毒素 小鼠肾脏 肾小管 毒性作用 HE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患者实行床边隔离,护士接触患者应穿隔离衣。患者的食具及便器要专用,用后要消毒。患者应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统一处理。为患者操作时,应使用一人一针、一巾、一条止血带。为患者操作后和为下一患者操作前应消毒双手。

  • 标签: 急性病毒性肝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梅毒性心血管病病人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由于梅毒性心血管病主要侵犯患者的主动脉而会产生一系列主动脉病变的症状及体征,重点应对患者是否出现心脏功能的改变进行观察。首先应注意对该疾病诊断的慎重性。鉴于疾病诊断后对患者的影响,以及有些患者可以在麻疹、水痘、肝炎病毒、海洛因依赖等情况时,可以出现梅毒血清的假阳性反应,应结合临床询问病史积极排除其他疾病。不可以仅凭一次梅毒血清反应阳性就进行诊断,在等待诊断期间或者即使明确诊断后均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 标签: 梅毒性心血管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方法与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抗生素、维生素C、抗病毒、免疫和控制心力衰竭等对症治疗。结果本组51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经过临床治疗,显效29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24%。结论在临床治疗上除了营养心肌、防治并发症外,还要早期应用激素治疗,以及使用抗病毒药物特别是干扰素,对较重的急性患儿需用皮质激素。有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患儿要用药纠正,确保儿童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小儿 病毒性心肌炎 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家禽传染性腺肌胃炎是一种以家禽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过料等外观症状,腺胃肿大,或腺胃乳头扁平甚至消失,腺胃黏膜出血溃疡、脱落、肌胃内金和肌胃粘膜面火山口样溃疡、

  • 标签: 腺胃炎 病毒性感染 诊治 诱发 生长不良 整齐度
  • 简介:〔摘要〕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能够灵活的运用,而实验课正是锻炼学生的机会。仅就生物学科而言,有很多内容多是与其他学科有联系的,例如与化学之间的联系。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化学变化规律的基础生命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上解释各种生命现象,内容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其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而,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生物化学对生命科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又是生物专业的带头学科。

  • 标签: 〔〕生物教学实验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给予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病例8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给予常规护理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这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患儿康复水平,值得给予关注。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小儿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离和鉴定距今已70多年,对治疗严重革兰阴性菌感染,如肠球菌和结核杆菌感染有着强大的功效。然而,随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药疗程的延长或(和)剂量的增加往往导致。肾毒性和耳毒性,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由于非耳毒性抗生素也具有较广的抗菌谱,用于许多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使得曾经作为优先选择使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逐渐被取代。然而现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处于一个潜伏的复兴时期,正逐渐用于治疗对大多数一线抗生素耐受生物所引起的严重性感染,如多重耐药结核、复杂性院内获得性急性尿路感染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的增加,再次向科学家和医生提出了挑战,即。肾毒性和耳毒性的问题,尤其该类抗生素导致的耳聋对于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患者往往是极重度且不可逆转的。基于这个原因,在过去二十年里,科学家提出了很多种分子治疗策略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导致的耳毒性副作用相抗衡。本文主要概述了:①氨基糖苷类药物杀菌的分子机制,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何导致具有遗传易感倾向的患者发生耳毒性,③到目前为止,在临床实验和,或临床上已被证明的能阻止和调节氨基糖苷类耳毒性的药物和化合物,④减少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剂量来减少耳毒性的发生率。

  • 标签: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耳毒性 非综合征型耳聋 链霉素 巴龙霉素 庆大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32例新生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仪器检查,对新生儿病毒性脑炎进行诊断和综合治疗。结果32例新生儿病毒性脑炎24例痊愈,6例好转,2例放弃治疗,3例留下后遗症。结论对新生儿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病毒性脑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九种诃子制草乌炮制品诃子制(诃子汤浸泡),酸奶制,盐水制,甘草制,清水制,去尖刮皮制,高压蒸制,酒炙,童便制,确定药物心脏毒性最小的最佳炮制方法。方法根据草乌有强的心脏毒性,选择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造心脏毒性模型。运用t检验分析方法,确定药物的最佳炮制方法。结果高压蒸制炮制方法毒性最小。结论清水制草乌,诃子制草乌,高压蒸制草乌炮制品产生心脏的毒性作用影响与空白组比较均无显著性。

  • 标签: 诃子制草乌 心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断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1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采用降颅压、止痉、降温、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治疗,180例患者中,治愈140例,占77.8%;好转39例,占21.7%;死亡1例,占0.5%。平均住院时间14d。结论早期及时做出正常诊断,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