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MRI T2反转恢复压脂(turbo inversion recovery magnitude,Tirm)序列图像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联合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time-signal intensity,TIC)曲线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共64个病灶)的术前MRI资料,并绘制TIC曲线。采用MaZda软件于Tirm图像提取病灶的灰度共生矩阵纹理参数(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参数之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比较GLCM纹理参数、TIC曲线及二者联合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TIC曲线类型和GLCM参数中能量、对比度、平方和、均和、均差、熵、和熵、差熵在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纹理参数中,均和的AUC最高(0.76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8%、77.4%。TIC曲线的AUC为0.89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0%、58.1%。GLCM参数联合TIC曲线的AUC为0.959,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8%、96.8%。结论基于Tirm序列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联合TIC曲线能明显提高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可以为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学参考。

  • 标签: 乳腺病变 灰度共生矩阵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GLCM)的MR图像纹理分析在鉴别椎管内脊膜瘤和神经鞘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病例32例、脊膜瘤患者病例26例,利用ImageJ软件在T2WI、对比增强T1WI矢状位图像中选取肿瘤最大层面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提取病灶的GLCM纹理参数,比较两组肿瘤各参数的差异,并评价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T2WI序列中能量、对比、相关、逆差矩和熵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鞘瘤组的能量、相关、逆差矩小于脊膜瘤组,对比和熵大于脊膜瘤组;对比增强T1WI序列中能量、对比、相关和熵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鞘瘤组的能量、相关小于脊膜瘤组,对比和熵大于脊膜瘤组,逆差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显示,T2WI序列中的熵及对比增强T1WI序列中的能量诊断效能最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纹理参数联合诊断效能发现较单一参数均有所提高。结论基于GLCM的MRI图像纹理分析在椎管内脊膜瘤和神经鞘瘤两者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脊膜瘤 神经鞘瘤 灰度共生矩阵
  • 简介:肿瘤的异质性无所不在,与肿瘤浸润、耐药和转移正相关。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分子影像是研究肿瘤异质性的最佳手段,其纹理分析已成为异质性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其用于头颈部和食管肿瘤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解决方法。

  • 标签: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纹理分析 肿瘤异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T2WI纹理分析在鉴别第四脑室不典型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经病理证实36例第四脑室肿瘤(其中19例髓母细胞瘤、17例室管膜瘤)患者术前MRI资料,运用纹理分析软件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获取直方图参数,包括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偏度、峰度、最大值、最小值,异质性、熵、第5百分位数(T2WI5th)、第10百分位数(T2WI10th)、第25百分位数(T2WI25th)、第50百分位数(T2WI50th)、第75百分位数(T2WI75th)、第95百分位数(T2WI95th)。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间各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意义参数行多参数联合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曲线下面积(AUC),确定鉴别两者的阈值和诊断效能。结果参数中髓母细胞瘤组均值、中位数、T2WI5th、T2WI10th、T2WI25th、T2WI50th、T2WI75th百分位数小于室管膜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2WI5th诊断效能最佳,当临界值为1 343时诊断特异度为75.0%,敏感度为92.9%。应用Logistic回归预测概率参数联合分析T2WI5th+ T2WI10th诊断效能最佳,AUC为0.928,当临界值为0.75时诊断特异度为75.0%,敏感度为100.0%。结论MRI-T2WI纹理分析能为不典型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术前诊断提供量化信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具有较明显临床价值。

  • 标签: 髓母细胞瘤 室管膜瘤 磁共振成像 T2WI纹理分析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纹理分析在术前预测直肠癌患者P53表达状态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行DCE-MRI扫描且有P53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原发直肠癌患者91例(P53高表达组50例、低表达组41例)。由GenIQ后处理软件获取Ktrans、Kep、Ve后处理图像并导入ITK-SNAP软件,由两位观察者分别使用AK软件提取12个纹理特征参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数据的一致性进行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纹理参数,应用ROC曲线分析纹理参数的鉴别效能,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联合纹理特征参数进行效能分析,通过Delong检验比较各单一参数模型及联合模型与各单一参数模型AUC间的差异。结果P53高表达组纹理参数Cluster ProminenceKtrans (23.00±50.84)×106、CorrelationKtrans (1.49±1.42)×10-2、InertiaKep (13.52±22.31)×104值均大于低表达组Cluster ProminenceKtrans (4.89±5.92)×106、CorrelationKtrans (0.16±0.17)×10-2、InertiaKep (50.52±61.27)×1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值分别为 0.712、0.838、0.638。P53两组间有差异的纹理参数联合诊断效能更高,AUC为0.914,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95%。经Delong检验,P53两组间有组间差异纹理参数联合模型的AUC大于单一参数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纹理特征参数Cluster Prominence、Correlation、Inertia能有效预测直肠癌P53表达状态,纹理分析特征参数的联合分析可获得更高的鉴别诊断效能。

  • 标签: 直肠癌 纹理分析 动态增强 磁共振成像 P5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及纹理分析对直肠癌BRAF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临床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8例,女8例;年龄为(50±4)岁。36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经基因检测后,将12例BRAF基因突变型(均为BRAF V600E突变)设为突变组,24例BRAF野生型设为未突变组。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采用Function Tool后处理软件分析得到IVIM相关后处理图。观察指标:(1)IVIM参数及纹理参数观察者一致性检验。(2)两组患者MRI检查IVIM参数比较。(3)两组患者MRI检查纹理参数比较。(4)IVIM参数与纹理参数的诊断效能。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参数观察者一致性(ICC>0.80为一致性良好),取ICC>0.80参数的平均值进一步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联合纹理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性能,并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结果(1)IVIM参数及纹理参数观察者一致性检验:两名观察者记录IVIM参数表观扩散系数、扩散相关系数、灌注相关扩散系数、灌注相关参数的ICC值分别为0.91、0.90、0.91、0.89。纹理参数中最小值、最大值、第10百分位数、第25百分位数的ICC值均<0.80,平均值、第50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第90百分位数、能量值、熵值、偏度、峰度的ICC值均>0.80。(2)两组患者MRI检查IVIM参数比较:突变组患者MRI检查IVIM参数中扩散相关系数、灌注相关参数分别为(0.70±0.13)×10-3 mm2/s、0.39±0.30;未突变组上述指标分别为(0.79±0.12)×10-3 mm2/s、0.17±0.10;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2.46,P<0.05)。(3)两组患者MRI检查纹理参数比较:突变组患者扩散相关系数图纹理参数中平均值和能量值分别为0.54±0.23和0.00(0.00,0.01);未突变组上述指标分别为0.77±0.34和0.01(0.00,0.01);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Z=-1.35,P<0.05)。(4)IVIM参数与纹理参数的诊断效能。ROC分析结果显示:MRI检查扩散相关系数、灌注相关参数、IVIM参数联合、扩散相关系数图平均值、扩散相关系数图能量值、纹理参数联合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95%可信区间(CI)为0.52~0.84]、0.76(95%CI为0.59~0.88)、0.79(95%CI为0.62~0.91)、0.71(95%CI为0.52~0.85)、0.79(95%CI为0.62~0.91)、0.84(95%CI为0.68~0.94),均小于IVIM参数联合纹理参数曲线下面积0.92(95%CI为0.79~0.99)。结论MRI检查IVIM参数和纹理参数分析可无创预测直肠癌BRAF基因突变状态,且将两者联合诊断的预测效能更优。

  • 标签: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纹理分析 BRAF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纹理分析在肺癌与肺结核的高代谢孤立性肺结节(SPN)鉴别诊断中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内蒙古赤峰市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且结果表现为高代谢[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2.5]的108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8例、女性40例,年龄35~72岁,中位年龄50岁;肺结核患者45例(肺结核组)、肺癌患者63例(肺癌组)。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分析所有患者18F-FDG PET/CT图像SPN的良恶性(主观定性诊断),并计算错判率、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MaZda纹理分析软件分别对CT和PET图像中的SPN横断面最大层面及相邻上下两层图像手动勾画ROI并提取纹理特征参数。分别采用Fisher系数、分类错误概率+平均相关系数、交互信息以及三者联合的方法(FPM)筛选具有鉴别意义的纹理特征。对筛选出的纹理特征进行原始数据、主成分、线性分类和非线性分类的分析,对SPN的良恶性进行鉴别,以错判率评价其鉴别效能。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错判率最低的各纹理特征参数分别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筛选最具鉴别意义的前3位纹理特征。结果肺癌组与肺结核组患者在年龄[54 (42~72)岁对47 (35~64)岁]、SUVmax[(9.51±4.65)对(5.35±2.89)]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0、2.520,均P<0.05);在性别、SPN长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70,t=0.675,均P>0.05)。主观定性诊断高代谢SPN良恶性的错判率为26.9%(29/108)、灵敏度为93.7%(59/63)、特异度为35.9%(14/39)。基于SUVmax的ROC曲线分析,SUVmax临界值为5.3时错判率为25.0%(27/108),其与主观定性诊断的错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6,P>0.05)。CT和PET图像基于FPM联合非线性分类分析诊断的错判率最低,分别为8.33%和1.85%,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4,P<0.05);其与主观定性诊断和基于SUVmax的ROC曲线分析比较,错判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0、27.457,均P<0.05)。最具鉴别意义的前3位纹理特征分别为灰度游程矩阵中的垂直方向长行程补偿、灰度游程矩阵中的135°方向长行程补偿和灰度共生矩阵中的逆差距。结论MaZda纹理分析鉴别高代谢SPN良恶性的诊断效能较主观诊断高,在肺癌与肺结核的高代谢SPN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增益价值。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肿瘤 结核,肺 纹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渗透参数及基于Ktrans纹理参数定量评估兔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模型骨骼肌血流灌注和微血管通透性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假手术组(n=12)。造模后第1、2、3周对所有兔股外侧肌行轴位DCE-MRI检查,获取渗透参数及纹理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渗透参数差异。对两组第3周提取的纹理特征进行特征筛选,并进行ROC曲线分析,获得AUC。分析渗透参数、纹理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CD31)、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相关性。结果Ktrans值在实验组各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于Ktrans纹理分析参数在实验组和假手术组中有显著性差异。病理学参数与纹理参数有相关性。结论DCE-MRI渗透参数及基于Ktrans纹理分析参数在监测DM合并CLI骨骼肌血流灌注和微血管通透性变化方面是可行的。

  • 标签: 糖尿病 肢体缺血 骨骼肌 渗透参数 纹理分析 磁共振成像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图像结合动脉期纹理分析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的81例原发性单发GIST患者的CT图像和临床资料。81例GIST患者中,极低危7例,低危18例,中危19例,高危37例。在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工作站中测得CT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肿瘤实质CT值,强化峰值为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最大CT值。利用FireVoxel软件提取14组CT纹理分析参数,包括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峰度、偏度、不均匀性、熵值,以及10%、25%、50%、75%、90%分位像素值。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 H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ROC曲线和AUC值评估诊断效能,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联合诊断效能。结果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GIST动脉期CT值和强化峰值[分别为(51.57±12.16)、(61.89±20.95)、(60.32±21.33)、(82.35±17.36) HU和(71.71±6.57)、(74.83±15.34)、(77.37±18.06)、(85.38±16.58) H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299、2.772,P=0.001、0.047),而不同危险度分级GIST静脉期、延迟期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757、1.082,P=0.522、0.362)。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GIST增强动脉期CT纹理分析参数中最小值和熵值(分别为881.57±229.75、942.00±73.82、934.21±66.71、788.18±307.38和3.45±0.36、3.68±0.59、3.79±0.50、4.06±0.6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59、3.425,P=0.047、0.021),而其他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最小值、熵值、动脉期CT值、强化峰值鉴别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GIST的AUC值(95%CI)分别为0.643(0.516~0.769)、0.701(0.579~0.823)、0.509(0.362~0.656)、0.661(0.530~0.79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熵值和强化峰值联合诊断的AUC值(95%CI)为0.829(0.731~0.927),灵敏度为77%,特异度为8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熵值、强化峰值与GIST危险度分级均呈正相关(r=0.406,P<0.01;r=0.341,P=0.002)。结论CT增强图像结合动脉期CT纹理分析可以作为GIST危险度分级鉴别诊断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为GIST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纹理分析 危险度分级 计算机体层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于T2WI的纹理分析和机器学习在区分肾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without visible fat,AMLwvf)和肾癌中的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80例肾脏肿瘤,包括肾AMLwvf、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各20例。软件勾画得到感兴趣容积,提取特征。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提示肾癌亚型之间所有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肾癌亚型合并为肾癌组进行后续分析。单因素分析:通过非参数检验和ROC曲线寻找最佳特征,分析诊断效能。多特征建模:通过SPSS Modeler软件进行特征选择,构建并评价多个决策树C5.0模型。结果最佳特征为最小灰度,AUC为0.888,鉴别准确性为86.25%。最佳模型的AUC为0.950,诊断肾AMLwvf的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6.77%,准确度为97.5%,交叉验证准确度为95.0%。结论基于T2WI的纹理分析和决策树C5.0模型可有效鉴别AMLwvf和肾癌。

  • 标签: 肾肿瘤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机器学习 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能谱CT图像纹理分析预测胰腺癌患者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后复发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经LPD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能谱CT检查资料完整,包括图像纹理分析资料和纹理参数(均值、偏度、峰度、熵值)。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将41例复发的患者纳入复发组,37例未复发的患者纳入未复发组。比较两组纹理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能谱CT图像纹理分析预测胰腺癌患者LPD后复发的价值。结果复发组纹理参数中均值低于未复发组,峰度、熵值高于未复发组(P<0.05);两组偏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结果显示,术前能谱CT图像纹理分析参数中均值、峰度、熵值预测胰腺癌患者LPD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0.866、0.894,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能谱CT图像纹理分析参数中均值、峰度、熵值与胰腺癌患者LPD后复发有关,可用于预测胰腺癌患者LPD后复发。

  • 标签: 胰腺癌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复发 能谱CT 图像纹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腺癌原发灶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参数联合T2WI纹理分析术前预测短径≤9 mm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5例直肠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直肠常规MRI和IVIM-DWI扫描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44例)和非淋巴结转移组(71例)。测量直肠腺癌原发灶IVIM-DWI参数,包括表观扩散系数(ADC)、真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值。在横断面T2WI图像上逐层勾画直肠腺癌全病灶感兴趣区,导入GE Analysis Kit软件提取三维纹理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IVIM-DWI参数和纹理特征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有独立预测作用的最优纹理特征参数,并建立纹理特征模型和IVIM-DWI、纹理特征参数的联合模型。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IM-DWI参数、纹理特征参数、纹理特征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在IVIM-DWI参数中,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间直肠腺癌原发灶的D*值和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9,P=0.001;Z=-3.06,P=0.002),ADC和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于直肠腺癌原发灶T2WI共获得828个纹理特征参数,最终筛选出3个最优纹理特征参数,包括firstorder_Skewness、shape_Sphericity和glcm_Idn。ROC曲线结果显示D*值和f值的AUC分别为0.689和0.670,3个纹理参数的AUC分别为0.651、0.628、0.631,纹理参数模型的AUC值为0.775,联合模型的AUC值为0.803。联合模型的AUC大于D*、f和3个纹理特征参数的AUC(P均<0.05)。结论直肠腺癌原发灶的IVIM-DWI参数联合基于T2WI的纹理特征参数术前预测短径≤9 mm的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 标签: 直肠肿瘤 腺癌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纹理分析 淋巴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MR T2WI图像纹理分析鉴别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和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综合确诊的RA患者81个关节和GA患者61个关节的MRI图像,从T2WI脂肪抑制图像中提取纹理特征,筛选出一致性较好(ICC>0.75)的纹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阶统计量、灰度共生矩阵、灰度长度矩阵、灰度形状矩阵特征纹理分析分别有10、9、6、5个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应AUC值分别为0.898、0.826、0.831、0.830。多特征集联合分析的AUC值为0.902。一阶统计量特征中的Minimum在所有单个纹理特征中AUC值(0.836)最大。结论基于MR T2WI抑脂单序列图像纹理分析能有效鉴别RA与GA,不同特征集纹理分析对于鉴别RA与GA具有一定价值,以一阶统计量特征最佳。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 纹理分析 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原发灶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及纹理分析(texture analysis,TA)参数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PLNM)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安徽省肿瘤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101例,根据淋巴结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测量所有患者IVIM-DWI参数:ADC、纯扩散系数(slow ADC,D)、伪扩散系数(fast ADC,D*)和灌注分数(fraction of fast ADC,f)的值以及子宫矢状位LAVA-FLEX序列的三维纹理特征。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IVIM-DWI和TA参数的差异,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模,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估各参数和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转移组25例,非转移组76例。在IVIM-DWI参数中,转移组的f值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07),AUC为0.681,其余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提取的828个纹理参数中,筛选出4个参数:original first-order Mean、wavelet-LHH_glrlm Long Run High Gray-Level Emphasis (LRHGE)、wavelet-HHH_glszm Zone Percentage (ZP)和wavelet-HHH_glcm Maxim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CC)。其中wavelet-HHH_glcm MCC的AUC最大为0.769。对f值和4个纹理参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模,模型的AUC为0.919。结论IVIM-DWI和TA对宫颈癌PLNM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时效能更佳。

  • 标签: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纹理分析 宫颈癌 盆腔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线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T2WI图像纹理分析在晚期直肠癌转化治疗原发灶疗效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及病理证实为晚期直肠癌的患者66例,基线行盆腔MRI平扫、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根据平扫及增强图像明确肿瘤的部位及范围,运用Mazda软件提取T2WI图像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纹理,分别运用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非线性判别分析(non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NDA)和主要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3种提取方法进行判别分类,筛选出最优方法进行纹理提取。结合术后病理,比较晚期直肠癌患者原发灶疗效敏感组与不敏感组基线形态学特征,比较两组T2WI序列图像纹理特征,构建疗效预测模型。结果66例晚期直肠癌患者原发灶术后病理肿瘤退缩分级(pathological tumor regression grade,pTRG)显示:pTRG 0级9例,pTRG 1级8例,pTRG 2级35例,pTRG 3级14例,其中敏感组(pTRG 0~2级) 52例和不敏感组(pTRG 3级) 14例。两组患者原发灶累及肠段、与腹膜反折关系、纵向累及长度、占肠腔环周比例、斜轴位最大厚度、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isher纹理特征提取法下的NDA分类方法误判率最低,故运用该方法提取图像纹理。晚期直肠癌转化治疗原发灶不同疗效组别各纹理特征单因素分析显示:第一百分位数(Percentile,Perc 1%)、S (2,0) DifEntrp、S (3,0) InvDfMom、S (3,-3) SumAverg、S (4,0) InvDfMom、S (4,-4) SumAverg、S (5,0) InvDfMom、S (5,-5) SumAverg、S (2,2) SumVarnc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 (2,2) SumVarnc、S (3,0) DifEnt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052);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Perc 1%、S (5,0) InvDfMom为晚期直肠癌原发灶转化治疗不敏感的独立预测因子,运用上述因子构建晚期直肠癌原发灶转化治疗不敏感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12,敏感度为92.90%,特异度为60.80%。结论基于MRI Fisher提取法所提取的T2WI图像纹理特征有助于预测晚期直肠癌原发灶转化治疗疗效,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 标签: 晚期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转化治疗 病理分级 纹理分析 疗效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3.0 T MRI T2 mapping的纹理特征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een osteoarthritis,KOA)患者不同程度软骨损伤分级中的诊断性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实验组骨性关节炎患者72个膝关节及对照组健康志愿者22个膝关节。通过矢状位T2 mapping生成T2伪彩图,在T2伪彩图中画取ROI并标记国际软骨修复学会(International Cartilage Repair Society,ICRS)分级,选取ICRS MRI分级与关节镜分级一致的201个关节面图像,采用OK软件提取、分析纹理参数。按7∶3的比例随机选取143个关节面图像作为训练集,剩余58个关节面图像作为验证集。对训练集的参数用Spearman及sbf (select by filter)进行特征过滤,用随机森林函数进行特征选择,用ctree建立模型,给出特征在鉴别正常软骨及不同软骨损伤分级中的权重。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来评价模型预测正常软骨及不同软骨损伤分级的性能。结果MinLocation、MaxSize及Maximun3DDiameter权重均一致较大,其中MinLocation在各损伤分级中权重均最大,超过0.75。集训集中正常软骨的AUC值为0.91,Ⅰ级损伤的AUC值为0.82,Ⅱ级损伤的AUC值为0.84,Ⅲ级损伤的AUC值为0.88;验证集中正常软骨的AUC值为0.87,Ⅰ级损伤的AUC值为0.74,Ⅱ级损伤的AUC值为0.84,Ⅲ级损伤的AUC值为0.96。AUC最高的是验证集中Ⅲ级损伤软骨,为0.96;其次是训练集中正常软骨,为0.91。无论在训练集还是验证集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预测价值。敏感度最高的是训练集中Ⅰ级损伤软骨,为0.83;特异度最高的是训练集中Ⅲ级损伤软骨,为0.98。结论通过T2 mapping提取的纹理参数在不同软骨损伤程度中有较好的鉴别能力。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纹理分析 磁共振成像 T2 mappin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WI的ADC值联合纹理特征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经病理证实的94例软组织肿瘤(恶性44例,良性50例)MRI及DWI图像。在GE ADW4.6工作站测量肿块的实性成分ADC值。在T2WI脂肪抑制图像上的肿瘤最大层面手动勾画ROI并提取纹理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ADC值及纹理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计算诊断效能。结果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ADC值分别为(1.6±0.3)×10-3 mm2/s、(1.2±0.5)×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2,P<0.05),以1.28×10-3 mm2/s为诊断良恶性软组织肿瘤临界值,AUC为0.783,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65.91%。纹理特征中直方图特征(frequency size、skewness),灰度共生矩阵特征(Inertia_All Direction_offset7、Inverse Difference Moment_angle0_offset1、Inverse Difference Moment_angle0_offset7)及Haralick特征(Haralick Correlation_All Direction_offset4_SD)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UC 0.825、0.739、0.826、0.816、0.820、0.7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佳预测模型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30、88.00%、86.36%。结论ADC值联合纹理特征对术前预测软组织良恶性肿瘤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诊断, 鉴别 表观扩散系数 纹理分析
  • 简介:目的:初步探索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三维纹理(three-dimensionaltexture,3D-texture)特征结合临床参数构建预测模型,术前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纳入98例术后早期复发HCC患者,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MRI影像征象、3D-texture,经数据去冗余、Lasso回归行主要特征提取,使用监督学习算法进行建模,并将模型用于预测83例前瞻性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结果:动脉期(arterialphase,AP)和门静脉期(portalvenousphase,PVP)分别提取出6和2个纹理特征进行建模,AP-3D-texture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及测试集中的预测效能如下:预测准确性(accuracy,ACC)分别为0.735、0.735和0.65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分别为0.759、0.769和0.669。PVP-3D-texture模型在3个数据集中预测效能如下:训练集中ACC为0.721,AUC为0.591;验证集中ACC为0.367,AUC为0.498;测试集中ACC为0.402,AUC为0.560。AP-3D-texture结合临床参数后在3个数据集中的预测效能如下:训练集中ACC为0.838,AUC为0.876;验证集中ACC为0.833,AUC为0.864;测试集中ACC为0.663,AUC为0.656。结论:AP-3D-texture可以作为预测HCC术后早期复发的标记,与临床参数结合后预测效能进一步提高,但是在测试集中效能偏低,可能与训练集样本量偏少有关。

  • 标签: 三维纹理 肝细胞癌 早期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1WI增强纹理参数联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1年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及重庆市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90例。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17~76(47±14)岁,术后1年内复发46例、未复发44例。按照2∶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采用MaZda软件于术前MR T1WI增强图像上提取胶质瘤纹理参数。在训练集中对纹理参数进行降维筛选并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分析建立预后纹理积分模型。同时在训练集中对术后1年内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纹理积分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构建可视化联合预测模型。观察项目:(1)分析影响脑胶质瘤术后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联合预测模型。(2)在验证集中,对纹理积分模型及联合预测模型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法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与临床净获益。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WHO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1突变、术后放化疗、纹理积分是脑胶质瘤术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WHO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1突变、术后放化疗及纹理积分均为脑胶质瘤术后1年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OR)=6.527、0.160、0.052、6.300,95%可信区间(CI)=1.201~35.485、0.031~0.827、0.004~0.708、1.905~20.841,P=0.030、0.029、0.026、0.003]。联合预测模型预测脑胶质瘤术后1年内复发的效能高于纹理积分模型,其训练集与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95%CI 0.86~0.99)和0.86(95%CI 0.74~0.99),灵敏度分别为0.90、0.88,特异度分别为0.83、0.79;纹理积分模型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中的预测AUC分别为0.85(95%CI 0.75~0.95)和0.82(95%CI 0.67~0.97),灵敏度分别为0.73、0.63,特异度分别为0.90、0.99。在两种模型中,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间的一致性及临床净获益均较高。结论基于术前T1WI增强图像的纹理参数联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建立的联合预测模型对脑胶质瘤全切术后1年内的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肿瘤复发 磁共振成像 纹理参数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