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母婴同室时,母亲应同婴儿24小时共处一室,分离的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这种母婴同室的生活模式,能够增强母子之间的感情,促进母亲的乳汁分泌,同时也有利于母亲对婴儿的需要和哺乳的信号进行观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实现按需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期间,产妇可能出现乳房肿胀问题,下面就对母婴同室产妇乳房肿胀相关因素与护理进行综述。

  • 标签: 母婴同室 乳房肿胀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应用静脉留置针输入多柔比星化疗药物、甘露醇溶液和生理盐水三种不同性质的药物,观察在输入后不同时间血管病理性损伤的程度,探索在应用静脉留置针输入不同性质药物时,没有造成不可逆血管病理性损伤的最佳留置时间。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将60个病人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人。取其手背静脉作为实验血管,留置针穿刺置管。3组分别注射盐酸多柔比星溶液(多柔比星组)、20%甘露醇溶液(甘露醇组)、生理盐水,1次/d,用药后肝素盐水封管。各组于用药2, 4, 6, 8, l0d分别取4人麻醉后穿刺血管为中线两侧各宽0.5cm,共宽1 cm,以穿刺点为标记远心端切取1 cm,光镜观察血管及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1三组留置相同时间,多柔比星组和甘露醇组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重于生理盐水组,炎症反应4d时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8.976, p>0.05),血栓形成6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8.023, p>0.05)。2同一组留置不同时间静脉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情况不同,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静脉炎症反应均逐渐加重,血栓形成的血管数逐渐增多,多柔比星组和甘露醇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炎症反应p>0.05;血栓形成p>0.05)。生理盐水组留置不同时间炎症反应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形成虽有不同,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 ) 。结论:1血管损伤的程度与输入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输入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是诱发静脉炎的主要因素。2静脉炎和血栓的发生与留置时间有关,应用静脉留置针输入不同药物时留置时间不应相同,强刺激性药物留置时间一般以2d为宜,最多不超过3d,弱刺激性药物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但以不超过7d为宜。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血管损伤 多柔比星 甘露醇
  • 简介:摘要:在精神科护理实践中,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医务人员和患者关心的焦点。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对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研究发现,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人员因素、患者因素等。为了提高护理安全性,建议从提高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患者教育等方面进行干预。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安全性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利用电子检索数据库检索2010年1月到2020年10月的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DR的相关因素的研究文献,符合标准的文献共纳入35篇,纳入17625例患者,根据是否伴发眼底病变分为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糖尿病未伴发视网膜病变组(NDR组)。结果:利用R软件Meta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相关因素与DR的关系。分析表明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相关因素 mate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就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以强化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精准性。方法:选择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1月-12月间检测的艾滋病血液样本1717份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对1717份血液样本进行常规HIV抗体初筛阳性与确认阳性的检测,在此过程中对影响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精准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受实验室设备仪器、检测人员专业素养等因素影响,不同检测方式下艾滋病阳性检出率具有的差异。结论:为提升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质量,实验室需要就自身建设进行规划,以提升实验室设备质量,确保检测人员专业性与操作精准性,以此构建艾滋病筛查工作体系,不断提升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质量。

  • 标签: 艾滋病筛查 实验室检测 检测质量 质量控制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采矿工程建设越来越多。金矿采矿工作中存在许多不安全技术因素,严重影响了采矿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开采效率。本文首先分析采矿工程施工的特点,其次探讨不安全技术因素,最后就解决策略进行研究,为矿山项目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出贡献。

  • 标签: 采矿工程 不安全技术因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01月-2019年12月诊治的270例视力障碍学龄前儿童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回顾性分析270例儿童存在的视力保健危险因素,总结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将270例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135例(常规干预措施)和观察组135例(针对性干预措施),分析针对性干预措施应用效果。结果 270例儿童中家长缺乏保健知识占比29.63%,不良坐姿占比20.37%,长时间看电视占比22.22%,用手揉眼占比16.67%,读写时间过长占比11.11%;对比两组干预有效率,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 结论 分析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危险因素,制定并且应用针对性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儿童的视力障碍,能够显著提升儿童的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视力保健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是当今医学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神经外科手术的数量和复杂性逐渐增加,而多药耐药菌所引发的感染也越来越常见,并给患者的康复和生存带来了巨大挑战。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多药耐药菌感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