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各个高校大思政格局的逐步确立,以往的学生道德修养只能通过思政课教学来提高的唯一形态已经改变。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它将成为助推当代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构建的重要途径。根据护理学导论的课程特点,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深入分析该课程作为护理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基础和原则,并在课程中积极探索各环节教学改革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在教学中融入思政理念,全面提高护理学生的人文情怀与职业素养。本文从“课程思政”融入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对护理学导论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护理学导论 课程思政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方法:相关的研究对象针对的主要是护理专业在校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利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来进行相关的筛选工作,并将其中部分学生随机的纳入到本次的教学实验之中,再对所有的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学生的总数为100例。对照组中对于学生采取的是常规教学的模式,而实验组则对《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进行了相关的设计,在学期期末考核调研结束之后,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教学效果,以及对教学的评价。结果:实验组中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对于思政能力也要优于对照组,存在的统计学结果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的,也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进行相关的设计,能够有效的改善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护理专业 《护理学基础》 课程思政 设计
  • 简介: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工作的开展方式和路径也实现了一定的创新与改进。对于中职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学工作而言,为了实现对学生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需将工匠精神融入其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实现整体教学工作的改革发展。本文以中职护理礼仪课程为研究对象,就工匠精神融入其教学工作当中的有效策略展开简要的探讨。

  • 标签: 工匠精神 中职护理礼仪课程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微课程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分析。方法:选取在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医院实习护生62例,按照实习前后时间顺序分组处理,实验组:2022年9月-2023年2月期间31例实习护生,开展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2022年2月-2022年8月期间31例实习护生,应用微课程教学,对比教学实践效果。结果:考核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教学前,没有显著差异,教学后,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实施微课程教学方案,有助于提高教学考核成绩。

  • 标签: 基础护理教学 微课程 实践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婴幼儿智力及精神运动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婴幼儿智力、心理行为问题发展风险早期系统综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分别对婴幼儿3月龄及12月龄时进行调查评估,并用自拟问卷调查婴儿家庭类型、母亲孕期情况、婴儿出生时Apgar评分和新生儿期是否进行抚触等。结果105名婴儿智力及精神运动发展总体状态良好;母亲生育年龄、家庭经济收入、胎次、出生时Apgar评分、及出生时身长与2次测量智力发展指数和精神运动发展指数显著相关(P〈0.01);家庭类型、母亲孕期状态、新生儿期是否进行抚触等不同者的婴幼儿智力发展指数有显著性差异。家庭类型、孕期看电视时间、孕期户外散步及新生儿期是否进行抚触等不同者的婴儿其精神运动发展指数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父母育儿意识,积极发展社会经济对促进和保障婴儿的智力及精神运动发展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婴幼儿 发展 影响因素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 简介:目的探讨幼儿上肢术中止血带安全、有效的压力值。方法检测56例幼儿指动脉搏动消失时上肢止血带压力、最低上肢止血带压力,在此基础上探索达到最低稳定止血效果的压力范围,观察年龄、性别等对上肢止血带有效压力的影响,并观察可能的止血带损伤。结果最低止血压力为20kPa但术中止血效果不稳定。男、女幼儿及各年龄段指动脉搏动消失时止血带压力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最低稳定止血效果的压力值为21kPa,〉3-4周岁、〉2-3周岁与10月-2周岁幼儿组达到稳定止血时止血带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儿安全、有效的上肢止血压力为22-25kPa。

  • 标签: 幼儿 上肢 止血带 压力
  • 简介:肺功能是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的临床检测指标,对评估呼吸道疾病的严重程度、考核治疗效果有较高价值。但常规肺功能检测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因而限制了其在儿科的应用,尤其是对婴幼儿的应用。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解决了婴幼儿配合程度低的问题,只需在患儿平静睡眠时即可进行,故该检测方法适用于婴幼儿。目前国关于对婴幼儿肺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研究较少。我科2005年1月-2006年5月共完成64例婴幼儿肺炎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对协助临床诊断、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婴幼儿肺炎 肺功能检测 潮气呼吸 检测指标 护理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调查中山市三乡镇幼师现场急救知识培训需求,为开展幼师急救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10所幼儿的120名幼师对急救知识培训的意见与建议。[结果]有效问卷116份,97.4%的幼师认为掌握急救知识重要;最希望参加培训的形式是授课视频结合情景模拟;36.2%的幼师希望的培训频率为每季度1次,31.9%的幼师希望每半年培训1次;46.6%的幼师希望每次培训时间为4h。[结论]幼师有学习幼儿意外急救知识的意愿,建议对当地幼师每季度或每半年培训1次,每次培训半天,培训可采用授课视频结合情景模拟的形式。

  • 标签: 幼师 急救知识培训 意外伤害 培训方式 培训频率 中山市
  • 简介:雾化吸入是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常用方法。在临床护理中,笔者常发现雾化后吸痰不易于被患儿家长接受,为了探索雾化后吸痰与不吸痰两种方法的效果,我科于2004年4月~2005年10月对100例患儿进行分组对照观察,以提高婴幼儿肺炎的治疗效果。1临床资料100例患儿临床表现有咳嗽、气促、喉中痰鸣,肺部听诊有痰鸣音和固定的湿口罗音,胸片示支气管肺炎。随机分2组,观察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5d~36月,经检查证实合并心力衰竭2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1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肺不张2例,基中喘憋性肺炎3例。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50d~38月经检查证实合并力衰竭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肺不张2例,其中喘憋性肺炎3例。2组患儿均符合婴儿肺炎的诊断标准眼1演,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2组患儿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病情相似、症状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穴p>0.05雪。2方法2.12组均应用德国产经皮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将感受器固定于患儿右足拇指处测血氧饱和度。采用PARI.BOY.N.038系列压缩雾化吸入机穴德国百瑞公司生产雪进行雾化,患儿均采用坐位或侧卧位,雾化吸入液由生理盐水2ml,...

  • 标签: 婴幼儿 肺炎 雾化吸入 吸痰
  • 简介:目的调查儿童误服中毒的现况及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策略。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某社区所属幼儿1~7岁幼儿意外误服中毒史情况及家庭存在易引起误服中毒的高危因素。结果被调查的840名幼儿中108名(12.9%)幼儿有误服中毒史,其中1~3岁52人(占48.1%);中毒原因中家长错误给药16人(14.8%)、幼儿自行误服92人(85.2%),毒物种类以药物居多,占71.3%;中毒后经紧急处理后就医28人、立即就医58人、无处理延迟就医22人。缺乏家庭安全教育、药物未正规安全保存、化工用品未妥善放置、家长知识缺乏等是家庭中存在幼儿误服中毒高危因素。结论1~7岁幼儿误服中毒发生率较高,应给予普及误服中毒相关预防知识及中毒后急救处理技能。

  • 标签: 误服 中毒 小儿 现况调查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先心术围手术期标准化管理。方法:将140例先心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内给予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标准化管理。比较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一般手术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拒食次数、哭闹次数、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脏手术婴幼儿气管插管拔管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0例心脏术后婴幼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各35例。研究组予正压通气膨肺联合喉头喷雾法拔管,对照组行常规拔管方法。比较2组婴幼儿拔管前、拔管即刻及把拔管后15min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婴幼儿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拔管前、拔管即刻平均动脉压差异不显著(P>0.05),拔管后15min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2组拔管前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拔管即刻、拔管15min差异显著(P<0.05)。拔管后研究组拔管后未发生误吸和喉头水肿并发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并发症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心脏手术婴幼儿气管插管拔管后护理,可减少呼吸道并发症,巩固治疗效果。

  • 标签: 婴幼儿 心脏手术 拔管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国护理慕课课程建设主要依托的慕课平台有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慕课和人卫慕课,该文介绍了在这些平台的护理慕课课程内容的呈现特点、学生参与学习和获得支持的方法、学分认证等,对课程完成率不高、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师生互动欠缺、学分认定的发展限制、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立慕课发展战略、提供多方位支持、鼓励课程和教学创新、加强教学过程监督、完善慕课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议。

  • 标签: 慕课 教育 护理 课程
  • 简介:[目的]构建系统、科学的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医学模式的高素质助产人才开辟新途径。[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拟定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运用Delphi法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和论证进行高职助产专业课程重组,确定构建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0%,100%;函询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为0.90,熟悉系数为0.88,权威程度0.89;函询专家意见协调系数5.39;构建了"两结合+四模块"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结论]本课程体系改革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对进一步深化高职助产专业教学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教育 助产专业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两结合 四模块
  • 简介:目的构建护理学博士护理哲学与理论构建课程内容与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该课程的实施效果。方法由2所护理学院教师组成核心课程团队,通过研讨形成课程内容及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案并在8所院校实施,采用自制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学习效果。结果自2015年3月—2018年1月共实施4期课程教学,102名学生参与线上及翻转课堂的课程学习并填写问卷。82.4%(84/102)的学生认为开设护理哲学课程非常有必要,88.2%(90/102)的学生认为开设护理理论构建课程非常有必要。4期学员对课程学习内容大部分掌握或完全掌握的比例为44.1%-89.2%。结论该课程促进了研究生对护理以及护理哲学与护理实践的理解,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教学资源的共享,并促进我国护理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合作。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课程 护理哲学与理论构建
  • 简介:从基层部队卫勤保障的整体要求出发,探讨培养军校临床医学生护理技能教学的实施方法,并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

  • 标签: 军校医学生 护理技能 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隐性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在2014年入学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中选取60名学生组成实验班,设为观察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附加具有专业特色的隐性课程;同一老师任教的平行班设为对照组(n=105),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职业认同评估指标体系对两组护生职业认同感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总分和职业自我概念、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的自主性、社会说服4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通过挖掘专业特色的隐性课程,对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感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应重视隐性课程在护理教育中的作用。

  • 标签: 专业背景 隐性课程 职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