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路径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脑卒中级康复患者中对其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以级康复干预治疗的86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采用常规方法完成其中43例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并将本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43例接受路径式健康教育的患者。结果两组FMA与MBI在入院时基本处于同一基线水平,组间差异统计学t值依次为0.412、0.387,P值均大于0.05。组内比较FMA与BMI,两组出院1个月时前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入院时(P<0.05);出院1个月时FMA与BMI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脑卒中级康复干预治疗中,有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路径式健康教育 脑卒中 二级康复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胎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以及如若产生焦虑抑郁而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并对于此进行合适的治疗护理及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选择近两年来的胎的孕妇患者,观察并记录孕妇的情绪情况,发现其是否有焦虑抑郁或者其倾向并做好记录,对于产生的孕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对其使用心理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不使用,探讨孕妇胎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后都有一定程度的好转,而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明显减少,患者基本都感到心情开阔,生活中的乐趣明显增多,对于胎儿以及生产都极为有利,而产后情况也较好,宝宝较为健康,对于对照组来说,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胎的孕妇患者在生产的前后过程中效果较好,能让患者感到愉悦,对于患者健康还有孩子的健康都有一定的益处,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孕妇患者 焦虑抑郁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诊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27例,均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分析影像学特征及血流丰富程度。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低回声检出率、周边无声晕检出率、微钙化灶检出率明显高于维超声(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丰富程度明显强于维超声(P<0.05)。结论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均可用于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全面孩政策实施后浙江省居民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杭州市农村社区和城镇居民社区各两个,对育龄居民进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城市居民生育意愿率为66.44%,农村居民生育意愿率为64.81%,两者之间没有差别;20~39岁年龄段人群的生育意愿高于40岁以上的人群;农村居民,个体工商户的生育意愿较高;城市居民,本人和配偶是单独或双独的生育意愿高于双非的生育意愿;不要孩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负担增加、无人照顾和年龄高生育风险大,有生育孩意愿的主要原因是让孩子有伴、自己将来有更好保障。结论提高经济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有助于孩政策的实施。

  • 标签: 全面二孩 生育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教学模式的选择决定教学环境的改变。如今的大学外语课堂还是以强调语言输入的同时注重语言接收为主,而语言输入模式的刻板会大大降低语言接收的比例和习得者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的改变就是要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交换和获取信息的手段上,而不是放在语言点和知识点上。

  • 标签: 习得者 主题教学 情感认知 外语教学模式 知识输入 外语课堂
  • 简介:摘要1例7年前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现诊断为尖瓣置换术后心内膜炎赘生物形成,在体外循环下行尖瓣置换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效果满意。

  • 标签: 体外循环 再次二尖瓣置换 手术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维超声和彩超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的6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体表软组织肿块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采取维超声诊断方式,观察组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与病理诊断相符率为94.12%,对照组与病理诊断相符率为91.17%,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在边界、包膜、回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体表软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和诊断,采用维超声和彩色超声诊断的成效均比较显著,可将其纳入临床体表软组织肿块检查的行列,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推广采纳。

  • 标签: 体表软组织肿块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诊断法对于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效果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就本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患者的随机分组,给予45例对照组患者维超声检测,45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就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较之于对照组患者得到了显著的提升(P<0.05)。结论借助于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的模式来对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行诊断,其还能够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 甲状腺微小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次剖宫产实施过程中,腹壁纵横切口对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年内收治的100例次剖宫产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0例。对照组需实施腹壁横向切口剖宫产。观察组需实施腹壁纵向切口剖宫产。比较两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粘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实施次剖宫产时,通过在腹壁上实施纵向切口能够明显提升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有着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横纵切口 二次剖宫产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产前维及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诊断脐带异常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产科进行超声检查发现脐带异常的产妇8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这80例脐带异常的产妇进行维检查,对感兴趣的区域进行三维能量检查,把维和三维能量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维检查和三维能量检查都能诊断出脐带异常,但是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图像更清晰,更加真实,更方便于常人理解。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使检查的图像结果更清晰。维和三维能量超声联合可以有效提高脐带异常的诊断结果。

  • 标签: 二维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诊断脐带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次瓣膜置换患者的围术期呼吸道护理。方法通过对一例次瓣膜置换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加强胸、膈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有效咳嗽指导,配合使用适当的锻炼、拍背及相应的健康宣教。结果通过指导肺功能训练、雾化吸入等治疗达到了预防肺部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结论系统全面的实行围术期会呼吸的管理是避免发生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积极的预防、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二次瓣膜置换 呼吸道 护理
  • 简介:错误的归因往往会引起不同的心理问题。本研究结合一例大学生的错误归因引起的心理学问题,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4次咨询,使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绝对化的不合理信念,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其情绪基本好转,睡眠问题、情绪问题基本解决,咨询效果明显。

  • 标签: 一般心理问题 归因 学生 合理情绪疗法 引发 咨询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2018年5月到2019年1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瑞格列奈)与观察组52例(甲双胍),比较两组血糖浓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血糖浓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双胍方法可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社区 老年糖尿病 二甲双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在次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次剖宫产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血量、术后对疼痛耐受程度、肛门排气时间、发生尿潴留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及发生尿潴留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对疼痛耐受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四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运用于次剖宫产手术患者,可明显缓解患者紧张焦虑不良情绪,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增强患者对疼痛耐受力,及时排气排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二次剖宫产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和分析肺栓塞患者D-D聚体的含量的变化,明确D-D聚体对于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分别选择大面积PTE患者(46例)、小面积PTE患者(50例)、其他肺部疾病患者(157例)和空白对照(181例)分为4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所有患者D-D聚体水平和PTE患者治疗后4d、7d的D-D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前四组患者血浆D-D聚体水平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PTE组D-D聚体水平高于小面积P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d,小面积PTE患者D-D聚体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且明显低于大面积P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两组PTE患者D-D聚体水平均基本恢复正常,两组D-D聚体水平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D-D聚体可作为诊断PTE的一项敏感的辅助诊断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PTE患者治疗效果的指标。

  • 标签: 肺栓塞 D-D二聚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本社区孕妇妊娠风险预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10月,144例按上海市妇保所制定的“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方法,在我院筛查出有妊娠风险的重点孕妇。结果妊娠风险预警因素发生率较高的前5位依次是高龄初产,附件手术史,流产>=3次,瘢痕子宫,体质指数(BMI)>24。结论做好妊娠风险预警的筛查、监测与管理,可降低孕产妇、胎儿、新生儿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 标签: 妊娠风险预警筛查 高龄初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胎需求孕妇胎儿畸形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从而提供优生指导。方法收集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有胎需求的孕妇100例做好生育记录,针对胎儿发生畸形的情况做好统计和分析。结果100名生育记录出现60例(60.00%)畸形胎儿,其中发生死胎的情况最多,从父母生育年龄角度分析,父母年龄在35至48岁范围中胎儿发生畸形的概率最高。结论胎需求家庭需要在优生指导下生育孩子,同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有效减少胎儿发生畸形的概率。

  • 标签: 优生视角 二胎需求孕妇 畸形儿 影响因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