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整治是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本文针对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整治工作要点。

  • 标签: 抗菌药物 使用现状 整治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将前三个季度公示中入围的抗菌药物从用药适应症、用药选择、给药时间等方面进行合理用药分析,结果6类8种抗菌药物在用药适应症、联合用药、用法等方面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结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还需进一步提高,临床药师的用药干预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起到关键作用。

  • 标签: 公示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气道是保证气道开放,防止气道不通畅或被阻塞的主要措施,是病人和呼吸机连接的唯一途径。故掌握人工气道的使用和护理方法十分重要。

  • 标签: 人工气道 护理
  • 简介:摘要台式灭菌器在海拔4400米的高原环境下进行消毒灭菌工作,比较与平原的性能差异,分析原因,准确掌握高原环境下灭菌器的性能特点,以便做好高原环境下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

  • 标签: 台式灭菌器 高原 使用体会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30例使用Folfox方案的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此类患者正确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患者护理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使用Folfox方案的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患者治疗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正确护理措施等。结果30例肿瘤患者均顺利完成该方案的化疗,未出现患者由于自身不能耐受该方案的化疗副作用而终止治疗情况。患者副作用发生情况30例患者中恶心(30/30)、呕吐(23/30)、腹泻(20/30)、便秘(2/30)、贫血(23/30)、手脚麻木(28/30)、静脉炎(4/30)。所有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病情好转。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并进行放疗、化疗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显著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Folfox 护理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对医院避光药品的使用及存放管理的重视。方法对贵阳市部分医院避光药品存放及使用的管理进行走访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CNKI数据库收载的部分相关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光照能影响部分药品质量而将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而医院药房处方调剂及病房使用环节对避光药品存放及使用管理的不重视,走访调查及资料分析显示该情况不是个别或局部现象;缺乏对相关从业人员该类药品存放及使用管理的考核是导致此结果的主要原因。结论重视并建立医院避光药品存放及使用管理考核制度刻不容缓。

  • 标签: 避光药品 安全性 有效性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芬太尼运用于危重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96例危重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研究组采取芬太尼+咪达唑仑,对照组采取咪达唑仑,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VAS、Ramsay评分对比无意义,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18.75%(P<0.05)。结论芬太尼运用于危重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安全性。

  • 标签: 危重患者 芬太尼 镇静 镇痛 咪达唑仑
  • 简介:摘要救护车的安全行驶是保证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生命绿色通道畅通的重要保障。在急救车辆使用中,应建立有效的管理措施,针对安全隐患因素,采取综合化的分析方式,同时积极借鉴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体系的应用水平,为规范救护车辆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 标签: 急救车辆 使用安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之间107例我院支气管哮喘患者,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药物合理的使用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简单阐述。结果治疗支气管哮喘用药的合理使用,除了应全面的考虑抗感染和消炎药物的使用,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还应对患者的家庭经济条件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结论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合理的使用,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支气管哮喘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有效的降低支气管哮喘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合理使用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的做法。方法对相关组织机构进行建立,并对相应管理制度进行制定,对管理人员培训相关药物知识,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要做到密切配合。结果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医生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观念也明显好转,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也做到了基本规范。结论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而制定的管理制度得到了初步的成效,具有实际意义,同时为其他医院对抗菌药物滥用情况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合理 抗菌药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人所使用的无菌包进行追溯管理,取消临床科室和消毒供应中心的纸质交换单,实现网上信息交换,提高工作效率。方法消毒供应追溯系统全程追踪无菌器械包的清洗、配包、灭菌、发放、使用和回收全过程。“回收、清洗、配包、灭菌、发放”记录在消毒供应中心完成;“使用”追溯记录由临床科室执行。消毒供应中心根据临床使用记录发放无菌物品。定时下临床回收使用后的无菌包,将回收信息录入追溯系统,再次进行清洗消毒、配包、灭菌、灭菌审核、内部交接到再次发放和使用。结果所有做无菌包使用记录的病人,都可查询到该病人使用的无菌包的整个生产、流转信息;按临床使用记录发放无菌包,不需手工填写纸质交换单;每次下收时间减少15~20分钟,发放时间提前1小时。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根据临床的使用记录发放无菌物品,不再需要临床科室填写纸质的物品交换单,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纸质交换单在物流过程中的污染,保障了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隔离质量。追溯系统对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实时工作状态予以监控,保证了无菌物品供应链的质量,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及临床科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对提高病人的医疗安全与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使用记录 发放 无菌包
  • 简介:摘要针对糖尿病的患者口服降糖药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对降糖药的分类及使用等情况展开研究分析。目的是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同时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以强化疗效。

  • 标签: 降糖药 口服 分类使用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帮助临床护理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和护理,加强对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患者的护理观察,减少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复习文献资料,并结合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50例次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的护理观察,从穿刺方向及穿刺部位、封管液推注速度、留置时间三个方面,阐述留置浅静脉针的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留置浅静脉留置针导致的静脉炎等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应高度重视患者留针过程中的临床护理观察。结论留置浅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应引起我们每位临床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认识泌尿腔镜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正确掌握使用和保养泌尿腔镜器械,对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果安全,快捷的清洗消毒使手术周期缩短,增加手术台的周转率,增加手术量。腔镜器械价格昂贵,精密易损,正确使用和保养腔镜器械能使腔镜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的延长,是腔镜手术长期有效的开展,降低医院医疗成本的关键。

  • 标签: 泌尿腔镜器械 清洗 保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减少因反复穿刺而造成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因在结构上与传统的穿刺针有些差别,所以用法也有所不同。本人经过多年的临床工作得出了一些实践经验在临床上应用,得到广大护士姐妹们的认可,尤其是长期输液患者的喜欢,它有效的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

  • 标签: 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医科腕带及床头卡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随机问答方式。结果腕带使用愿意和不愿意有明显差异(x2=19.69,P<0.01),床头卡与腕带比较,不愿戴腕带者居多(x2=55.00,P<0.01)。结论中医科室大多数患者不愿佩戴腕带。

  • 标签: 腕带 床头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出院的所有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剔除不符合要求病历后,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剩余316份病历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使用存在应用指征掌握不严、药物选择欠妥、给药时机不当、应用时间过长等问题。结论Ⅰ类切口手术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范用药,确保经济、有效、合理。

  • 标签: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预防使用
  • 简介:摘要鉴于抗精神病药物药理作用复杂,导致不良反应较多,为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本文从抗精神病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应用原则、不良反应等几方面阐述了抗精神病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以保障用药安全。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合理使用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