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依托工程实例,对粉土场地强夯加固振动衰减规律及其对建筑物影响开展试验研究,探讨了振动加速度与强夯能量、传播距离之间关系,建立了2种能级夯击振动加速度衰减公式;提出了建筑物最小安全距离的确定方法及减轻强夯振动影响工程措施。结果表明:强夯振动加速度峰值近似按指数函数衰减,且强夯能量越大,振动衰减速度越快;夯击振动卓越频率为8-10Hz,振源距对振动卓越频率影响不大;振源距达到50m时,2种能级强夯振动对建筑物影响均可忽略不计。

  • 标签: 强夯振动 衰减规律 最小安全距离 振动测试 粉土场地
  • 简介:目前国内外对目标层埋深仅有几十米(甚至十几米)超浅层地震勘探经验不多,理论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从城市活断层探测角度出发,利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及数学等学科中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超浅层地震勘探在青岛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取得有效探测结果前提条件,并对青岛市主要活断层典型剖面进行重点研究,力求在城市活断层超浅层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处理等方面有所进展,为青岛及类似地质构造背景地区开展活动断层超浅层地震探测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超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可以获取深度仅有十几米地层反射信号,且大部分反射剖面都可较清楚地揭示出超浅部断层位置和断层特征。

  • 标签: 超浅层地震勘探 观测系统 王哥庄断裂 F-K滤波
  • 简介:介绍了IDA方法基本原理和分析步骤,采用Etabs软件对12个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高层剪力墙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给出了各结构模型在不同性能水平最大层间位移角,并探讨了抗震设防等级和高度对剪力墙结构抗震能力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抗震设防等级提高,结构抗震能力会有显著提升,而随着结构高度增加,结构抗震能力会相应降低。

  • 标签: 增量动力分析 抗震能力 抗震设防等级 结构高度
  • 简介: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实《中共青海省地震局党组关于地震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意见》,活跃学术气氛,涌流学术思想,展现最新地震科技成果,激发地震科技人员活力,及时刊登地震科技研究前沿信息,开阔广大科研人员学术视野,加强地震科技交流合作。经研究决定,自2018年开始,本刊每期评选两篇优秀论文,获得优秀论文第一作者由本刊给予一定额度奖金。敬请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支持我们工作,踊赐佳作,我们一起携手将《高原地震》办得更好。

  • 标签: 优秀论文 评选活动 地震局 高原 科技工作者 公告
  • 简介:本文介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TECDOC-1347推荐使用适用于不同地震烈度、不同场地类型设计地震反应谱。通过与RG1.60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设计反应谱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TECDOC-1347推荐研究堆设计反应谱特点。

  • 标签: 研究堆 设计地震反应谱 对比分析 地震动输入
  • 简介:基于大圆弧假定,利用傅立叶-贝塞尔(Fourier-Bessel)级数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含圆弧形沉积楔形空间对平面P波散射解析解。为方便构造地表面引起散射波场,本文利用2个大圆弧面来模拟地表面,由连续性边界条件建立方程并求解得出该问题解析解。算例结果表明,楔形空间沉积附近地表动力响应特征依赖于入射波频率、入射角度、沉积内外介质特性与楔形夹角等因素,且位移放大效应较半空间情况更为显著。

  • 标签: 楔形空间 圆弧形沉积河谷 平面P波 散射 解析解
  • 简介:b值是研究地震活动重要指标,其广泛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预测研究之中,与实际资料完整性、样本量大小、计算方法等因素有着重要关系。常见b值计算方法有最小二乘法和最大似然法,样本量大小对这2种方法影响很大。本文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地震目录和汾渭地震带实际目录作为样本,从中抽取不同大小样本量进行计算,研究不同样本量下这2种方法计算得到b值与设定值或真实值之间差别。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需要最低样本量为1000,最大似然法为200;当样本量达不到要求时,计算出b值是不可靠;由于对样本量要求不同,前者适用于计算区域整体b值,而后者在研究某区域b值在时间轴上变化方面更有优势。本研究为确定2种b值计算方法对样本量最低要求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B值 最小二乘法 最大似然法 样本量大小
  • 简介:本文通过对记录到2015年天津港"8·12"爆炸32个台站三分量数字地震波形进行倒谱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2个主要爆炸发生时间间隔约为32.3s;(2)爆炸-2发生在爆炸-1西北侧约353°处;(3)依据这些记录倒谱,无法判定在爆炸-1前是否还存在微小爆炸。以上结论均与前人研究成果吻合。由于倒谱叠加采用是全波形,对滤波频带不敏感,因此,在检测发生在同一地点多次爆炸或其它类似事件(如核爆)上有一定优势。

  • 标签: “8·12”天津港爆炸 倒谱 叠加 方位角
  • 简介:近年来我国布设强震动观测结构台阵越来越多,并在数次地震中捕获了一批宝贵观测记录,这些记录既是对应用日益广泛结构数值模拟结果检验和参数标定依据,也是结构健康监测重要数据。本文选取昆明防灾减灾中心大楼观测台阵捕获3次中远场小震记录作为研究对象,对比ANSYS结构数值模拟和观测值之间在时程以及谱特性等方面的响应差别,证明了在弹性范围下二者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最后,基于观测记录,采用高效简单经验谱比法进行了结构模态参数快速识别,3次地震下自振频率计算结果相对稳定,与数值建模计算结果差值可控制在0.17Hz以内。

  • 标签: 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 加速度时程分析 谱比法
  • 简介:强震动观测是获取地震地面运动最基本手段,但其观测质量会受到观测台站周边环境影响。本文针对不同场地条件观测台站和附近不同高度建筑物,开展建筑物对观测场地地震动影响模拟分析,探讨其对强震动观测影响规律。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以及粘弹性边界方法,建立了8个场地-建筑物体系计算模型,分别考虑了4种不同剪切波速场地和4种不同层数框架结构建筑物,计算分析了建筑物高度、观测点与建筑之间距离对强震动观测及场地土波速变化影响。结果表明:强震动台站附近地面建筑物存在对观测结果将产生明显影响,近距离建筑物影响相对误差可高达20%以上;建筑物高度变化并没有明显改变其影响程度和影响较大地震动周期范围,但较高建筑物影响程度会随距离增加衰减速度减慢;场地土越软,周边建筑物对观测带来影响越大。建议:对于较软弱场地(土层平均剪切波速低至210m/s),强震动台站避让建筑物距离应不小于40m,对于较坚硬场地(土层平均剪切波速大于250m/s),强震动台站避让建筑物距离应不小于25m。同时还认为,如果强震动观测要求较高精度,需进一步增加避让距离,且应具体考虑建筑物高度等因素影响。

  • 标签: 强震动观测 观测台站 场地条件 建筑物影响 数值模拟
  • 简介:砂卵(砾)石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是河谷地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重要参数,对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商洛市地震小区划项目砂卵石动三轴试验结果,结合其他砂卵(砾)石动三轴试验结果,分组统计得到了稍密、中密、密实砂卵(砾)动三轴试验推荐结果。建立了典型场地模型,研究了其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不确定性对场地地震反应影响。研究表明:动剪切模量比、阻尼比平均值±1倍标准差不确定性对砂卵石场地峰值加速度影响较小,说明了分组及统计结果合理性;不同概率水平下,动剪模量比、阻尼比变化导致高频部分反应谱有明显差异,0.04-0.1s反应谱变化范围在20%左右,但对大于1.0s长周期反应谱影响很小。针对砂卵(砾)石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研究对提高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砂卵石 动剪切模量比 阻尼比 不确定性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 简介:为了研究P波斜入射对沉管隧道地震响应影响,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为工程背景,考虑上覆海水与海床、沉管隧道之间耦合作用,采用粘弹性边界和等效力地震荷载输入方式,利用ADINA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分析入射角为0°、20°、40°、50°、60°时P波对沉管隧道环向应力峰值(正应力峰值、剪应力峰值)和位移峰值影响,结果表明:入射角为40°时,沉管隧道应力峰值最大;入射角为0°—40°时,隧道应力峰值逐渐增大,入射角为40°—60°时,隧道应力峰值逐渐减小;隧道截面4个转角处及隔墙与顶板、底板连接处为隧道剪应力峰值最大处;隧道截面左侧剪应力峰值远大于右侧;隧道顶板正应力峰值最大,顶板正应力峰值大约为底板2倍;隧道截面左侧位移峰值远大于隧道截面右侧。

  • 标签: 沉管隧道 P波斜入射 地震响应分析 流固耦合
  • 简介:在地震现场应急通信中,为满足无线图传系统等通信设备在复杂地形进行大范围和远距离通信作业需求,提出利用系留式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保障无线电(超短波)远距离传输。目前,对该系统研究还处于理论分析和试验阶段,尚未在地震应急中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本研究利用多次试验数据,分析验证系留式无人机供电系统可行性及实用性,定量计算中继通信系统升空效益,并形成一套完整、可操作性强系统实施方案。在城区、郊区以及起伏较低山地、丘陵等地区,实现了移动图传系统在距离通信车5—10km范围内稳定、实时、快速数据传输。

  • 标签: 地震现场应急 系留式无人机 中继通信 无线图传 升空效益
  • 简介:新一代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已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它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标准。借助日益普及移动智能终端和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我们面向公众服务和行业应用,分别研发了地震动参数区划图APP(Android和iOS版)及B/S架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新一代区划图所涉及"四级地震作用"、"土层影响双参数调整"等技术方法进行无纸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此外,针对市县基层防震减灾管理工作特点和需求,为新一代区划图提供了一套实用信息服务系统。该服务系统在部分市县工作部门进行了推广和试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服务系统 APP 智能终端 互联网 抗震设防
  • 简介: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在震后救援行动中发挥着重要通信和指挥枢纽作用,为了提升现场技术系统运维质量,并解决目前运维时上报信息分散且不易查询问题,本文基于C/S架构设计了1套运维信息管理平台,客户端采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基于AndroidSDK进行应用程序开发,采用轻量级文本格式JSON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互。客户端用户登录平台后,可上报文字和图片信息,也可根据上报时间、内容、位置等关键字查询历史信息,实现了信息汇总和共享;平台还设计了故障排查辅助、设备操作说明、演练信息发布等实用功能,数据汇集在服务器端,便于管理和考核。本系统已在山东省地震局部署应用,有效提升了地震现场工作效率和水平。

  • 标签: 地震应急 技术系统运维 Android智能终端 信息管理
  • 简介:在现有的日常地震演练过程中,与应急救援密切相关地震余震信息产品较为缺乏,直接影响发震构造判断以及影响场修正等关键环节。本文从计算机系统提供均匀分布随机数出发,运用反函数法模拟生成余震序列,并进行系统检验,证实该方法产生余震序列满足G-R频次关系。模拟生成余震震级数据既有助于增强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现实性,也有助于丰富地震应急宣传产品,提升地震部门履职能力。

  • 标签: 地震序列 G-R关系 余震震级模拟 反函数法 随机数
  • 简介:本文介绍了USGS(美国地质勘探局)开发Earthworm系统在福建地震预警系统项目中应用。该系统为开源软件,由C语言编写,由不同模块组建而成,每个模块实现不同功能,主要包括数据接收模块、P波拾取模块、地震定位报告产出模块、地震事件图件绘制模块、地震波存储容器等。同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编写相应功能模块。文章对该系统应用进行了介绍,内容包括Earthworm系统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软件模块主要功能搭建与配置及软件模块之间逻辑关系等,目的在于介绍该系统架构方法与使用心得,促进该系统在地震行业内得到应用与推广。

  • 标签: EARTHWORM USGS 简易烈度计 数据处理系统
  • 简介:2017年8月8日发生九寨沟MS7.0地震,是中国近10年来发生强震之一,造成了大量建筑破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强震台网记录到最大峰值加速度为0.19g。本文采用Wang等(2015)提出改进有限断层法模拟了这次地震中部分台站加速度时程。首先,选取合适震源模型和输入参数,通过对比模拟结果和地震记录,估计这次地震应力降大约为4.0MPa,与王宏伟等(2017)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与EXSIM(Motazedian等,2005)方法相比,Wang等(2015)方法得到结果在频域上与实际地震记录更相符。同时,合成了强震台站以及断层附近网格点加速度时程,模拟结果时程和反应谱与实际记录整体上较为符合,震中附近PGA分布与震中烈度区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文结果有效性。本文合成地震动可以为该地区灾后抗震设计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九寨沟地震 随机有限断层法 震源模型 场地放大因子 烈度图
  • 简介:为了降低模型制作加工成本和节约试验空间,开展结构缩尺比例小于1:10小模型结构抗震试验。目前,国内相关试验设备较少,本文将参考大型反力墙结构形式,研究小型钢架反力墙,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和力学性能分析,为后续制作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结构抗震试验 小型钢架反力墙 优化设计 ABAQUS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