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首先录文、整理了武则天为已逝父母抄写《妙法莲华》三千部的发愿文、为已逝父母抄写《金刚般若波罗蜜》三千部的发愿文、为太子李弘抄写《一切道经》三十六部的序文,将三篇保存于敦煌写本中的武则天佚文加以发现和复原,为学界提供新资料。其次是论证和确认这三篇文章的作者为武则天。第三是探讨了由整理这三篇文章引出的一些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特别是将敦煌藏经洞这一批成亨至仪凤中宫廷写的来源交代得比较清晰,基本搞清了与此关联的一些细节。

  • 标签: 武则天 写经发愿文
  • 简介:本文首先对敦煌《法华变》中的《药王菩萨本事品》画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对该品画面中“焚身”“燃臂”情节所反映的敦煌法华信仰的供佛观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其着重表现了“真法供养”的供佛观。

  • 标签: 敦煌 药王菩萨本事品 真法供养 供佛观
  • 简介: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相继沦陷。随后不久,日本就派军进入桦甸县(今桦甸市),并将主要目标指向夹沟。日军进入夹沟后,为保证其殖民统治,建立了警宪特务机构,对夹沟金矿区人民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1934年,日本为实现其对黄金资源的掠夺,组成庞大的金矿资源调查班,

  • 标签: 40年代 日军 日本帝国主义 侵略 吉林 殖民统治
  • 简介:论新石器时代制陶傅朗Abstract:TheceramictechnologyisawholetechnologicalprocessfromselectingthematerialofceramicstoPottery.Thisarticlesy...

  • 标签: 新石器 制陶术 陶器 中国新石器时代 社会生产力 制陶工艺
  • 简介:本文首次刊布敦煌莫高窟北区B125窟出土的一件回鹘文残卷,对回鹘文原文进行拉丁字母转写、汉文翻译和注释,并对残卷的翻译年代、版本和翻译方式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 标签: 莫高窟北区 回鹘文《增壹阿含经》
  • 简介:新疆库木吐喇石窟窟群区第15、16与17窟是位于窟群区内谷南区中间靠近地面的一组中心柱窟,三窟共用同一前室,形成一组“品”字形三佛堂组合。其中,16窟位于中间,其前室南侧为15窟,北侧为17窟。这种以三个中心柱窟组成的“品”字形三佛堂组合,在龟兹石窟寺遗址中仅见。三窟塑像不存,壁画在20世纪初年被切剥流失海外,根据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壁画资料,知原壁画为唐朝风格。本文利用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提供的馆藏壁画资料,以及德国、法国探险队于20世纪初年在库木吐喇石窟拍摄的历史照片资料,并结合前人的记录与研究,对库木吐喇第16窟主室南壁《观无量寿变》壁画图像进行复位与识读。此外,还通过与敦煌英高窟唐代《观无量寿变》壁画进行比对,分析库木吐喇第16窟唐代《观无量寿变》壁画图像的特点,及其与敦煌唐代壁画图本的联系。

  • 标签: 库木吐喇石窟 观无量寿经变 壁画
  • 简介:我国发明的印刷,特别是活字印刷,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三大里程碑之一(另两个是文字和互联网),对世界文明总结、传播、交流、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惜自11世纪40年代汉人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以来,迄今未见宋元时期的汉字活字版文献。有些问题如运用广泛的木活字印刷是什么人什么时候发明的等,也因缺乏早期的记载而不甚了了。这就需要大家多方努力去挖掘、研究。

  • 标签: 活字印刷术 文明进程 世界文明 40年代 宋元时期 发明
  • 简介:杏雨书屋藏羽153V《妙法莲华讲经文》中九色鹿王舍身救怀孕母鹿故事所述的释迦鹿苑度五比丘说法一事,当是参考竺佛念所译《出曜》。鹿王舍身救怀孕母鹿的本生故事,借鉴了窥基的《妙法莲华玄赞》,窥基的注文采自玄奘《大唐西域记》,并有补充润色。玄奘所述并非凭空杜撰,而是在鸠摩罗什所译《杂譬喻》《大智度论》及《大庄严论》的基础上编纂而成。写卷中“九色鹿王”之名。借用了九色鹿救度溺水人故事中主角的名称,与佛典中“菩萨鹿王”的记载相结合,传达了因果报应和舍身布施的宗教含义。

  • 标签: 羽153V《法华经讲经文》 九色鹿王本生故事 《法华玄赞》 《大唐西域记》
  • 简介:对新建海昏侯墓北藏椁青铜器及填土样品进行取样分析。青铜器中铅含量普遍较低.部分容器经过锻制成型。锈蚀产物可分为两层.近基体处以赤铜矿及单质铜为主,其外为灰黑色均匀薄层.为基体中Cu、Sn元素向外迁移并次生沉积而成。填土渗透性不良,可溶盐含量低,与青铜器的腐蚀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海昏侯墓 藏椁 青铜器 土壤环境
  • 简介:1980年10月至1981年7月,吐鲁番地区文物管理所(现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对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崖前土沙堆积进行了清理发掘,出土了丰富的汉文和回鹘文等文献。此文将首次对其中一件回鹘文刘本《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编号81TB10:09)残页进行原文换写、原文拉丁字母转写、汉译文(附汉文原文)和注释,并根据以往的研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柏孜克里克 回鹘文 刻本 《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
  • 简介:维摩展完善了这一以摩诘与文殊菩萨诘变以窟门为中心的设计,始创于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维摩诘变,发窟门为中心的设计,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以第103窟为代表的这种设计,在凸显维两位辩论者的同时,还可能蕴含独特的意匠,即以窟门喻“不二法门”,只有通过这一比喻法门的窟门,才能进入象征《佛国品》所说佛国净土的石窟主室。

  • 标签: 敦煌石窟 维摩诘经变 设计意匠 窟门 不二法门
  • 简介:2012年秋天,清水河县文化体育局和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在北堡乡阳湾子行政村后大井自然村东的荣乌(荣成-乌海)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征集一方石质佛顶尊胜陀罗尼幢.现将该幢作一扼要介绍,并对其作初步研究.

  • 标签: 陀罗尼经幢 清水河县 呼和浩特 金代 出土 文物管理所
  • 简介:正一、研究背景装饰品制作过程、使用方法及功能的复原是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民族学观察结合模拟实验复原装饰品制作工艺的研究,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一直为考古学家们所关注。上世纪上半叶开始,在欧洲、南非及东亚地区的史前遗址内陆续发现了相当数量的鸵鸟蛋装饰品,这些原始艺术产品都被认为是有关原始人类艺术创作起源的考古发现和史前

  • 标签: 模拟实验 鸵鸟 装饰品 钻孔 生产路线 串珠
  • 简介:在北宋近一百七十年的时间段,辽、金等北方内亚民族始终与汉民族为主体的北宋王朝进行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而河北、山西的部分地区作为文明交流的前沿地带对于研究这一现象有着重要地位。本文运用考古学视角,从该地域已发掘墓葬的埋葬习俗、墓葬装饰、墓随葬这三方面入手,通过考古发现所见亚性文化因素,考量其在汉民族社会生活、精神信仰等领域的地位,并由此研究这一地域多元文化因素的交融与互动。

  • 标签: 考古学视野 墓葬 内亚民族 文化交流
  • 简介:近几十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一些西汉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若干纸状残片,于是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和广大人民的关注和提出疑问.是否蔡伦前约二百年就有了纸?造纸还是不是蔡伦发明的?新发掘的纸状物到底是个什么样?对历次的发掘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化验,结论认为:20世纪有关纸的考古发现不能否定蔡伦发明造纸.

  • 标签: 造纸术 纸的考古发现 蔡伦发明造纸术 古纸分析研究
  • 简介:近几十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一些西汉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若干纸状残片,于是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和广大人民的关注和提出疑问.是否蔡伦前约二百年就有了纸?造纸还是不是蔡伦发明的?新发掘的纸状物到底是个什么样?……对历次的发掘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化验,结论认为:20世纪有关纸的考古发现不能否定蔡伦发明造纸.

  • 标签: 造纸术 纸的考古发现 蔡伦 古纸分析研究
  • 简介:就中国航海技术史而言,郑和下西洋"过洋牵星"被看成我国古代先进天文导航的重要标志,但"过洋牵星"的文化起源却在国际航海技术史学界长期争论。吴春明先生《从南岛"裸掌测星"到郑和"过洋牵星"》一文,对比研究了太平洋南岛语族与华南航海民族志上共存的"星象罗盘"("观星法")和"裸掌测星"技术,探讨传统王朝史学背景下,作为"华南民间历史失忆"的土著航海在中华海洋文明史上的肇始地位。

  • 标签: 中国海天文 南岛裸 天文导航
  • 简介:本文把斯坦因在三次中亚考察中获取的新疆古藏文写本--社会文书部分,以要目的形式刊出,供学术界同仁参考.其中,第一部分依据托马斯《有关西域的藏文文献和文书》(TibetanliterarytextsanddocumentsconceringChineseTurkestan,Ⅱ,Londen,1951年)一书编成,已在本刊2002年1期载出.以下是依据武绍人《中亚古藏文契约文书研究》(OldtibetancontractsfromCentralAsia,东京大藏出版社,1995年)和《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OldTibetanManuscriptsfromEastTurkestaninTheSteinCollectionoftheBritishLibrary,东京东洋文库与伦敦英国图书馆合刊,1997-1998年)两书编成的,分为(二)、(三)两部分刊出.

  • 标签: 西域 藏文写本 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