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0 个结果
  • 简介:关于南宋以来形成的“十四”之说,学术界普遍认为它是对已成型的“十三”的补充,又因为“十四”之名流传并不广泛,因此对于这一概念的研究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事实上,若将“十四”置于宋元经学史的背景中进行考察,便可以发现,“十四”其实并非“十三”的延续,而是以朱熹为代表的一批士人针对南宋官方的“六”制度而提出的“私议”,它的出现代表了一批士人试图完整传承早期儒家经典的努力。从此,以宋学为核心的“四书五”遂与以博古为特色的“十四”并列,而“十三”反而是“十四”精简化、定型化的结果。

  • 标签: 南宋六经 十三经 十四经 《仪礼》 《大戴礼记》
  • 简介:在战国时成书的《山海》,不仅是记载三千年前地理、物产、山川道路的一部古典地理专著,而且它还总结了我国远古时代的药物知识。仅以药物学而论,《山海》中记载的药物就有100余种。其治疗范围多达数十种疾病。在使用方面,有食、服、

  • 标签: 治疗范围 草荔 心胃痛 西山经 洗沐 气滞型
  • 简介:亳州历史悠久,盛产中药材白芍、菊花、桑、紫菀等,闻名全国,清末民初时期,成为全国四大药都之一。因此药材贸易特别兴盛,祥兴药行是亳州最大的药行之一。祥兴药行坐落于北关纸坊街,1929年开办,邵简斋出资,李祥斋经营。该药行历史不算太长,但经营有道,理财有方,生意做得活,发得快,鼎盛时期,资金有3万多块银元,客商遍及沪、津、冀、豫、鲁、辽等地。

  • 标签: 祥兴 药行 清末民初时期 有道 药都 信息灵通
  • 简介: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随便都能拿出两三万来买房,估计羡煞了不少人。倘若您以为章老爷子一直过得很富裕,那就错了。

  • 标签: 国学大师 生意经 民初 30年代 20世纪 章太炎
  • 简介:民国时期,纳雍为大兔场,属大定县治地。民国30年(1941)从周边县属地析设纳雍县,时为5个区,1个镇,18个乡。东城乡在县城雍熙镇东部,境内多山地、峡谷,向为汉、苗、彝等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之乡。、李文,男,汉族,生年不详,贵州省长顺县人。民国31年(1942)接任纳雍县第二任县长。

  • 标签: 李文经 民国时期 “东城惨案” 中国 贵州 生平
  • 简介:<正>要重新理解和翻译像《道德》这种已经常常传用并被译成了许多种语言的著作,乃是一种需要一定证据的难以办到之事情,因此我们就把L’·D·贝尔纳教授那句朴实无华而富有意义的话放在本书的开头当作解释:“在有所发现中的最大困难,不是在于进行那些必要的观察,而是在于观察理解中要摆脱传统的观念”(《历史中的科学》,柏林1967年版,第38页)。《道德》对于每个认真研究它的人来说就是一种发现。作者采用的那些概念显然都是可作多种解释的;作者本身几乎也是不知道的;在整部著作里就没有—“些专有名词和其他任何说明能使一种时间编排成为可能,因此该著作编写的时代就只能按照文体标准(但是原稿和构想就不一定非在同一时期不可)近似地确定在某某“世纪”,也即确定在公元前第三世纪、第四世纪或第五世纪。这些客观困难还要包括翻译者在某种程度上要依赖于汉语注释家,而汉语注释家本身又跟他们时代的神秘主义宗教思潮、儒学思潮、新儒学思潮、法家思潮和其他流派有着明显觉察得到的依赖关系,因此就会有意无意地歪曲或纂改《道德》学说的思想内容。

  • 标签: 《道德经》 部落 宇宙起源学 宗教礼仪 献祭 有魔力
  • 简介:本文认为《山海·南山》中旋龟“可以为底”之底不应读为“疧”训病或读为“胝”训足茧,而应读为砥训磨刀石。而柢山之鱼“鯥”,其音如留牛,不当训“留牛”为犁牛,“留牛”当是“鯥”之缓读,此鱼其鸣自呼。“竹箭”一词在《山海》中出现9次,袁珂先生除一处连读外,其馀均读断。其实“竹箭”就是“箭竹”,虽可单称“箭”,但8例“竹箭”不应读断。

  • 标签: 《山海经》 留牛
  • 简介:《上博楚竹书(四)·礼》之篇题文献无征,且与传世文献存在不相契合之处,其义难解。从文字学角度来看,极有可能作“大礼”。“大礼”用作篇题,正合篇章内容。“大礼”用作篇题也有例可考。故《上博楚竹书(四)·礼》之篇题当非“礼”,而应作“大礼”。

  • 标签: 《内礼》 篇题 “大礼”
  • 简介:入受簿是走马楼吴简采集简中仅见的库账簿。盆号、简文格式和内容为该簿书的整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整理襍入受簿为探讨该簿书的制作、编排和内容构成,孙吴基层襍收缴的流程、调皮的目的和性质提供了新方法、新线索。襍入受簿的整理与研究有助于吴简文书学的建构。

  • 标签: 吴简 马楼 简文 乡吏 簿书 孙吴
  • 简介:目前中外道教学界对古灵宝有两种分类法。本文通过对古灵宝中《灵宝赤书五篇真文》与《道德》关系的考证,证明了敦煌本陆修静《灵宝目》有关“元始旧”和“新经”的分类。更符合古灵宝的本来面目。

  • 标签: 《灵宝五篇真文》 《道德经》 《灵宝经目》 古灵宝经敦煌
  • 简介:中外道教研究者大多数都把"三洞经书"思想的创立归功于陆修静。而小林正美则把有无"三洞经书"思想,看成是"葛氏道派"所创作的"元始系"灵宝和以陆修静所代表的"天师道三洞派"所创作的"仙公系"灵宝最根本的差别之一。本文研究认为,古灵宝"元始旧"其实有非常完整的"三洞经书"思想。而较后出世的"新经"则继承了这一重要观念。至于陆修静的"三洞经书"学说,则是对古灵宝的直接继承。因而,敦煌本《灵宝目》原有的"元始旧"和"新经"的分类,更加符合古灵宝的实际情况。而古灵宝无论是"元始旧"还是"新经",亦均为"葛氏道派"所创作。

  • 标签: 《灵宝经目》 “三洞经书” 古灵宝经 经典分类 敦煌
  • 简介:曾在1988年2月,我的孙儿从北京给我寄来一件包裹。拆开一看,原来里面装有一本书。封面印着红红的《鲁迅与木刻》五个大字,是日本的山嘉吉和奈良和夫两位合著的中译本。我如获似宝,爱不释手。我心情十分激动,活生生的往事,顿时浮现在眼前,格外亲切感人。仿佛牵引着我回到了六十年前……。

  • 标签: 旧书店 一本 一只手 吉先生 就这样 在旅途中
  • 简介:石器是以岩石为原料制作的、人类最初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在榆中县博物馆馆藏的众多石器文物中,有一件新石器时代石研磨器看似非常普通,但它却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浓厚兴趣,这是为何呢?本文阐述其隐藏的奥秘。

  • 标签: 榆中县博物馆 石研磨器 探究奥秘
  • 简介:旧都北京的寺庙众多。据1928年北京市寺庙普查,共登记的寺庙有1631处,而称作关帝庙、关王庙、伏魔寺以及合祀关羽的庙宇约有近300处。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一书则称,“关庙遍天下,而京师尤胜”。

  • 标签: 北京市 寺庙 关帝庙
  • 简介:<正>军机处的内部机构如何设置,迄今不甚清楚。一般认为,翻书房是其“兼管”或“隶属”机构之一。然而,关于翻书房的性质、设立时间、职掌,以及与军机处的关系等等,所知尚少。本文依据清代满文档案和有关史书的记载,试陈管见,以期于翻书房、军机处的研究有所裨益。

  • 标签: 军机处 书房 内翻 翻译人员 军机大臣 乾隆二十二年
  • 简介:紫禁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有明一代,虽主要殿宇多毁建,但其建筑格局仍维持初建时规制。清朝因袭明代宫阙制度并有所创革,尤以乾隆时期为甚。嘉庆以后,则仅有修缮,少有增建。

  • 标签: 内檐装修 紫禁城 建筑主题 空间分隔 乾隆时期 生活气息
  • 简介:本文专门讨论新近发现的唐代洛阳景教幢残体第一棱面的文字,通过对残存文字及其书写体例的考察,根据汉语的表述习惯,参照其他唐代景教文献和佛教文献,推测该棱面仅缺失“大智慧”三字。作者分析棱面的主体文字“清净阿罗诃”,“清净大威力”,“清净大智慧”,认为是洛阳华化景教团对基督教三位一体信条的表述。

  • 标签: 景教经幢 三位一体 阿罗诃 景碑 尊经
  • 简介:《巢巢诗钞全集》是清代诗人郑珍的诗集。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中乡试,曾任州县学官,治经学、小学,与莫友芝共纂《遵义府志》,在晚清是宋诗派的著名诗人,清史列入儒林传。他在清代文坛的地位,解放后出版的好几本文学史都有论述。研究郑诗的文章也有多篇。如一九六○年三月《光明日报》上发表的缪钺教授的《读郑珍》,一九六三年第一期贵阳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的李独清教授的《巢巢诗说》,其他研究郑诗的文章就不一一列举了。

  • 标签: 巢经巢诗钞 郑珍 清代诗人 莫友芝 宋诗派 李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