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以阿瑟·威利(ArthurWaley)的《道德经》(TaoTeChing)英译本为蓝本,依据现代人的研究成果,将译文与原文逐句比照,分析该英译本《道德经》第一章译文的得与失。指出第一章是老子的宇宙范畴论,认识和实践的方法论;就古代哲学经典理论体系的翻译工作而言,要义范畴、核心概念及对学说体系纲义性的完整把握是经典翻译的首要,而语言文字当在其次。

  • 标签: 《道德经》第一章 老子宇宙论 要义概念 翻译
  • 简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与方位名称"东"、"西"相关的描写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透视了古代先民的时空观念、神性意识、尊卑意识、生命意识等,体现了古代先民基于时空而又跨越时空的心灵远游.

  • 标签: “东” “西” 时空观念 神性意识 生命意识 心灵远游
  • 简介:揭示了卢卡西维茨创造三值逻辑的基本原则:严格遵循二值逻辑命题联结词的函数定义;以此为前提,澄清了两个误区:a、当|p|=1/2时,|(*p)|=1/2是遵循这一基本原则进行运算的结果,没有任何其他原因;b、当|p|=1/2,|q|=1/2时,|p→q|=1/2也是遵循同样的原则进行运算的必然结果,没有任何其他目的,即不是为了捍卫同一律而人为规定的.

  • 标签: 三值逻辑 经典逻辑 同一律
  • 简介: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从20世纪50年代起涤荡了欧美的思想文化界,包括美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等多领域。作为对现代性的一个反思,所有领域的后现代话语都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即批判启蒙理性,反对现代性话语中的理性主义、主体主义、历史哲学等,以反思启蒙的姿态出现。而在现代主义哲学内部也开始积极反思现代性。他们对待启蒙的态度各不相同,其中以哈贝马斯和利塔之间的争论最具代表性。文章意在通过考察二者之间的争论焦点来表明对待后现代主义应持有的一种哲学批判的态度,因此仍然需要启蒙理性所给予的反思批判精神以对现代性的利弊做出积极的回应。

  • 标签: 启蒙 理性 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
  • 简介:评价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一部分,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方面组成,阐明说话者对事物的态度。丈章尝试运用评价理论作分析研究的工具,对巴马的一篇竞选演说词及其两个中译文进行描述、比较和分析,探讨如何解决态度系统的显性评价和级差系统的隐性评价的翻译问题。

  • 标签: 评价理论 人际功能 态度 翻译
  • 简介:以易获得的苯和糠氯酸为原料,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经三步反应合成出2-(2-氯乙基)-5-氯-6-苯基-3(2H)-哒嗪。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和13CNMR谱得以证实。

  • 标签: 糠氯酸 哒嗪酮 合成
  • 简介:倾一腔热血献身教育事业──记克山县西联乡中学朱瑞和老师马力提起朱瑞和老师,克山县西联乡附近十里八村,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讲课不但学生愿意听,容易懂.就连同行也赞叹叫绝;他教出的学生不仅升学率高,而且知书达理,有所作为;他管理的班级,纪律好,无流...

  • 标签: 献身教育 克山县 中学 学习成绩 班主任工作 教学能手
  • 简介:加强教育创新,深化新课改是当前教改的趋势。文章在此背景下,以正确的教育教学质量观为引领,探索了"自主探究,当堂评价"这一教学新模式。

  • 标签: 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 当堂评价
  • 简介:克肖特的传统观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一观念的孕育受到时代背景和作者理论基础的双重影响,其阐述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流变过程。克肖特认为人类行为必然受到传统的影响,传统本身是一个多元的复杂体系,判断传统可欲与否的依据在于传统本身所内在的融贯性。克肖特的思想为我们重新审视当代中国的传统观念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

  • 标签: 奥克肖特 传统观念 创造性转换 方法论启示
  • 简介:西溪梵隐志》整理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一是未能选择好的版本,承袭原文错误,未发现错误并加以改正(承谬);二是未能正确解读古籍原文,以致产生句读错误(误断)。三是地方文献中有大量的地名、人名和方言俚语,在电脑录入中产生了不少错误(误录)。整理古代文献需要整理者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有良好的语言文字方面的基础,更需要整理者以戒慎戒惧之心,才能做好工作。

  • 标签: 地方文献 整理 质量 《西溪梵隐志》
  • 简介:以2-(2-氯乙基)-5-氯-6-苯基-3(2H)-哒嗪和相应的醇为原料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经付一克烷基化、闭环、取代、消除、醚化五步反应合成了5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的2-(2-烷氧基乙烯基)-6-苯基-5-氯-3(2H)-哒嗪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IR、1HNMRx13C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 标签: 哒嗪-3(2H)-酮 衍生物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