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报道1例15岁肥胖少年距软骨损伤合并痛风的病例。患者2年前扭伤致左侧踝关节疼痛,加重1个月就诊,诊断为左侧距软骨损伤、高尿酸血症。行关节镜探查术,发现受损软骨表面呈白色尿酸盐结晶。通过文献复习,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在青少年肥胖人群中呈上升趋势,可使外伤导致的距软骨损伤加重。

  • 标签: 距骨 软骨损伤 痛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新的鼻背外侧截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通过对梨状孔周围组织的充分剥离,达到在直视下进行的操作;整个操作过程截线的走行可见,为术中截程度的掌握提供更可靠的控制,也使得术后的转归具有更大的可预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为改善鼻部外观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就诊的整形患者资料。所有患者采用直视下开放外截联合自体肋软骨植入隆鼻术(伴或不伴驼峰矫正术)。术中显露及上颌额突,截过程全程在直视下进行,达到对于截线走行即时评估的目的。手术后对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鼻部形态进行随访。由患者对手术效果进行满意度自评;同时,根据术前和随访时的照片,由第三方医生进行观察者总体美容改善评分(IGAIS)的评价。结果本组共纳入3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9~34岁,平均25岁。所有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局部均有不同程度肿胀。随访时间为3~18个月,3个月后鼻部轮廓及曲线基本稳定。所有患者未发生感染,以及泪管、泪囊、内眦韧带、神经损伤及感觉障碍等并发症。有2例患者术后半年随访时发现有轻度增宽的表现,但患者本人未要求行二次手术干预。患者外形态均一次性得到较大改善。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感到满意,自评情况为:非常满意24例(72.7%),满意9例(27.3%)。医生的IGAIS评估结果亦得到正面评价:33例患者的评分为(1.26±0.34)分,其中1分30例(90.9%),2分3例(9.1%)。结论在直视下进行截操作相较盲视操作的精度更高,效果更可靠。无论是对初入整形领域的青年医师,亦或是有经验的外科医生而言,操作过程更安全,具有更好的临床实践可行性。

  • 标签: 鼻成形术 截骨 外科,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CT检查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0例骨折进行64排CT检查,分析其影像特征并与临床、手术进行比较。结果64排CT影像显示骨折的行走路线、骨折片的移位距离与方向等都非常清晰。结论64排CT影像诊断骨折有独到的优势。

  • 标签: 鼻骨骨折 CT 影像 三维CT 二维CT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GElightspeed多层螺旋CT机,对50例骨折患者的冠状位扫描、3D和MPR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50例均有骨折,骨折同时累及上颌额突46例,累及泪管1例;鼻中隔骨折15例,额缝分离10例;间缝分离5例;并发眶壁骨折3例;上颌窦壁骨折2例。结论多层螺旋CT的冠状位扫描、3D和MPR对于诊断骨折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鼻骨 骨折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踝双平面截加自体软骨移植治疗内侧距软骨损伤合并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行双平面截加自体软骨移植治疗的25例内侧距软骨损伤合并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36.5岁(范围:21~47岁)。所有患者于关节镜下评估软骨损伤范围及深度,Outerbridge分级为Ⅱ~Ⅳ度。手术经内踝前内侧切口,行内踝双平面截,下翻截块显露软骨损伤部位,完整切除异常软骨,使用刮勺彻底切除硬化囊壁,将来自同侧膝关节健康软骨移植至距软骨损伤区。收集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AH)、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记录并发症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数据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6个月(范围:12~36个月)。患者术后踝关节疼痛及功能情况明显改善,VAS由术前的(6.5±1.3)分降至术后的(1.9±1.3)分(t=8.13,P=0.00);AOFAS-AH评分由术前的(62.4±3.3)分升至术后的(88.0±2.4)分(t=-31.51,P=0.00);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9.8±2.7)分升至术后的(85.2±3.5)分(t=-25.50,P=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术前为(92.5±1.3)分,术后为(92.0±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P=0.065)。随访中无感染、移植软骨坏死、囊肿残留、截端不愈合、供区持续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双平面截加同侧膝关节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软骨损伤合并距囊肿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踝关节疼痛并改善踝关节功能。

  • 标签: 移植,自体 距骨 骨囊肿 骨软骨损伤 截骨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经皮肤入路外侧截术在整形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整形患者 30 例( 2017 年 1 月 至 2018 年 10 月),患者均进行 经皮肤入路外侧截术治疗,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结果: 患者 经皮肤入路外侧截术治疗后,在住院期间存在眶周水肿及瘀斑等症状,术后随访 9 个月,双侧不对称发生 1 例,皮肤穿刺点瘢痕增生 1 例,没有出现通气功能异常、色素沉淀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 2 例,发生率 6.67 %;非常满意 15 例,占 50.00 %,满意 14 例,占 28.00 %,不满意 1 例,占 2.86 %,总满意 29 例,占 96.67 %;社会功能评分( 87.37±4.28 )分,心理功能评分( 88.71±4.16 )分,物质生活评分( 89.37±4.86 )分,躯体功能评分( 88.17±3.82 )分。 结论: 在整形中,给予患者 经皮肤入路外侧截术治疗,患者并发生症发生率低,满意度及生活质量高,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经皮肤入路鼻外侧截骨术 鼻整形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踝截联合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距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16例(16足)距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18~67(33.4±11.1)岁;右侧7例,左侧9例。患者均采用前踝截联合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距软骨损伤。比较术前及其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术后2年采用软骨修复MR观察(MOCART)评分评价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16例患者术后随访36~72(46.6±12.8)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的(6.9±1.6)分改善为(0.8±0.8)分,AOFAS评分由术前的(60.7±10.8)分提升为(90.9±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67、13.92,P值均<0.001),依据AOFAS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14例、良2例,优良率16/16。术后2年MRI示截面均愈合良好,原病灶缺损区均被移植物充填,MOCART评分为(65.0±10.2)分。结论前踝截联合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距软骨损伤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症状减轻明显,临床疗效好。

  • 标签: 踝损伤 距骨软骨损伤 前踝截骨 骨软骨移植
  • 简介:骺是儿童骨骼最具特点的结构,由于其结构、血运以及骨化的特殊性,骺也是容易受伤的部位,受伤后漏诊、误诊和不恰当治疗,都可以导致儿童骨骼生长障碍。一、儿童骺骨折及分类骺骨折的分类很多,广为接受的是Salter—Harris分类,将骺骨折分为五型。分别为:SH—I型:骺滑脱。典型表现为骨折线从肥大细胞层通过,并将骺和干骺端分离。由于骺滑脱时没有涉及到骨质,如果没有移位,在x线摄片中很难发现,仅能发现轻、中度软组织肿胀。但在骨折愈合后,有时可以在x线摄片中看到骺板增宽或沿骺边缘有新形成的迹象。

  • 标签: 骨骺损伤 儿童 骨骺骨折 诊断 SALTER 骨骺滑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患者采用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内镜下骨折整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外伤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分别开展常规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与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联合骨折整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通气功能、外形表现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通气功能、外形表现以及临床疗效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患者给予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内镜骨折整合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及外形表现。

  • 标签: 鼻中隔矫正术 鼻内镜下鼻骨骨折整合术 鼻骨折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法医临床鉴定中骨折法的妥善运用。骨折法作为一种常用的鉴定方法,在确定骨折的存在与程度、证明伤情与责任、提供医学证据、辨别意外与故意伤害以及保护受害者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骨折法的妥善运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鉴定人员的专业水平、技术手段的选择和应用、鉴定报告书的准确性等。因此,对于法医临床鉴定中骨折法的妥善运用进行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法医临床鉴定中骨折法的妥善运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法医临床鉴定 鼻骨骨折 颅面骨骼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与胎儿发育不良的关系.方法产前超声测量901例正常中孕期及570例中孕期唐氏综合征高风险胎儿,并对22例引产胎儿的行X线检查及大体解剖观察.结果1471例胎儿超声检测成功率96%(1413例).22例唐氏综合征胎儿中,产前超声诊断缺失1例,发育不良(测值小于2.5mm,包括1例缺失)11例.结论唐氏综合征胎儿与发育不良有密切关系.

  • 标签: 产前超声检查 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CT与X线诊断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CT诊断,对照组采用X线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准确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技术诊断骨折准确率相对较高,对骨折患者的骨折类型以及骨折程度等都能进行有效分析,在骨折诊断上临床价值明显高于X线诊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CT诊断 X线诊断 鼻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案例的特点和鉴定情况。方法收集了自2010年至2015年间受理的50例骨折案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这50例骨折案例进行分析,总结骨折案例的特点和鉴定情况。结果50例骨折案例中钝器伤49例,锐器伤1例;轻微伤24例,轻伤26例,无重伤;单纯线形骨折26例,粉碎性骨折10例,双侧骨折6例,合并上颌额突骨折8例。结论法医鉴定时,应该充分了解案情,需要对骨折外伤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了解外力作用大小,考虑患者的临床体征,综合作出评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的解剖,提高对骨折正确诊断。方法对73例回顾性分析。结果要能熟练掌握的正常解剖结构。进行冠状位及轴位CT扫描机多层面及容积重建,对正确诊断有十分重要。结论多层螺旋CT轴位、冠状位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是诊断骨折最适合的方法,为诊断骨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螺旋CT 轴位扫描 冠状位扫描 三维重建 鼻骨骨折
  • 简介:摘要:在每个人的面颅骨中都有一个最突出的部位,那就是作为一种性支架,对我们每个人的鼻梁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具有比较突出的特点,所以如果一个人受到外力打击的时候,他的就很容易发生骨折。在法医临床鉴定的过程中,如果是头部和面部的损伤鉴定,那么骨折的情况就占据大多数。每个人的形态都不一样,所以法医在临床鉴定中可能会出现漏诊或者是误判的现象。因此,本文以骨折的临床鉴定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法医的角度对骨折展开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对人体区结构做出基本概述,然后分析骨折的主要类型,对法医临床鉴定中常见的要点和难点做出具体的探讨。

  • 标签: 鼻骨骨折 法医 临床鉴定 主要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内镜下外伤性骨折复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100例内镜下外伤性骨折复位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外伤性骨折复位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鼻内镜下外伤性鼻骨骨折复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Chaput结节截联合外踝矢状位斜形截治疗距外侧穹隆或肩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距外侧穹隆或肩部软骨损伤患者资料。男9例,女2例;年龄22~45岁,平均32.6岁;Hepple分型:Ⅴ型11例;采用Chaput结节截联合外踝矢状位斜形截,自体股骨外侧髁软骨移植术治疗。通过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及影像学方面的变化来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3~24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患者均未诉明显不适,均恢复正常行走。末次随访时AOFAS的踝-后足评分[(94.3±2.9)分]、VAS评分[(1.2±0.4)分]较术前[(49.5±6.6)、(5.7±1.2)分]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膝关节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显示距囊性变消失、移植栓与距达到性愈合,关节间隙无狭窄。1例患者出现腓肠神经损伤症状。结论经Chaput结节截联合外踝矢状位斜形截治疗距后外侧软骨损伤,可明显缓解患者踝关节疼痛并改善踝关节功能。

  • 标签: 软骨 创伤和损伤 踝关节 截骨术 骨移植
  • 简介:摘要距软骨损伤是一种以踝关节慢性持续疼痛,负重及运动后疼痛加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近年随着医学的发展对疾病认识的进一步清晰,发病率及确诊率持续增加,现分析其各种治疗方法的现状及优缺点,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展望。

  • 标签: 距骨骨软骨损伤 现状 进展 中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