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青霉素过敏是最常报道的过敏情况,但是,大约有90%自我报告的青霉素过敏是不准确的。区别真正的过敏和其他的药物不良反应存在困难。患者常常会使用多种药物,尤其是住院患者。不准确的青霉素过敏报告可能会干扰抗菌药物的管理,带来显著的临床和经济影响,可造成抗菌药物耐药性、总的医疗成本、

  • 标签: 抗菌药物耐药性 药物管理 青霉素皮试 青霉素过敏 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出现变态反应。因此在用药前须进行过敏试验,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超过1周者,如再使用还需重做。临床上因试液浓度高,常出现阳性,进行脱敏注射不仅增加护士工作量,又加大病人痛苦。为规范试液浓度及试用药量,我科2005年6月—2006年12月对200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病人皮结果及脱敏注射法进行观察,无出现严重变态反应。现总结如下。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 脱敏注射法 皮试液浓度 变态反应 皮试假阳性 护士工作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20岁,于1999年8月26日入院,诊断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于1999年8月30日进行脾切除手术,术后血小板呈进行性增高,9月4日为391×109·L-1,9月6日为620×109·L-1,9月8日为908×109·L-1.考虑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抗凝,用前以该药0.1ml,后15min,部位出现红肿,丘直径约4cm,0.5h后红肿范围扩大,同时前臂有条索样放射状红肿、疼痛.患者握拳不能,伴心悸,气促症状,立即予以地塞米松10mg,im,心悸、气促迅速缓解并逐渐恢复正常.部位逐渐呈紫红色,面积约2×1cm,边缘不规则,1d后,部位呈暗棕色,周围仍肿痛,予以50%硫酸镁液湿敷,4d后疼痛缓解,可握拳,部位呈暗棕色,中心部位凹陷,触之感觉麻木,经皮肤科诊断为皮肤坏死,患者术后其它方面均恢复正常,于1999年9月14日出院.

  • 标签: 低分子右旋糖酣 皮试 皮肤坏死 抗血栓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通过运用定时器对临床上做的时间进行提醒,有效提高的准确性,杜绝护理纠纷隐患,是临床上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 标签: 定时器 皮试 观察
  • 简介:摘要青霉素类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剂量选择幅度大,故至今仍是临床抗感染治疗中治疗敏感细菌所致感染的首选药物。

  • 标签: 青霉素 皮试 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过敏仪在儿科药物过敏试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传统内注射实验法与快速过敏仪试验对照并观察。结果两种试验方法的结果有明显差异。结论快速过敏仪无创、省时、准确性高,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科 快速过敏皮试仪 过敏试验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破伤风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5~9月的100例破伤风患者进行抗毒素试试验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采取传统试验法,观察组50例采取护理干预试验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破伤风抗毒素阳性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破伤风患者进行抗毒素试试验时采取护理干预,减少实验结果出现假阳性,试验结果更加准确,护理干预试验法显著优于传统试验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破伤风抗毒素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破伤风抗毒素试液不同配置方法对结果判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12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分为3组,即甲组、乙组、丙组,各40例。3组采用不同配置方法配置试液,即生理盐水与破伤风抗毒素不同抽取顺序以及针头死腔内药液是否忽略等3种方法。比较分析3组结果。结果甲组结果与乙组、丙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乙组与丙组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破伤风抗毒素试液采用不同配置方法配置后,会影响患者的结果,所以需对破伤风抗毒素试液进行严格配置,以确保获得正确的试液浓度,并获得准确的结果。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液 不同配置方法 皮试结果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某医院里在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头孢菌素类药情况,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为该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通过对某院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头孢菌素类药情况进行调查,共收集在此期间头孢菌素类药的患者699例,并根据患者在时候使用的剂量分为两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情况。并统计调查的结果。结果在所收集的患者中,使用250μg·mL-1的399例患者中一共有14例出现阳性反应,占总人数的3.5%。一共有12例患者出现假阳性反应,占总人数的3.0%。使用500μg·mL-1的300例患者中一共有12例患者出现阳性反应,占4.0%。一共有10例患者出现假阳性反应,占3.3%。结论采用不同剂量的药物进行,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考虑到安全因素,建议使用500μg·mL-1进行

  • 标签: 抗生素 头孢类 皮试情况 分析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破伤风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需要注射破伤风的外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破伤风方法,观察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采用改良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患者的阳性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负担。

  • 标签: 干预 破伤风皮试 影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