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检测血常规时,不同温度下对化验值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行血常规检查的健康体检人员中,选取其中124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样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样本放置在室温下一段时间后从新检测,对照组样本放置在冷藏室中一段时间后从新检测,每组62例,比较两组样本放置后的化验值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在室温下保存12h内行血常规化验,其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数值与对照组在冷藏室下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数值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血液样本的红细胞化积(HCT)、血小板计数(PLT)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血液样本放置在不同温度下,血常规的数值有所变化,本次研究总结发现4℃下化验的血常规数值最为准确。

  • 标签: 温度 血常规 化验 血红蛋白
  • 简介: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医常分为5个基本证型:风热证、痰热证、热毒证、肺阴虚证和肺脾气虚证,各型证候学特点表现不同,但其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特征性不明显。临床明确诊断,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辅助血清学检测。笔者近年来,对Mp检测多种病原体的同时,应用SEROD1A-MYCOⅡ凝集试验方法,作血清抗Mp-IgM测定。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抗体检测的影响因素 温度影响
  • 简介:目的:克服温度对氧化锌软膏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军规法(九一版)中“加和硫酸液(0.5mol/L)5ml”项后“水溶微温”来消除不同室温下测得氧化锌软膏的差异。结果:该方法回收率为99.76%,RDS为0.25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适于药检。

  • 标签: 氧化锌 软膏 含量测定 温度 制剂 药品检验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三层防护服背景及热传导过程,对三层防护服的隔热能力及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运用热传导理论,解得不同织物材料的温度分布,建立专用服装热传导模型,再针对题目中的条件,进一步得出隔热层的最优厚度设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影响血常规检验的时间与温度因素进行探析。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人员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室温组和冷藏组,针对不同时间下健康体检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温度对血常规检查结果产生的影响较大,不同温度下的血常规各项指标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性;保存时间对血常规检查结果,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同保存时间下的血常规检查指标不同,且部分指标与保存3小时的检查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时间、温度对检查结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变化,检查结果会产生变化,且在不同温度下保存,检查结果也存在着差异性,在临床检验中,不管是室温保存,还是冷藏保存,都需要保证血样在22小时内完成测定,进而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温度 时间
  • 简介:摘要烟草烘烤过程的参数控制对于烟叶的最终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对烤烟过程中的温度等参数指标进行有效地实时监测可以有效的保证烤烟过程的科学控制,从而提升烟叶的质量。本文对实时测量技术进行分析介绍,从软件、硬件及最终的标定实验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可以为相关技术的引进和使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烤烟 温度 实时测量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冻存温度对树突状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为临床树突状细胞疫苗的贮存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健康人的外周血分离单核淋巴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成熟的树突状细胞置于-80℃和液氮中的温度下贮存。不同的时间复苏,苔盼蓝染色计算树突状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在一周之内树突状细胞在-80℃和液氮中冻存复苏后,活细胞数85%以上,四周后在液氮中存活的树突状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80℃冻存的细胞。结论液氮中适合长期保存树突状细胞。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冻存 存活
  • 简介:【摘 要】药品质量可能会受到周边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药品的销售质量,需要零售药店对药品的陈列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工作。因为药店属于零售的性质,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才能保证药品的销售量。我们在进行药品的陈列规划管理时,需要对药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合理管控,温度作为影响药品治疗的关键因素,需要我们的高度重视。通过药品陈列温度的合理控制,可以保证药品存放的质量。

  • 标签: 零售药店 陈列药品 温度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疫苗冷链温度实时监管系统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中心医用冰箱与家用冰箱各60台,对医用冰箱与家用冰箱20天的冷链温度进行实时监管,时间为2016年1月-2016年2月,并对监管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医用冰箱与家用冰箱冷链温度监控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温度波动差值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疫苗冷链系统不同时间系统报警的原因中,提前预警所占比例(84.93%)与其他报警原因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冷链温度实施监管系统在疫苗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在疫苗管理中推广和应用。疫苗储备的首选设备为医用冰箱,加强疫苗冷链的应急管理,可以避免出现疫苗冷链运转异常的情况。

  • 标签: 疫苗 冷链温度 实时监管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药品贮藏温度标识状况,为药品的贮藏和养护提供依据,为规范标识药品贮藏温度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使用的761种药品的说明书中贮藏温度的标识进行调查分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贮藏项下温度分类为判断标准。结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有586种,占77.7%;不符合规定的有175种,占22.3%。结论药品说明书中贮藏温度标识不够这准确,有待进一步规范。

  • 标签: 药品说明书 贮藏温度 标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博州地区平均温度及温差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对2012-2013年我院收治新发脑卒中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脑卒中发病与温度温度差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维度较低、湿度较高地区在这些因素上对脑卒中发病影响的差别。结果在博乐的气象条件下(经度81.7-81.8;纬度44.36-45.36,平均相对湿度10-100%,相对湿度范围58%,气压746.6-796.6mmhg),平均温度14-16℃时,脑卒中的发病率最高,且高于维度较低、湿度较高的地区,温度差在16-18℃时发病率开始增高。结论在平均温度14-16℃时,温差,在16-18℃时,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能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进行自我保护,降低发病率。

  • 标签: 脑卒中 温度 温度差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三层防护服背景及热传导过程,对三层防护服的隔热能力及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运用热传导理论,解得不同织物材料的温度分布,建立专用服装热传导模型,再针对题目中的条件,进一步得出隔热层的最优厚度设计。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就药品冷链物流系统的低温储存和运输条件进行了系统上的论述,并在论述过程中得出想让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就必须在运输时控制药品储存的温度。药品冷链物流系统可以让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到温度控制上,对于药品冷链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

  • 标签: 药品运输 冷链物流系统 温度控制
  • 简介:来自西班牙马德里拉巴斯大学医院的EstebanL6pez-de—Sa博士在美国心脏病学会2012年度科学会议上报道了这一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对心脏骤停患者采用两种温度冷却病人。结果显示.与较高的34℃相比较.较低的32℃(89.6°F)可以改善心脏骤停病人的预后结局。该研究结果同时也在线发表于《循环》杂志上。

  • 标签: 心脏骤停 温度 美国心脏病学会 临床试验 大学医院 预后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且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前列腺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抽签结果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分别采取室温冲洗液和32-36℃恒温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冲洗时间、冲洗液量等。结果:实验组患者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尿路感染、血凝快堵管发生率,膀胱冲洗液量、冲洗时间,术后24h膀胱出血率,均少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以接近体温的膀胱冲洗液对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术后进行持续膀胱冲洗,能有效缓解膀胱痉挛,缩短冲洗时间,减少尿路感染,膀胱出血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

  • 标签: 持续膀胱冲洗 冲洗液温度 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摘 要】药品的主要陈列场所就是零售药店,可以说其陈列质量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但是药品的陈列情况也是以当前消费者的用药需求作为基础的,直接决定于其销售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药店就很容易忽视药品陈列和药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需要我们分别进行控制,其中温度对于药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作用,需要我们给予相应的重视,做好温度控制也可以保证药品质量维持周期,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 标签: 零售药店 陈列药品 温度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