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马西平是常用抗癫痫药物,在儿童方面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嗜睡、共济失调、粒细胞下降、视力障碍、肝功能异常及皮疹,其它还有恶心、呕吐等胃肠不适症状,不良反应都发生在用药开始后数日[1].我院于2003年11月收治了1例因服用马西平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患儿,经1个月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卡马西平 严重不良反应 护理 治疗 患儿 出院
  • 简介:不同注射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不同,因而药物起效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吸收速度由快至慢分别为: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前及外侧、臀部。另外,由于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可能会产生硬结,所以应该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和区域(每次注射间距应在2.5cm),可按照左右对称轮换的原则。

  • 标签: 胰岛素注射部位 记录卡 应用 设计 吸收速度 上臂外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穿刺时应用利多因针剂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3岁~7岁需静脉输液的小儿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静脉穿刺,观察组应用利多因针剂镇痛。采用美国Wongbaker患儿疼痛评分法,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因针剂可有效减轻患儿静脉穿刺的疼痛反应。

  • 标签: 利多卡因 针剂 静脉穿刺 Wongbaker患儿疼痛评分
  • 简介:随着临床用药不断增多,特别是新药的日益广泛应用,传统的《药物配伍禁忌表》因其字迹小、品种广、查询繁琐等,不方便应用于临床。为使护士在临床中准确、快捷查询,配制好药液,保证用药安全,本科室于2010年4月制作了专科常用药物配伍禁忌速查卡在临床应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药物 配伍禁忌 速查卡
  • 简介: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症状,据文献报道,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发生率可达60%~70%,其中血液透析患者略高于腹膜透析患者。瘙痒虽不危害患者的生命,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5年8月至2005年12月,本院对18例尿毒症患者采用利多因静脉注射以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 标签: 尿毒症患者 皮肤瘙痒 利多卡因 血液透析患者 肾功能衰竭患者 护理
  • 简介: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是医院对病人实施手术、检查、诊断、治疗、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在手术室护理实践中发现,手术窒护:七一方面要直接服务广大病人,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满足手术室医生的手术需要,间接服务于病人。目前,在手术量不断增加,而同时医院护士缺编不能设立专科手术护士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医护问配合默契,提高工作效率,从2006年起,我科与各科手术医生之间建立了一份“联系”,使之成为医护之间沟通的桥梁,并取得了一定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手术医生 手术室 设计 间接服务 抢救工作 护理实践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跟踪管理联合电话回访在出院输液港植入患者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19年 01月 01日 -2019年 12月 31日入住肿瘤中心进行输液港置管且带港出院的患者 120例,按照出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60例,实验组责任护士除了行常规输液港出院指导和电话回访外,还向患者发放并规范填写跟踪管理,详细记录,并在患者出院 1周做好针对性的电话回访,填写在电话回访登记本上 ; 对照组责任护士仅行常规的输液港出院指导和电话回 。 结果 实验 组患者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P< 0.05) ; 导管维护的 依从性更佳 (P< 0.05) ;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 (P< 0.05) 。 结论 护士将 跟踪管理联合电话回访应用于 出院输液港植入患者, 能明显降低 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 导管维护的 依从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跟踪管理卡 电话回访 出院 输液港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跟踪管理联合电话回访在出院输液港植入患者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19年 01月 01日 -2019年 12月 31日入住肿瘤中心进行输液港置管且带港出院的患者 120例,按照出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60例,实验组责任护士除了行常规输液港出院指导和电话回访外,还向患者发放并规范填写跟踪管理,详细记录,并在患者出院 1周做好针对性的电话回访,填写在电话回访登记本上;对照组责任护士仅行常规的输液港出院指导和电话回。结果 实验组患者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P< 0.05);导管维护的依从性更佳( P< 0.05);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 P< 0.05)。结论 护士将跟踪管理联合电话回访应用于出院输液港植入患者,能明显降低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跟踪管理卡 电话回访 出院 输液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我院所收治的86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深入探讨应用放疗联合培他滨口服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现实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开始于2020年1月结束于2021年12月,在研究期间对86例结肠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86例样本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43例患者应用常规的化疗治疗方案(对照组),43例患者应用放疗联合培他滨口服化疗方案(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评分情况。结果:通过临床数据研究可知,应用放疗联合培他滨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相对较好,在研究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并且氏评分相对较为优良,体现出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均体现出较为显著的统计差异。结论: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在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放疗联合培他滨药物口服治疗具有最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相对较低,因此具有较为确切的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 标签: 放射治疗 卡培他滨 直肠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本文报告了1例新生儿梅综合征的救治与临床护理经验。护理重点是预防及治疗贫血,出血,密切观察有无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感染等病情变化;运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普萘洛尔、西罗莫司等药物治疗,及时给予输注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对症支持;按时复查凝血功能及预防感染,重视皮肤护理、对家长的延续性教育等。经积极救治与护理,患儿住院20天后出院,住院期间未出现并发症。

  • 标签: 新生儿 卡梅综合征 出血 皮肤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利多因胶浆在男性患者常规留置导尿失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纳入经常规导尿操作不能放入尿管的男性患者50例,再次导尿前先予利多因胶浆5g注入尿道,5g润滑尿管,然后进行常规留置导尿操作。比较患者前后两次导尿的疼痛评分、尿道刺激反应评分,分析患者整体满意度情况。 结果 在常规导尿失败患者中,常规导尿后患者的疼痛平均评分为7.68、尿道刺激平均评分为2.44,采用利多因胶浆干预后导尿的疼痛平均评分为4.98,尿道刺激反应平均评分为1.52 ,成功率提升为:86%。结论 利多因胶浆在常规留置导尿失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极大减轻患者痛苦以及尿道刺激反应,提升患者的导尿成功率。

  • 标签: [] 利多卡因胶浆  留置导尿  困难导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多因凝胶在小儿静脉穿刺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88例,随机均分为接受一般护理措施的对照组以及基于对照组接受利多因凝胶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评分。结果: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9.5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72%(P<0.05);对照组穿刺疼痛评分为(3.85±0.87)分,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3.21±0.52)分(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利多因凝胶可促进患儿主动配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患儿的穿刺疼痛感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利多卡因凝胶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 穿刺成功率
  • 简介:目的探讨利多因导尿法在老年男性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0例需要留置导尿管的老年男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实施常规导尿法,实验组患者在导尿前给予注入利多因,然后实施导尿。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疼痛程度及置管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疼痛程度及置管时间比较,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男性肺结核患者采用利多因导尿法,能提高患者置管成功率,缩短护理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置管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导尿 利多卡因 肺结核
  • 简介: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立法日渐完善,为了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保证对病人的护理质量,同时也保护护理人员自身的合法权益,必须要从自身做起。我科采取了在治疗及输液瓶签上签名的办法,不仅增强了护理人员对病人的责任心,同时也增加了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差错事故 预防 签名 瓶签 输液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利多因氯己定气雾剂用于静脉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10年8-9月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气雾剂喷洒,实验组采用利多因氯己定气雾剂喷洒,约60s后均按静脉穿刺常规操作程序行手背浅表静脉穿刺。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强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5.36,P<0.01)。结论利多因氯己定气雾剂用于静脉穿刺时镇痛效果明显。

  • 标签: 利多卡因氯己定 镇痛 静脉穿刺术 气雾剂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尿毒症患者应用左尼汀配合透析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纳入尿毒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常规透析治疗(对照组,n=30),左尼汀配合透析治疗(观察组,n=30),对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展开分析。结果:治疗后,血清营养学指标(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比较,指标值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案例1例(出血),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案例6例(出血3例,高乳酸血症2例,失衡综合征1例),(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患者,左尼汀配合透析,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可行性价值高。

  • 标签: 尿毒症 左卡尼汀 透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复方盐酸阿替因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牙体牙髓炎患者86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其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参照组给予利多因联合肾上腺素进行麻醉,实验组给予复方盐酸阿替因进行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情况。结果 实验组麻醉情况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记录联合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70名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开展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延续护理,并在给予常规延续护理的同时给予实验组记录联合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出院后90天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实施记录联合微信平台延续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记录卡 延续护理 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