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六味地黄丸联合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共10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成形术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治疗后24h,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联合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感,患者接受能力较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六味地黄丸 椎体成形术 老年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凸成形术后不同治疗方案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疼痛与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资料100例实施分析,所选100例病人全部接受后凸成形术治疗,根据随机法对于所选病人施行分组,对照组病人手术之后接受钙剂配合骨化三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情况与功能障碍指数得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开展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功能障碍指数得分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接受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在其手术之后为其提供降钙素联合钙剂与活性维生素D治疗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功能障碍指数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在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成形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作分析。方法将100例接受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充分弥散组(n=50)及弥散不佳组(n=50)。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均无差异(P>0.05);术后3日及手术后1年充分弥散组的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均明显优于弥散不佳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成形术可以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但骨折线内弥散不佳容易导致患者近期疗效降低。

  • 标签: 骨水泥 椎体骨折线内弥散 椎体成形术 治疗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76.2%),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且Cobb’s角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中医 辨证用药治疗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外固定联合经皮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9例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外固定联合经皮植骨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疗效进行总结。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8例D级患者于术后3周~3个月均恢复为E级,无压疮发生;术后随访,无断钉、钉道感染病例;确认植骨融合完成后拆除外固定支架并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1个月后,胸腰背部疼痛症状均基本消失,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随访时VAS评分及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外固定联合经皮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疗效、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环节之一。

  • 标签: 外固定 椎体植骨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十分常见的临床病症,就目前而言,其已经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主要临床特点有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退变、骨脆性增加等,该种病症大大增加了骨折危险性;相关文献资料显示,70岁之上的老年人群极易发生脊柱骨折;此次研究主要就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相关临床方面进行文字阐述。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压缩骨折属于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根据病因,可将其分为两种,即恶性与良性,在以往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采取传统技术往往很难对压缩骨折的性质进行判断,此时,一种全新的诊治技术便应运而生了,MRI作为一种新型的骨折诊断技术,其可以大大提升骨折性质诊断的精确度。本文探讨了MRI新技术在骨折良恶性鉴别中的研究进展,可供参考。

  • 标签: MRI技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行以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患者行以经皮成形术治疗,研究组45例患者行以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矢状位伤前缘高度、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矢状位伤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角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行以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手法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结合成形术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04月-2016年04月时期)收治79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单纯内固定为对照组,我院将内固定结合成形术应用于(2016年05月-2017年05月时期)收治另83例脊柱骨折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独立性、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优良率为91.57%,对照组为67.09%;对照组发生7例血管栓塞,并发症发生率为8.86%,实验组为0%。实验组患者FIM、ASIA、MM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结合成形术,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独立性、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评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理想。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临床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皮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64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病患,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研究组患者选经皮成形术进行医治,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穿刺损伤、骨水泥渗漏、肺栓塞),Cobb角和前缘高度改善值均大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效果显著且安全性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筛选9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采用经皮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达到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恢复效率,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有患者44例。给予对照组保守治疗,给予研究组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的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治疗,利于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安全可靠,还能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微创手术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及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脊柱肿瘤及转移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放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成形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复发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组间数据存在较大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减轻,其评分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也较少,其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脊柱肿瘤及转移瘤患者实施经皮成形术进行治疗,其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该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肿瘤 椎体转移瘤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髓内钉是重要的骨科器械,本文拟通过回顾文献,来调研髓内钉在病理性骨折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方法适合采用髓内钉的病理性骨折主要为播散性转移病变引起,股骨和肱骨发生率最高。手术的目的是髓内钉沿生物力线形成支撑。手术采用微创技术,大多患者都耐受良好。为获得稳定性,髓内钉的远近端都需锁定在健康的骨质。为降低栓塞风险,应考虑对骨折部位的肿瘤切除。髓内钉选择尽量长的,肱骨考虑顺行置钉,股骨最好选择带股骨颈螺钉的髓内钉。多个病理性骨折或即将发生骨折的转移瘤,也是可选择的。结果髓内钉较接骨板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由于髓内钉可通过间接复位的额外优势,保护病变部位血运,明显降低内植物固定的失效率,应推荐尽量采用髓内钉固定。正确的内植物选择、手术技术和对患者生存期的高度评估可降低内固定物的失效率。结论目前已证明,与钢板固定相比,髓内钉固定具有更低的固定失效率。成功的髓内钉固定后,患者疼痛缓解充分,功能改善明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与健康指导),将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和健康指导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56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并进行过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手术的患者5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对手术后的护理效果及康复指导等情况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的护理中,56例患者均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其治疗有效率高达100%,其中有3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并发症的情况,但通过护理人员精心处理后已痊愈,同时在随访调查中,未发现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在进行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产生并发症的几率,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 标签: 术后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56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并进行过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手术的患者5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的护理中,56例患者均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其治疗有效率高达100%,其中有3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并发症的情况,但通过护理人员精心处理后已痊愈,同时在随访调查中,未发现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在进行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产生并发症的几率,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 标签: 术后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56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并进行过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手术的患者5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手术后的护理效果及康复指导等情况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的护理中,56例患者均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其治疗有效率高达100%,其中有3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并发症的情况,但通过护理人员精心处理后已痊愈,同时在随访调查中,未发现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在进行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产生并发症的几率,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 标签: 术后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56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并进行过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手术的患者5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对手术后的护理效果及康复指导等情况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的护理中,56例患者均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其治疗有效率高达100%,其中有3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并发症的情况,但通过护理人员精心处理后已痊愈,同时在随访调查中,未发现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在进行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产生并发症的几率,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 标签: 术后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