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放射治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HCC患者68例,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TACE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TAC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2%)明显高于对照组(64.7%),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联合放射治疗较单纯TACE对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好,毒副反应未增加。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癌患者中应用单纯放疗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此次分析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患者给与单纯放疗,研究组44例患者给与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88.36%)明显高于对照组(54.55%);毒副作用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宫颈癌患者中应用同步放化疗,疗效确切,虽毒副作用发生率高,但患者均能耐受,不干扰临床治疗。

  • 标签: 单纯放疗 同步化疗 宫颈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放疗患者应用CBCT图像引导技术对摆位误差及其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5例本院自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肺癌放疗患者,所有患者于放疗治疗前,均实施千伏级CBCT扫描,同时与计划CT图像相对比,获取前后、左右、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同时分析放疗治疗计划对摆位误差与未移床时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前后、左右、头脚误差分别为(-0.04±0.05)cm、(0.12±0.05)cm、(0.13±0.10)cm,通过旋转轴进行分析发现误差分别为(-0.01±0.32)0、(0.56±0.18)0、(0.04±0.30)0。其对于头脚方向来讲,其摆位误差明显大于前后与左右误差。未移床时的大体肿瘤体积剂量为原计划的89.5%、计划靶体积剂量94.7%。当治疗剂量在35-40Gy时,通过重新定位,发现肿瘤体积明显减少。结论千伏级CBCT扫描图像引导技术可有效减少肺癌放疗患者的摆位误差,有效减少计划靶区体积外的位移剂量、同时还可提高计划靶区体积剂量适形度的精准率,从而减少肿瘤计划靶区的外放范围,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 标签: 肺癌放疗 CBCT图像引导技术 摆位误差 剂量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样化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3-2017.12宫颈癌放疗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放疗护理基础上,实施多样化心理护理。患者出院前,使用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干预后发现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实施多样化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多样化心理护理 宫颈癌 焦虑 抑郁 癌因性疲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通过不同放疗方案进行治疗后取得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分析。方法以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2月接收治疗的92名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为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同期推量放射治疗方案组)和对照组(全脑照射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案组)各46例,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急性放疗反应、1、2年的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09%)高于对照组(5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观察组0-3级急性放疗反应分别为39、3、3、1人,对照组为40、3、1、1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观察组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0.87%、36.96%,对照组为34.78%、26.09%,1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放疗,同期推量放射治疗方案近期疗效更为显著,没有增加不良反应,1年预后较好,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 放疗 临床疗效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90例局限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放疗治疗,观察组则予以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生存中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卡氏评分KPS情况、宫颈癌生活质量评分;副作用发生率。结果疗效、生存中位时间、卡氏评分KPS情况、宫颈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限晚期宫颈癌的疗效确切,可改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延长生存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放疗 局限晚期宫颈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64例老年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放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情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较对照组更少(P<0.05);且观察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临床疗效显著,即可提高患者病情缓解率、1年生存率,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替吉奥 同步放疗 老年局部晚期胃癌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后早期运动在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最近几年前往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术后应用常规护理的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后应用术后早期运动的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p<0.05;组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p<0.05。结论术后早期运动在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肠胃功能,促使其早日康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深入观察。

  • 标签: 术后早期运动 胃癌患者 术后护理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胆囊炎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胆囊炎手术治疗患者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100例,给予常规术后干预管理;改良组患者100例,给予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改良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口服止痛药与肌肉注射止痛药的比例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因护理干预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术后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治疗,减少术后止疼药物的应用,从而更加规范地管理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术后疼痛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康复宣教的时机对妇科手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通过在术前告知病人及家属术后康复的配合及重要性,提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妇瘤科手术的病人78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0人)在手术前告知术后康复的配合及重要性,对照组(390人)在手术后告知康复的配合及重要性。结果手术前告知术后康复的配合及重要性的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高于术后告知康复配合及重要性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告知术后康复配合及重要性有效提高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预防术后肠粘连、肠梗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利于机体康复。

  • 标签: 宣教时机 妇科手术 早期 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和长程同步放化疗围手术期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0月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对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术前行新辅助放疗后,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93例患者资料;其中短程组45例,长程组48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T降期率、N降期率、总并发症率、放疗并发症率、术后并发症率、保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程组在降期率、病理学完全缓解率方面明显优于短程组(P<0.05)。结论对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行术前短程放疗是可行、安全的。

  • 标签: 直肠癌 术前短程放疗 术前长程放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微波热疗联合放疗前后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预后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0例非癌病人及30例鼻咽癌患者微波热疗联合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鼻咽癌病人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率及CD8^+CD28^+细胞百分率降低(P<0.01),CD3^+CD8^+细胞和CD8^+,CD2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1)。微波热疗联合放疗后1个月上述结果进一步恶,且与病人的存活期限有明显关系。结论微波热疗联合放射治疗前后病人的T细胞亚群是紊乱的,免疫功能受抑制,T细胞亚群的检测对热,放疗后病人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鼻咽癌患者 微波热疗 联合放疗 预后价值 T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延续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内护理。延续组在院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路径。结果延续组饮食依从性91.89%、心理状态控制依从性86.49%、运动依从性89.19%、治疗依从性97.30%、健康知识(91.58±1.05)分、焦虑(25.31±1.22)分、抑郁(22.65±0.36)分、生活质量(95.34±1.58)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延续性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依从性,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性护理路径 鼻咽癌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靶区调强放疗技术(IMRT)治疗早期鼻咽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确诊鼻咽癌的早期患者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小靶区调强放疗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调强放疗技术。结果26例鼻咽癌患者,其中实验组13例,对照组13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放疗比较,实验组放疗反应(口干、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较对照组轻,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控率统计学无明显差异。结论小靶区调强放疗技术与常规调强放疗技术比较,在保证肿瘤局部控制率基础上,小靶区调强放疗技术改善了患者口干、口腔黏膜反应、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鼻咽癌 小靶区调强放疗 常规调强放疗 放疗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放疗副作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为35例;对照组患者放疗时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早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放疗副作用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口腔反应19例,黏膜反应16例,皮肤反应11例,副作用I级10例,II级15例,III-IV级10例;观察组患者发生口腔反应11例,黏膜反应10例,皮肤反应10例,副作用I级17例,II级12例,III-IV级6例。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以早期综合护理实施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放疗副作用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鼻咽癌 放疗 副作用 减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在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副作用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受根治性放疗的62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鼻咽癌放射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放射治疗后所引起的口腔黏膜反应、皮肤反应、腮腺反应以及情绪变化及全身放疗反应程度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应用良好,可减轻放疗副作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鼻咽癌 早期综合护理 放疗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3%,(P<0.05)。观察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83.3%,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术后护理服务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给予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研究并探讨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目的?摘要65例急性术后疼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65例术后急性疼痛患者经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疼痛总有效率为73.8%,满意率为9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结论,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肯定。

  • 标签: 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 急性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鼻咽癌接受放疗治疗的患者,对其采用全方位护理措施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于2016.2-2017.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鼻咽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包括一般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前组实行普通护理措施,后组实施全方位护理措施,观察其出现放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生存质量及满意情况。结果一般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处于0、1、2、3、4级例数所占百分比分别为(0%)、(8%)、(60%)、(20%)、(12%);治疗组分别为(8%)、(60%)、(20%)、(12%)、(0%)。一般组患者2级、3级、4级例数所占百分高于治疗组,P<0.05,但3级结果两组相比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组0级、1级患者高于一般组,P<0.05。一般组满意指标评分均较低,治疗组较高,P<0.05。一般组患者生存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均较低,治疗组较高,P<0.05。结论针对鼻咽癌接受临床放疗的患者,对其实施全方位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出现口腔炎症反应程度较轻者例数较多,对患者做好疾病相关知识、治疗知识、并发症知识等宣教工作,对其做好出院指导及相关延续性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大多数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