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程度及自然愈合过程中超声随访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收治的36例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儿入组,对其进行超声随访检查,观察患儿房间隔缺损程度及为其1年的自然闭合情况。结果:所选的36例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儿,直径3~5mm患儿8例,直径5~8mm患儿10例,直径8~10 mm患儿2例;经1年超声随访检查后自然闭合患儿20例,占比55.56%,未闭合患儿16例,占比44.44%,其中缩小13例,占比33.33%,扩大3例,占比8.33%,P<0.05。结论: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自然愈合过程中,采用超声随访检查技术应用价值较高,其能够明确患儿房间隔缺损程度,并对自然愈合情况进行实时观察。

  • 标签: 超声随访 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自然闭合
  • 简介:目的评价TEE在室间隔缺损(VSD)外科小切口封堵术中的价值。方法25例VSD患者接受外科小切口封堵术,其中膜周型缺损19例,嵴内型缺损6例;缺损直径3~9mm,平均(5.25±3.47)mm。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TTE检查评估VSD。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在TEE引导下,经右心室游离壁置入VSD封堵器,并于术后即刻评价手术效果。结果25例均封堵成功,19例使用等边封堵器,6例使用偏心封堵器。25例术后即刻超声及术后超声观察,室间隔水平均无分流信号。结论TEE在VSD小切口封堵术术中监测及术后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心脏间隔缺损 心室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天癸具有物质属性,与人体生殖、生理功能关系密切,其发生有着特定的时限性,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孕育~萌发~充盛~衰竭的规律,人体生育能力随之变化,对其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提高月经病及不孕症等妇科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天癸 时限性 生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有的人在乘坐飞机、轮船、火车或汽车的过程中会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等晕动症状。传统的理论认为,运载工具在运行中增速减速、上浮下降、拐弯斜倾等都会产生加速度,而加速度可刺激人体内耳的前庭器官。当刺激强度超过内耳前庭器官所能耐受的限度时,就可发发“晕动病”(也称“运动病”)。但这种“理论”对许多现象并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 标签: 服药 晕车 前庭器官 乘坐飞机 刺激强度 加速度
  • 简介:为什么小鸟在清晨呜叫,而青蛙在夜晚鼓噪?为什么心脏病多在凌晨发作,而哮喘病多于黄昏之后发作?答案是: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体内都有生物钟,其生理活动都受生物节律的控制。

  • 标签: 生命 生物节律 生理活动 心脏病 哮喘病 生物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的价值。方法 采纳本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入的10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以随机法实施分组。其中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接受针对性临床护理路径,对比组间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退热时间、惊厥停止时间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 惊厥 高热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新辅助化疗结合间隔减瘤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治疗的10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5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结合间隔减瘤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和50例未进行新辅助化疗而直接行减瘤术的卵巢癌患者,分别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这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1年生存率以及3年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晚期卵巢癌患者间隔减瘤术前给予患者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切除率,提高远期生存率,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较为显著。

  • 标签: 卵巢癌 间隔减瘤术 新辅助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合并畸形的介入治疗适应证、操作原则及临床效果。方法继发孔型ASD住院患者428例,其中单一ASD416例,多发型ASD12例,合并畸形70例。介入术中导入球囊导管测量最大ASD伸展直径,用TTE或TEE测量ASD直径及确定ASD位置、大小及数目。用注入球囊中的混合造影剂抽出在体外卡尺测量ASD直径,据此选择合适的闭合器。结果428例ASD患者成功介入425例,介入技术成功率99.3%。介入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2.1%。本组合并畸形介入治疗成功率100%。结论ASD及合并畸形的介入治疗,主要掌握ASD及合并畸形疾病的适应证,操作规范化,成功率很高,而且安全有效。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畸形 并发症 超声心动图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介绍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方法54例心律失常患者中,心房纤颤20例,频发室性早搏10例,频发房性早搏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Ⅰ°房室传导阻滞(AVB)14例,Ⅱ°、Ⅲ°AVB各1例。54例ASD均为中央型,合并肺动脉高压12例,合并其他疾病7例,其中二尖瓣狭窄、二尖瓣脱垂合并关闭不全、脑栓塞、血友病、高血压病、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各1例。54例患者术前、术后常规行TTE检查、胸部X线平片、12导联心电图及右心导管检查。术中均用TTE和TEE监测。结果54例患者均成功地行介入治疗ASD,技术成功率100%。闭合器型号10-40mm,无任何并发症。5例患者(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频发室性早搏)先行射频消融术,而后成功闭合ASD。结论ASD合并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必须特殊对待心律失常,认真掌握各种心律失常治疗原则,而后介入治疗ASD。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心律失常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房间隔缺损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共168例,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房间隔缺损的超声检查及手术证实的相关资料。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房间隔缺损的准确率为95.2%,右室、右房增大148例,左室、右室、左房、右房增大12例,心脏大小正常8例;上腔型房缺4例,下腔型房缺8例,混合型房缺5例,冠状窦型房缺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房间隔缺损的准确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临床诊断
  • 简介:间隔缺损(atiralseptaldefect,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类型,约占84%-([1])。但在飞行人员中发现者较少见。2009年7月收住1例ASD的飞行员患者,并于2009年11月19日成功进行了经导管介入ASD封堵术。术后14个月,经临床观察并反复进行各项相关检查未见异常,住院期间配合适当体能训练,该患者不仅恢复了一般意义的身体健康,还通过了载荷为6.0G、10s的离心机检查,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飞行员 体能恢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及分析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相关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本文实验资料为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本院纳入治疗的24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对24例患者开展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并予以对应护理措施,统计24例的临床效果。结果24例患者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3.25±0.14)d,术后恢复效果良好,痊愈率为100.00%。结论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实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及对应护理干预呈现良好效果。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微创 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非常规方法选择Amplatzer治疗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的可行性。方法14例Ⅱ孔型ASD和1例动脉导管未闭,经术中常规右心导管检查,测量右室与肺动脉压力,经导引钢丝导入球囊导管测As最大伸展直径,用体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TEE)测量房间隔直径及确定ASD的位置及大小,根据球囊最大伸展直径选择应用等于或大于其1~2mm型号的国产ASD和PDA封堵器。结果15例患者应用15个封堵器均获成功,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亦无残余分流。结论国产封堵器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可靠、成功率高、安全等优点,应用封堵器封堵ASD和PDA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