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国家之,有着光辉灿烂古代文明。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发明了许许多多重大科学成就。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四大发明,闻名全球,是中华文明象征。本文仅就汉代画像砖、汉代画像石棺、汉阙、汉代崖墓上雕刻中所表现制盐工艺、酿酒工艺、斜织机、圆周率、高层建筑、桥梁、亭院等图象作些讨论,其中不少是独创,具有划时代意义,表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鲜明特色和高超技艺。

  • 标签: 汉代 画像石 崖墓 石棺 古代文明 中国科技
  • 简介:微生物特别是喜旱菌,如帚状曲霉菌、局限曲霉和散囊属细菌,长期潮湿环境下容易引起纸张、纺织品和书画等产生狐斑。狐斑是喜旱菌繁殖形成棕色斑点,这对于展出或者放于库房文物来说都是严重问题。旦霉菌纸张或纺织品造成污染就很难彻底被清除。

  • 标签: 库房环境 霉菌 博物馆 评估 利用 潮湿环境
  • 简介:包头市位于黄河之北、阴山之南,北连蒙古国,东达京津,西通宁夏、新疆,自古便是中原华夏族与高原大漠南北游牧民族之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天然通道,繁衍生息在这块沃土各民族,历史上相互依存、融合交流,宗教文化呈现出多元特色。明清之

  • 标签: 包头地区 寺庙 宗教文化 特点 阿勒坦汗 藏传佛教
  • 简介:霉菌侵蚀是危害文物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消毒灭菌方面取得许多成果。然而,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以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是文物保护基本方针。因此,选择适当防霉剂,使之既能有效地抑制霉菌生长,又不致给文物带来不良影响,乃是我们文物保护技术工作者重要任务。

  • 标签: 防霉剂 消毒灭菌 色差计 研究工作 微生物研究所 药液配制
  • 简介:意大利布兰迪是当代最伟大保护修复理论家,1939年在意大利成立意大利中央修复研究并担任第任主任,1963年他所撰写“文物修复理论”至今仍是世界文物保护哲学经典和理论基础。其理论核心是:修复是根据历史学、自然科学、美观学、材料学特征来认识艺术品、修复艺术品方法学。

  • 标签: 修复理论 保护技术 探索 发展
  • 简介:笔者手上有几张“聚兴诚(商业)银行”支票,均为竖式,见封三图1—3。按签发日期排序,图1(以下称第张票)为1951年6月12日,图2(以下称第二张票)为1951年8月25日,图3(以下称第三张票)为1952年1月24日。这3张支票虽然都签发于新中国成立之后,但细读这些旧银行票据,仍可以看出新旧时代变革痕迹。

  • 标签: 银行支票 变革 新中国成立 签发日期 商业
  • 简介:古建筑木结构残损点指标古建筑木结构进行结构安全评估和加固修缮设计重要指标,目前主要依据1992年制定《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中规定,为了该规范中构架整体性残损点指标进行验证和补充,本研究通过南方地区传统穿斗木构体系和抬梁木构体系典型榫卯节点和构架试验研究,得出两种木构体系结构整体性关键残损点指标,并与GB50165—92规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规范规定抬梁式木构架和穿斗式木构架局部倾斜残损点比试验结果小,规范值偏于安全。规范中规定抬梁式木构架梁柱榫卯连接残损点略小于试验结果,规范值偏于安全;而规范中规定穿斗式木构架梁柱榫卯连接残损点对于燕尾榫穿斗木构而言是安全,但对于透榫穿斗木构而言,则是不安全

  • 标签: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 抬梁体系 穿斗体系 残损点
  • 简介:石质文物破坏问题不仅在于人为破坏和表面污染,更多来自自然因素对文物破坏,例如,日晒雨淋、风沙吹蚀、地表水冲刷、地震、地下水侵蚀溶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华岩摩崖石刻露天石质文物病害进行探查,采用无损探测地面核磁共振方法和探地雷达方法,直接找水地面核磁共振方法成功探测出摩崖石刻依附岩体地层含水分布状况。探地雷达方法探测出依附岩山体内岩溶、裂隙发育状况。两种方法探测结果发现,石刻依附岩体内岩溶、裂隙发育,部分区域岩溶裂隙带已成为地下水汇聚场所或流通通道,阳华岩摩崖石刻构成了极为严峻侵蚀威胁。两种方法解释结果互为验证,研究结果为阳华岩摩崖石刻病害治理和保护提供了宝贵基础资料。

  • 标签: 地面核磁共振 石质文物 病害 文物保护
  • 简介:圆明园位于北京阿郊海淀,是清朝帝王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座大型皇家宫苑,在世界园林史上有着非常重要地位..本研究以如园延清堂基址为示范点,逐步探索如何圆明园进行保护而做些基础工作。此次调台布置人工探食点4个,具体揭露延清堂基址部分基础形式,并揭露三合土地基进行单轴抗压试验,提供三合土地基天然单轴抗压强度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最后不同深度单轴抗压强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理岩条石作为文物有灭失可能,应当重点进行保护;三合土地基上部下部单轴抗压强度较低,中部单轴抗压强度较高,暴露于地表三合土也急需保护。

  • 标签: 圆明园 延清堂基址 基础
  • 简介:博物馆教育文化项目般由博物馆教育部人员负责,然而,规模再大博物馆也没有具有所有技能专职教育人员。博物馆教育文化项目策划和实施,不仅需要具有博物馆经验和专业知识技能专职教育人员与馆内各部门间团队合作,还需要观众参与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从而打造互利共赢“无边界”共享平台,实现博物馆教育使命。

  • 标签: 博物馆 教育文化项目 无边界 整合资源
  • 简介:黑曜岩是密度大火山玻璃,由火山喷发形成。它主要化学成分为:70%~75%SiO2,10%~15%Al2O3,3%-5%Na2O,2%~5%K2O和1%~5%Fe2O3和FeO.黑曜岩水合物定年是1962年IringFfiedam和RobertSmith首先提出。他们提出了公式X^2=kt(公式(1))。式中,x是黑曜岩表面水合物厚度(μm),k是水合物生长速率(时/每千年),t是年代(a)。2002年,Riciputi等根据Fick第二定律,提出了个基于SIMS剖面分析个黑曜岩水合物定年系统。

  • 标签: 原理 火山喷发 FE2O3 SMITH 化学成分 生长速率
  • 简介: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种有效地质探测技术,它可依据岩体不同构造、岩石地球物理性质不同产生不同物理场来了解岩体地质特征而石窟寺风化与其所处岩体性质有着密切关系,所以,石窟保护中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了解石窟赋存岩体地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介绍了石窟保护中常用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原理,回顾了电法勘探、探地雷达、地震勘探、井中物探等技术在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保护中应用情况,同时指出了已有工作中存在问题。

  • 标签: 地球物理勘探 云冈石窟 保护 世界遗产
  • 简介:近年,《新疆钱币》杂志中有几篇钱币出土信息报导,这些古钱出土,对于新疆来说应是很少见。特别是库车几次出土钱币,年代均是较久远汉唐时期,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状况,经济条件以及钱币使用情况提供了很好手实物资料。

  • 标签: 出土钱币 新疆钱币 汉唐时期 社会状况 实物资料 经济条件
  • 简介:本文从综合博物馆临时陈列展览选题需适应本馆性质与任务、兼顾学术和普及以及推陈出新并与时俱进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可以在理论和实践上新形势下更好开展博物馆工作有所帮助.

  • 标签: 博物馆 陈列展览 选题
  • 简介:河北宣化文物保管藏明代墓志初刘海文李敬斋近十几年来,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通过文物普查、日常征集等工作,收集了大量墓志。这些墓志多数保存较好,有着重要研究和艺术价值。现将其中四合(方)明代墓志简述如下:、解士郁墓志1984年征集于宣钢水泥厂...

  • 标签: 墓志 宣化 文物 艺术价值 文学作品 《明史》
  • 简介:近几十年来,对于有机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降解机理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此方面,欧洲博物馆、高校、研究所及环保机构等已建立了不少合作项目(如IDAP,AER,IMPACT,LIDO,MIMIC,MASTER,MIP,ERA,SENSORGAN,PAPYLUM,SURVENIR,INKCOR,PAPERTREAT,PARELA,CARAMEL,MULTIENCODE,VIDRIO,MODHT,PROPAINT,MEMORI项目等)。

  • 标签: 统计方法应用 博物馆 老化过程 有机材料 欧洲 IMPACT
  • 简介:随仲嬭加鼎为春秋中期件楚王所作媵器。此鼎体量高大、纹饰精致、铸造工艺十分考究,整体给人以极佳视觉效果。本文通过对此鼎观察并对上述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这些特点反映了其背后代表高等级贵族身份,同时,也反映出这时期高等级贵族对于传统礼器看法。

  • 标签: 随仲嬭加鼎 视觉效果 工艺 高等级贵族
  • 简介:用现场暴露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检验酸沉降对文物材料破坏程度。提出了两种试验方法、试验步骤、试验后材料腐蚀速率计算,建立材料损伤函数几个步骤。

  • 标签: 酸沉降 材料失重 腐蚀速率 损伤函数
  • 简介:为了能够在建筑彩画数据库系统中自动找出与给事例彩画相似的彩画各种相关数据资料,需要进行彩画图像检索。给出了种基于形状和颜色特征建筑彩画检索方法,第步是彩画基本类型进行检测识别,先彩画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再利用先验模板对边缘图像进行匹配,然后根据匹配结果来识别彩画基本类型。第二步是相同基本类型中进行相似匹配,主要是HSV空间中统计颜色直方图特征矢量,以同类型彩画之间颜色直方图矢量相似度大小作为检索依据,最后给出检索结果。实验表明,本方法检索结果更符合人眼相似感知。

  • 标签: 彩画 CANNY算子 HAUSDORFF距离 颜色直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