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其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识。中国文化自信基于三个要素: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先进文化。它的多元一体的整体性和同根性,使其具有一种“文化能量”,一方面不断地吸取外来文化,另一方面又能够始终保持民族精神的同一性。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强烈的人本性,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共通性,代表着人类文化的共同追求,因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和社会价值能获世界公认。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保证中国文化发展的科学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先进文化的结晶。它揭示了文化的本质、特点、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指导文化发展的科学方法论;为人们认识、处理和进行文化建设建构起合理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前提,同时又不断对这些前提进行审视和批判,实现对这些前提的重构,因而使文化建设既有连续性、规范性,又有开拓性、创新性。三是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是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其实践及创造活动是文化发展之源;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不竭之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群众的新经验,不断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才能始终保持文化自信。

  • 标签: 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指导 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 简介:改革开放的中国智慧,主要包括坚守的智慧、调适的智慧、包容的智慧、创新的智慧、务实的智慧。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表征改革开放坚守的智慧。各领域改革的协调、改革与开放的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协调、传统与现代的协调彰显了改革开放调适的智慧。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思想文化格局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对外域经验的采借和吸收,说明了改革开放包容的智慧。通过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实现创新,诠释了改革开放创新的智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改革开放务实的智慧。

  • 标签: 改革开放 智慧 坚守 调适 包容 创新
  • 简介:正当着我们举国上下欢庆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毛泽东与近代中国》这一李君如研究员的新著出版了。这对广大读者,特别是对已经读过他的《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的读者们进一步要求学习、理解毛泽东思想,可以说是一个大喜讯。我幸运地先后两次应邀作序,使我成为先后两部著作的第一个读者,并使我获得了争取

  • 标签: 中国序 毛泽东中国
  • 简介:<正>在现代化和对西方的开放过程中,伴随私有化议程而出现的经济团体的当前构成,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出现了矛盾的升级。重要的是使这些团体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采用所谓的"中产阶级"这一概念将是错误的.尤其是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并且被作为一个理解私人利益团体的本质的基础。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必要的,在维护社会主义发展的稳定及确保社会主义成功的名义下,为

  • 标签: 中产阶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团体 有中国特色 上层建筑
  • 简介:用罗尔斯的公平正义之说来比照近代以前的中国社会,其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古人笔下的那些道理同今天西方人讲的公平正义之间是有区别的。

  • 标签: 中国社会 叙事 公正 古代 公平正义 罗尔斯
  • 简介:<正>敬启者,《中国美学》是南京大学文艺学学科和南京大学美学研究所主办的专题性学术刊物,自今年起每年年底出版一期,当期的截稿日期为当年的6月底。敬请惠赐未刊的最新美学研究成果。本刊以发表中国美学研究(包括中国当代艺术批评)、译文、述评、书评以

  • 标签: 中国美学 约稿函 敬启者 艺术批评 南京大学 文艺学学科
  • 简介:李达史学思想离不开中国传统史学的根基,必须从以往的传统史学成果中吸取营养。可以说,李达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有着精辟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对中国传统史学的精髓和价值也有独到的认识和见解,这使他的史学思想必然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智慧。李达受传统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早期教育阶段的史学启蒙;二是受湖湘本土史学文化的熏陶。

  • 标签: 李达 史学思想 传统 溯源
  • 简介: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的结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党的根本宗旨与民心归依相统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感相统一。从幸福学角度解读,中国梦是集幸福社会主义、幸福中国、幸福人民于一体的幸福梦。实现中国梦,一要以幸福社会主义为指导,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人民的普遍幸福,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要以幸福中国为目标,建设幸福中国是一个承前启后、不断推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全方位的,包括享有幸福对象的普遍性和幸福内涵的全面性;三要以幸福人民为目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幸福生活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要通过引导全体中国人民对幸福的追求,消弭价值冲突,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发展活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标签: 中国梦 幸福学 幸福社会主义 幸福中国 幸福人民
  • 简介: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意义失落、精神贬值、价值坍塌、道德失范、理想缺失、虚无侵袭等诸多问题。对于如何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初步提出一些新的探索路径:要不断改善精神世界重建的外部环境;要综合把握并系统划分内在精神结构;要重建精神生活的历史传承性、主观能动性和整体统一性;要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转化为人民大众日常精神生活中的理性认知和自觉意识。

  • 标签: 中国人 精神世界
  • 简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妇女解放的伟大目标,领导中国妇女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之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也在这一历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在新形势下,面对我们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必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妇女解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合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推进妇女解放事业。

  • 标签: 妇女解放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简介:<正>2010年10月31日,武汉大学隆重举行"陶德麟先生八十华诞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庆祝享有盛誉的中国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和教育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原校长陶德麟先生八十华诞,回顾他的学术人生,弘扬他的学术思想、学术精神和高尚师德。来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出版社、中央编译局以及全国1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武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新中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简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湖南省社科院、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地区院校协作中心、上海社科院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等24个单位联合发起的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暨第七届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于1993年10月27日至31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开幕式由孙克信同志主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

  • 标签: 全国毛泽东 哲学思想讨论会 毛泽东哲学思想
  • 简介:2002年6月7日至9日,由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西南师范大学和中共四川省广安市委共同主办的。高校第四次邓小平教育理论研讨”在西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20余所高校的代表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 标签: 中共 代表 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市委 人的全面发展 推进
  • 简介:<正>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2001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6月21日至24日在昆明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以色列、日本等国家的16位学者和国内各高校及研究所的60多位代表与会。研讨显示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思潮,仍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现将会上研讨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一)阐释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共产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马克思恩格斯 武汉大学 东方社会理论
  • 简介: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开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有的方法论原则,它要求我们以中国的具体实际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实质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开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和整合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多样化思路的基础。要切实践行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开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这条方法论原则,就必须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并在与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互动中坚守自己的基本原则。

  • 标签: 中国的具体实际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简介:<正>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的报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原文是这样的:"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革命 中国实际 毛泽东文集 经验主义
  • 简介:中国文化》是抗日战争时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综合性学术月刊,它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新民主主义文化,探索中国文化未来走向的重要阵地。基于抗战建国的需要,面对文化保守主义派与全盘西化派文化的选择困境,延安文化界以《中国文化》为阵地,在反思现实文化运动和回击错误思潮的基础上,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与特征、对待古今中西文化的态度、“民族形式”的论争、文化大众化等四个方面公开阐发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文化观。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 标签: 《中国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简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资本论》在中国的命运与中国革命历程紧密相联。起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而学习西方,在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的同时引入马克思的《资本论》。资产阶级革命派借鉴《资本论》思想,阐述其革命思想和建国方略。在社会主义论战中,《资本论》被各派知识分子用来分析中国国情、探索发展道路。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成为学习、研究、宣传和运用《资本论》的主力军。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运用《资本论》思想探索革命道路的成果,其合理性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所证明。

  • 标签: 《资本论》 中国革命 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