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3 个结果
  • 简介:高比重合金由于具有密度强度高、延性好系列优异性能,在军工上被用作动能穿甲弹材料.纳米材料被认为21世纪应用前景最为广阔新型材料.采用纳米粉末可望大大细化钨合金晶粒,显著提高合金强度、延性硬度力学性能,因而是制备新型高强韧、高比重钨合金重要研究方向.作者采用机械合金化(MA)工艺制备了纳米晶钨合金复合粉末,研究了纳米晶钨合金粉末在常压氢气气氛中烧结致密化和在烧结过程中钨晶粒长大行为.研究结果表明,MA纳米晶粉末促进了致密化,使致密化温度降低约100~200℃.在般固相烧结温度时可以得到晶粒尺寸为3~5μm细晶高强度合金.同时,指出了在液相烧结时存在问题,即钨晶粒加速重排、产生晶粒聚集与合并,迅速发生钨晶粒长大,在较短时间内液相烧结时,钨晶粒尺寸又长大到接近传统高比重合金水平.

  • 标签: 钨合金 致密化 纳米 晶粒长大
  • 简介:利用粉末冶金法制备TiB2TiC复合材料熔敷棒,并通过电火花沉积在点焊镀锌钢板用电表面制备TiB2TiC复合涂层。利用SEMXRD分析涂层微观结构物相,运用点焊实验测试涂层电极使用寿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熔敷棒中TiB2TiC颗粒细小均匀,电火花涂层致密无分层,涂层物相为Cu、TiB2TiCCu基体扩散到涂层表面,涂层表面Cu含量(原子分数)达到28%,过渡层出现CuTi梯度分布,涂层与基体间为牢固冶金结合复合涂层存在少量裂纹,其显微硬度达到850HV,高于TiB2涂层TiC涂层硬度点焊时电极头部平均磨损率大大降低,电极点焊寿命比无涂层电极提高4倍。

  • 标签: 镀锌钢板 点焊电极 碳化钛 二硼化钛 复合涂层 电火花沉积
  • 简介: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钢铁研究总院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于1998年发起成立股份公司,2000年5月在深圳上市。公司以高新技术材料及制品开发。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分为超硬难熔材料及其制品、“金属功能材料及;制品、特种金属材料及制品、生物医用材料及制品、先进工程制造技术5大业务领域,下设9分公司事业部、11参控股公司。

  • 标签: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制品开发 科技体制改革 钢铁研究总院 高新技术材料 金属功能材料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在常压H2气氛下制备W-TiC合金,研究W-TiC合金烧结致密化行为,并对合金性能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微量强化烧结元素可改善W-TiC合金烧结活性,在1700℃烧结120min后其相对密度达到99.2%;随着烧结温度升高,W-TiC合金拉伸强度提高,在2000℃烧结120min后,拉伸强度达到464MPa;TiC颗粒可有效地抑制合金烧结过程中晶粒长大。

  • 标签: W-TiC合金 致密化行为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通过硬度、电导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测试手段分析Cu-0.7Fe-0.12P合金性能与组织,研究形变及时效处理对其组织与性能影响,得出冷变形量与热处理工艺优化组合,为该合金实际生产提供参考。合金经900℃固溶并40%冷轧、450℃时效6h、70%冷轧后,在400、450500℃分别时效1h。研究结果表明,在450℃时效合金硬度(141HV)相对电导率(89.9%IACS)均达到了较好状态;而直接对合金冷轧变形80%并在450℃下时效1h后,相对电导率为70%IACS,比经双冷轧双时效处理后测得合金相对电导率小。

  • 标签: Cu-0.7Fe-0.12P合金 形变热处理 显微组织
  • 简介:以纯度为99.99%纯金属InSnCl4·5H2O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铟锡氧化物(ITO)纳米粉末。对ITO前驱体进行TG-DSC分析,并借助XRD、SEM、TEM、BET、XPS等分析测试方法对ITO粉末物相组成、显微形貌粒度进行表征;研究反应终点pH值煅烧温度对制得ITO粉末物相组成、显微形貌粒度影响。结果表明:在液相中加入硅酸钠,反应温度为60℃,反应终点pH值约为8,陈化60min,在750℃煅烧2h条件下,所制得ITO纳米粉末不含SnO2相,为单相结构,1种立方结构In2O3固溶体;粉末纯度很高(99.99%),粒径均匀,颗粒尺寸在30~60nm之间,比表面积为34.26m2/g,形貌为近球形,且团聚系数小。

  • 标签: PH值 煅烧温度 化学共沉淀 前驱体 INDIUM tin
  • 简介:以气雾化316L不锈钢球形粉末为原料,通过压制、烧结工艺制备多孔过滤材料。在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其他制备工艺参数情况下,着重分析粉末粒径、压制压力对多孔材料孔隙度、最大孔径透过性能影响规律,建立其相互关系方程。结果表明:多孔材料孔隙度主要受压制压力影响,随压制压力增大而减小,孔隙度1.9倍与压制压力平方根呈指数关系。相比于压制压力,多孔材料最大孔径主要受粉末粒径影响,随粉末粒径增大而增大,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多孔材料相对透气系数受粉末粒径孔隙度共同影响。在孔隙度情况下,相对透气系数与粉末粒径平方呈线性关系。

  • 标签: 多孔材料 结构特征 透过性能 316L
  • 简介:采用化学镀方式预先在石墨表面镀镍,再镀铜,制备了具有双镀层铜/镍包覆石墨复合粉末,并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方式制备高性能石墨/铜复合材料。通过SEM、EDS、TEMXRD分析手段对复合材料形貌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并研究镀层镍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石墨表面镀镍可改善石墨与铜界面结合状态,使得界面结合紧密,石墨与铜基体界面由Cu/graphite界面转变为Cu/(Ni+Ni3P)界面graphite/(Ni+Ni3P)界面,而且有助于石墨颗粒在复合材料中均匀分布。石墨表面化学镀镍还可显著地提高石墨/铜复合材料致密度、硬度抗压强度,而且随镍含量增加,其力学性能逐渐提高。当在复合材料中镍含量为10%时,复合材料致密度、硬度抗压强度分别达到99.68%、64.58HB281.04MPa。

  • 标签: 石墨/铜复合材料 化学镀镍 放电等离子烧结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 简介:在气雾化HK30不锈钢粉末中分别添加0、0.4%、0.8%1.2%Ti粉r质量分数),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法制备HK30不锈钢样品,烧结温度为1270、12901310℃,研究Ti含量对HK30不锈钢密度与抗拉强度伸长率力学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随Ti含量增加,HK30不锈钢样品密度、抗拉强度伸长率都降低;由于Ti优先与材质中C结合,与Fe结合C含量减少,提高了液相形成温度,致密化速率降低,使得样品尺寸稳定性提高且避免过烧。最佳烧结方案及合适Ti含量为1290℃/6h0.4%Ti,在高温抗拉强度略微降低基础上可消除样品表面过烧,并提高样品尺寸稳定性,具有最优综合性能:相对密度为95.7%,室温抗拉强度535MPa,800℃下抗拉强度215MPa,室温伸长率21.7%。

  • 标签: TI含量 MIM HK30 力学性能 尺寸稳定性
  • 简介:采用DH.2080型超音速等离子设备将粒度53~106lam高铝铜合金粗粉喷涂到45”钏表面制备涂层。在高铝铜合金粉术中加入微量元素CeB,研究CeB对高铝铜合金粗粉超音速喷熔性能以及涂层组织结构影响。结果表明:末加入元素CeB涂层氧化严重,尤其在界面处聚集大量氧化物,涂层基体不能实现有效结合,涂层中较多氧化物孔隙隔离层流片熔结,并且涂层成分偏析严重。加入微量稀土元素CeB后,喷熔层组织细小均匀,成分分布均匀,涂层氧化程度大大减小,涂层基体结合良好。CeB加入还可改变涂层组织相彤成规律,即由原来非平衡结晶方式转变为平衡结晶方式。此外,CeB加入使涂层硬度由362HV提高到432HV。

  • 标签: 超音速等离子 高铝铜合金 涂层
  • 简介:深圳市鑫美达粉末冶金有限公司简介:深圳市鑫美达粉末冶金有限公司于1998年成立并投产,家专业生产粉末冶金零部件公司,主要产品有:1.高精度粉末冶金含油轴承;2.高强度粉末冶金齿轮、结构零件及异型零件;3.粉末冶金不锈钢制品,产品广泛用于碎纸机办公设备、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家具五金、电动工具、玩具、健身器械、

  • 标签: 粉末冶金齿轮 深圳市 美达 品质 价格 交货
  • 简介: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法,以Fe基元素混合粉末MBD。人造金刚石为原材料,通过改变工艺参数,制备锯切花岗岩用Fe基孕镶金刚石锯片磨头。采用SEM、XRD、布氏硬度仪、万能力学试验机MRH-3销盘式摩擦试验机研究不同烧结工艺制备磨头结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提高烧结温度或烧结压力可使磨头胎体合金化程度增大,金刚石胎体由机械包镶变为冶金结合,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与680℃/15MPa/4min760℃/23MPa/4min烧结工艺相比,760℃/15MPa/4min工艺所得磨头胎体与金刚石具有最佳耐磨匹配性界面结合特性,摩擦磨损性能最好。

  • 标签: Fe基孕镶金刚石磨头 耐磨匹配性 界面结合 摩擦磨损 磨损机理
  • 简介:β-Ti型结构钛基材料在生物材料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法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β-Ti型Ti-Nb基合金,研究不同Nb,Fe含量对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手段分析合金显微组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粉末平均粒度减小,当球磨时间超过60h时粉末易发生团聚。当球磨转速为300r/min,球料比为12:1,TiNb质量分数分别为64%24%时,球磨100h后制备粉体材料中具有定体积非晶相。该粉末在1000℃下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具有均匀细小球状晶粒组织Ti-Nb合金,其强度、伸长率弹性模量分别为2180MPa,6.7%55GPa。通过控制Nb,Fe含量,可以促进β-Ti相形成,获得高强度低杨氏模量Ti-Nb合金。

  • 标签: 机械球磨 放电等离子烧结 钛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粘结相Co与Ni含量比对材料组织结构性能影响,并系统研究材料在高温环境酸性水溶液中氧化与腐蚀行为。结果表明,w(Co)/w(Ni)=1金属陶瓷材料T3具有优异综合力学性能,其抗弯强度与硬度(HRA)分别为1749MPa93.8;随着Ni添加,材料在H2SO4溶液中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其中T3经120h浸泡腐蚀后质量损失率为0.0745%,粘结相部分环形相溶解为金属陶瓷在酸溶液中主要腐蚀行为。随w(Co)/w(Ni)值减小,材料阳极极化过程中不同钝化区出现融合,证明Ni含量增加可促进元素向粘结相中固溶,T3材料具有优异耐腐蚀性能,自腐蚀电流密度为3.3566×10^-7A/cm^2。表面积为2.5cm^2Ti(C,N)基金属陶瓷,在900℃高温静态空气中氧化10h后,质量增加量均小于1mg,材料氧化机理以粘结相优先氧化富Ti、W固溶相氧化腐蚀为主。

  • 标签: w(Co)/w(Ni) TI(C N)基金属陶瓷 浸泡腐蚀 电化学腐蚀 高温氧化
  • 简介:针对Al-Zn-Mg-Cu系铝合金热处理工艺中存在不足,提出固溶-降温析出-再固溶三级固溶热处理工艺,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分析以及硬度、电导率、腐蚀剥落性能测试,研究三级固溶处理对Al-Zn-Mg-Cu系铝合金锻件微观组织及剥落腐蚀行为影响。结果表明:三级固溶处理可使晶界析出相明显粗化、离散度增大。同时,三级固溶处理可使Al-Zn-Mg-Cu系铝合金抗剥落腐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抗拉强度仍能保持在610MPa左右;与常规固溶相比,该合金经三级固溶+峰值时效处理后电导率由30.8%(IACS)提高到33.2%(IACS),抗剥蚀等级由EB^+提高为EA。

  • 标签: AL-ZN-MG-CU合金 三级固溶 组织 剥落腐蚀
  • 简介: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分别在单晶硅(100)不锈钢基底上沉积不同W含量Zr1-xWxN(x=0.17,0.28,0.36,0.44,0.49)复合膜,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纳米压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该复合薄膜微结构、力学性能及摩擦性能,并探讨ZrWN复合膜摩擦机理。结果表明:当x≤0.28时,复合膜呈fcc(Zr,W)N结构;当x为0.36~0.44时,复合膜呈fcc(Zr,W)NfccW2N结构;当x=0.49时复合膜为fcc(Zr,W)N、fccW2N结构β-W单质。Zr1-xWxN复合膜硬度随x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x=0.44时达到最大值,为36.0GPa。随x增加,Zr1-xWxN复合膜室温摩擦因数先减小后增大,摩擦表面生成氧化物WO3对于降低摩擦因数起重要作用。

  • 标签: ZrWN复合膜 微结构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 简介:以Fe、Al元素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法,通过偏扩散/反应合成—烧结,制备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根据烧结前后多孔试样质量变化,并结合XRD、SEM、EDS测试手段,对烧结过程中多孔试样基础元素挥发行为及孔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真空烧结元素粉末制备Fe-Al多孔材料过程中,最终烧结温度为1000℃、保温4h时,Fe-Al多孔试样质量损失率为0.05%,而最终烧结温度为1300℃时质量损失率达到10.53%;随着最终烧结温度升高,合金元素沿孔壁表面挥发程度增大,导致Fe-Al多孔试样孔径、开孔隙率透气度变大。采用MIEDEMA模型LANGMUIR方程,对真空烧结过程中质量损失原因进行理论分析,表明Al挥发导致多孔试样质量孔结构变化主要原因。

  • 标签: 真空烧结 金属间化合物 FE-AL 多孔材料 挥发
  • 简介:将NH4HCO3加入到10g706硅橡胶粘合剂中,添加气相SiO2作为补强剂,制备氨气缓释材料。研究气相SiO2用量(0~2.5g)NH4HCO3用量(0.1~1.0g)、温度(20~40℃)及物料捏合时间对氨气释放速率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缓释材料显微形貌。结果表明,当室温硫化硅橡胶粘结剂为10g,气相SiO2加入量为2g、捏合时间为1h时,材料缓释性能优异。气相SiO2加入量越大,则材料硬度越高、变形越困难,缓释性能越好,氨气材料中释放速率也小。NH4HCO3加入量越小,氨气释放速率越慢,缓释效果越好;温度越低,材料缓释效果越好。

  • 标签: 室温硫化硅橡胶 碳酸氢铵 缓释 气相SiO2 扩散
  • 简介:以硝酸铟为原料,用氨水做沉淀剂,采用水解沉淀-水热法制备In2O3前驱体In(OH)3,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产物结构、形貌粒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水解沉淀产物为立方相In(OH)3,呈短棒状团聚体。水热处理过程中,产物晶型、形貌粒度受Ostwald熟化机制相转化机制影响。当水热温度低于280℃时,首先发生Ostwald熟化机制,In(OH)3颗粒形貌由短棒状转变为长方体,而物相不发生变化。当水热温度高于280℃时,除发生Ostwald熟化机制外,还存在相转化机制,产物形貌先由棒状转变为长方体,接着转变为多面体,且物相由立方相In(OH),转变为斜方相InOOH。

  • 标签: 氢氧化铟 水热法 物相转化 熟化
  • 简介:针对无机纳米粉体表面改性,以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以马来酸酐及其单酯物为锚固基团、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溶剂化链、苯乙烯(St)为功能基团超分散剂SMB。研究不同超分散剂种类、用量以及传统分散剂改性无机纳米粉末效果,改性前后纳米粉末通过亲油化度、润湿性检测以及SEMTEM观察以表征其改性效果。研究表明,超分散剂适宜用量为8%;超分散剂SMB-2改性纳米TiO2粉体改性效果较好;通过对比超分散剂与传统改性剂钛酸酯、硅烷偶联剂TDI改性纳米TiO2粉体改性效果可知,超分散剂改性效果较佳。

  • 标签: 超分散剂 无机纳米粉体 表面改性 改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