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田间试验对山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药总干物质积累呈现慢—快—慢的变化趋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山药蔓干物质变化不大,叶片干物质积累集中在出苗后80-100d,在出苗后120-140d块茎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出苗140d干物质分配主要以叶片和蔓,出苗140d后,干物质的分配以山药块茎为主。山药采收时间不宜过早,在山药生长各时期采取合理栽培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山药块茎的产量。

  • 标签: 山药 干物质积累 分配规律
  • 简介:举证责任规则是法院裁判事实真伪不明案件的法律依据,体现立法者对诉讼风险分配的价值取向。多年来,我国医疗侵权责任举证分配的演变充分体现了这一立法政策的转变。早期立法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分配规则,严重损害了广大患者的权益;之后采用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又导致大量不合理医疗行为的发生,并在更大范围内损害了患者的权益。《侵权责任法》及时进行了矫正,该法第54条把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原则上分配给患者的同时,又辅之以第58条"附条件过错推定"等缓和制度以平衡医患关系。然而,《侵权责任法》对举证责任规定的粗疏,导致举证责任的适用面临种种困境。

  • 标签: 医疗侵权 举证责任 医疗过错 因果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叉性瘫痪的教学方法。方法分析交叉性瘫痪产生的解剖学基础,并将其传导径路归纳为两条线。结果这一方法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交叉性瘫痪产生的基础与临床的关系,学生们理解容易,接受更快,并能很快地参与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结论使用两条线法教学能较好地解决交叉性瘫痪的教学难题。

  • 标签: 神经病学 交叉性瘫痪
  • 简介:摘要在目前的园林施工中存在许多问题,问题是否可以及时解决会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施工进程和质量,这就要求施工中每一个专业人员之间进行及时的沟通协商,避免出现交叉施工,即由于一些原因使得施工顺序存在交叉,即使在工程施工的最初会将施工作业分配给不同的施工队伍,但也存在不协调的因素,使得工程整体受影响。

  • 标签: 园林工程 交叉施工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以麻醉恢复护理管理,分析其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类型、分布特点及原因,并从护理角度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医院接受手术麻醉1000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麻醉后恢复室护理期间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特点、类型及原因等进行总结分析,对诱发麻醉恢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提出预防和控制对策。结果数字双盲法抽取PACU患者10000例医院感染率4.1‰,其中以呼吸道感染和泌尿感染最多,分别31.7%和24.4%;年龄越低和年龄越高,PACU患者医院感染率越高,对比差异显著;PACU停留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率越高;护理人员执行PACU无菌操作不到位、PACU消毒隔离不严格是诱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分别到34.2%和29.3%。结论麻醉恢复由于其特殊性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与消毒措施不到位、无菌操作不规范等有关。强化医院感染的认知,规范消毒隔离,切断传染途径,是解决麻醉恢复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为PACU针对性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借鉴。

  • 标签: 麻醉恢复 医院感染 护理 防控
  • 简介:摘要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重建术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首选手术方式,已被广泛接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虽然ACL重建术在过去几十年里有了很大发展,技术不断成熟完善,但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争议,比如手术时机、移植物的选择、移植物的固定方法、手术技巧、术后的康复和治疗等。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 移植 固定装置 肌腱
  • 简介:摘要针对东翼集中轨道下山中部车场交叉点巷道断面大、围岩稳定性差及易片帮冒顶等问题,采用带帽点柱护顶临时支护、端面锚网封山临时支护、两帮挂网及打横梁方式临时支护以及网索喷永久支护结合的方法进行支护,保证了东翼集中轨道下山中部车场交叉点安全稳定,保证了巷道的稳定性及安全使用。

  • 标签: 中部车场交叉点 片帮冒顶 带帽点柱护顶 端面锚网封山 网索喷永久支护
  • 简介: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学科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协作探究式学习,基于角色分配的协作探究式学习已成为教育教学中重要的学习方式。然而当前对协作探究式学习的本质在理解上存在误区,没有把“学生知识自主建构的权利”这一本质和核心问题凸显出来,学生的协作探究能力也不能充分体现,为此本文从角色及角色分配理论出发,根据协作探究式学习的特点,能建立有效促进协作与探究、改善学习的角色分配策略与学习模式。

  • 标签: 角色分配协作探究式学习学习模式
  • 简介:选取1995~2015年收入差距变化较大的重要时期,从全国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支出等收入再分配措施入手,研究再分配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机制,并利用2007~2014年31个地区的数据,研究各地区再分配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个人所得税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差距有逆向调节作用,而教育支出和农业支出可以缩小收入差距;在地区层面,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支出、教育支出、农业支出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不尽相同,相同的再分配政策对一些地区收入差距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在其他地区则会扩大收入差距。基于此,提出建立与居民收入相符合的税收机制、居民平等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权利、强化再分配收入调节功效的政策建议,以缩小收入差距。

  • 标签: 收入差距 再分配 调节机制 主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铁成为现代城市居民的一种重要出行工具,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准点率高和占地面积小等特点,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然而运营线施工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它具有点多、线长、施工作业时间短、各专业交叉作业多、工作量大、施工地点在轨行区、施工的时间在夜间运营结束后等特点,如何有效地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工作,有序地控制好各项施工作业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改进的问题。因此文章结合某地铁运营线路实际,就线路维检修作业时间控制与分配展开探讨。

  • 标签: 运营线路 检修作业 时间控制 分配
  • 简介:感恩具有良好的生理和社会适应性功能,是个体应当具备的积极品质,会对个体的公平分配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设置受恩情境考察感恩对中班幼儿资源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恩能够显著影响中班幼儿的资源分配行为,受恩组幼儿比未受恩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公平分配行为;不论资源是否充足,受恩组幼儿分配给自己、施恩者和资源匮乏陌生人的资源数量基本持平,整体倾向于公平分配;超过1/4的受恩组幼儿在分配依据中体现出感恩意识。在幼儿公平分配行为的培养过程中,应尊重幼儿的感受和合理需要,充分运用同伴资源,培养幼儿的感恩品质,并适当强化其同情和移情行为。

  • 标签: 感恩 资源 公平分配 亲社会行为
  • 简介:消极确认之诉作为一种新型诉讼,在法院是否应当受理问题上正反两种观点互相博弈,举证责任如何分配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实践中分配规则不统一。就理论而言,消极确认之诉举证责任如何分配具有双重困境,如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将具有强制起诉机能,如原告承担举证责任将违反证据偏在规则。笔者通过分析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案例,认为该裁判规则不可作为标准适用于所有消极确认之诉,指出原告败诉后果与传统诉讼的不同。在将诉讼作为系统工程的基础上,提出应当结合诉的利益防止诉权滥用,通过法官释明查清事实,慎用推定规则,巧用证明度标准,最终使消极确认之诉举证责任分配形成一套公平公正的体系。

  • 标签: 消极确认之诉 举证责任 法律要件
  • 简介: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属于实体法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法可以对客观的举证责任作抽象统一的分配。不同于主观举证责任,客观举证责任的分配实为分配待证事实真伪不明时的不利益由何方负担的问题,是为裁判而创设的法律技术。物权法中包含举证责任负担的基本规则及其例外规则。在具有法律上的推定、消极要件事实以及消极确认之诉时,举证责任具有减轻或倒置的存在。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完善对于民法典的编纂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举证责任分配 规范说 物权法 证据规范
  • 简介:摘要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短缺与污染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所以,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建立了各种作物全生育期的水分生产函数,以此为基础在农业种植结构不变的条件下,采用动态规划法进行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益。

  • 标签: 动态规划 水资源 水资源优化分配
  • 简介:风险社会的思维方式引发刑法范式的转换.刑法体系内部的逻辑自洽成为形式侧面的考量,实质层面的根据在于对“正义”符合性考察.风险社会的现代性自反开启了刑法的现代转型,与合目的性、正当性一样重要的是,在刑法内部溶解“分配正义”理论,旨在对风险社会的传统刑法改造时,除了对正义目标的孜孜追求,还应该关注分配正义在刑法理论的合理内核.

  • 标签: 罪刑法定 风险刑法 分配正义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交通需求也不断增加,交通堵塞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本文介绍了一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通过在道路交叉口处设置隔断,取消了交通信号灯,能够提高城市交通速度和彻底解决交通阻塞问题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 标签: 城市道路 交通系统
  • 简介:摘要文章介绍市政道路交叉口改造的必要性,市政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形式,城市道路中交叉口建设,传统交叉口设计方法与设计缺陷与斜交角交叉口平面设计重点等。

  • 标签: 道路设计 市政道路 交叉口设计 要点
  • 简介:背景:目前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疗效的方法有很多种,而医生总是习惯以客观指标为参考标准(比如膝关节活动度、影像学资料)来评价手术的成功与否,而很少从患者自身主观满意度出发来评估疗效。目的:分析影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的可能因素。方法: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98例,男性58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为27.4岁,平均随访时间为17.5个月,随访调查所有患者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满意度,对可能影响的因素(包括年龄、随访时间、性别、患肢、心理素质、文化水平、经济状况、术后运动水平、术后膝关节IKDC评分)与患者主观满意度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其影响作用。结果与结论:(1)98例患者均获随访,72%的患者对手术愈后表示满意,28%的患者表示不满意。(2)统计学分析发现,患者的心理素质、经济状况、术后运动水平和IKDC评分与患者的主观满意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结果提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大对医疗行业的投入,良好的术前沟通,心理辅导和合理的康复计划都可以提高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病人满意度 关节镜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