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最严峻挑战之一,它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需要从多学科综合视角来把握复杂问题。其中,从伦理维度对气候变化进行研究就形成了一个新近比较重要研究领域——气候伦理研究。笔者对当代气候伦理研究进行了一个简单梳理,从不同角度对气候变化所引起伦理问题进行了概括表述和简单分析。希望通过对这些领域内伦理维度介绍,能够引起更多人关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气候伦理研究中。

  • 标签: 气候变化 不确定性 成本—收益分析 历史责任原则 平等主义原则 功利主义原则
  • 简介:当今时代是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过渡时期.20世纪中叶,工业化先进国家首先暴发全球性生态危机,掀起环境保护革命风暴,提出生态文化重要观念;但是,由于工业文明道路惯性,没有率先走向建设生态文明道路.这时,中国工业化迅速发展,虽然取得伟大成就,但是付出了沉痛代价.应对环境和资源问题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中国走向建设生态文明道路.环境伦理作为生态文明重要观念,是建设生态文明一个理论支点,现在它只是一种初步形态.中国环境伦理将在促进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形成,在为建设生态文明服务中,不断发展、完善和走向成熟.

  • 标签: 生态文明 环境伦理 道路惯性 社会核心价值观
  • 简介:在生态文明新时代,从生态文明视角宣扬伦理道德,以新价值观———生态伦理价值观,重新认识并构建人与河流新型关系,唤醒人们自觉呵护河流、关爱河流意识;实施河流伦理主要原则、水利工程生态伦理原则和规范,提高我们水利水电工作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这对于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完全必要

  • 标签: 生态文明 河流伦理 水利生态工程伦理
  • 简介: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已经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这三次科技革命,一次比一次突显了人在人与自然伦理关系中主体性,同时也强化了自然社会-历史性.当代人与自然这一伦理关系之所以被人们所意识,是由于人们面对了一次次科技革命所引发一系列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等.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向度、非协同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多向度协同发展.

  • 标签: 科技革命 人与自然 伦理关系
  • 简介:随着景观设计行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但是,设计行为本身包含着形成社会体系因素,因此,设计人员在关注目前功能和形式同时,也更应该考虑社会综合性因素及其伦理性。

  • 标签: 伦理学 生态伦理 人文精神 景观设计
  • 简介:环境美德伦理是从美德伦理视角研究环境伦理,是环境伦理新兴视域。环境伦理在规范伦理向度建构困境和当代美德伦理复兴方面提出了环境美德伦理问题;环境美德伦理主题是"美德与自然",中西方伦理有一定思想资源;美德统摄并反映人存在,环境美德反映人在生态之维存在,并且共同体孕育人美德,故而环境美德是反应人生态存在并由生态共同体生活孕育美德;根据拓展主义和建构主义路径,环境美德德目包括敬畏、仁爱、简朴、节约、平等、公正、责任等。乡土教育和日常生活批判中进行环境美德教育是培育具有环境美德人格重要途径。

  • 标签: 环境伦理 美德伦理 环境美德伦理
  • 简介:本文通过对佛教戒律和道教戒律形成与发展历史回顾,概括了佛、道戒律主要内容,揭示了这些戒律伦理意蕴及其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佛、道戒律与儒家礼教之间关系.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道德教化作用.

  • 标签: 佛教戒律 道教戒律 儒家礼教 社会伦理
  • 简介:规范与诱导人类行为传统社会伦理隐含结构与水平性缺陷,催化生态危机;须对传统社会伦理原有两个价值取向(获取资源能力取向、分配资源公平取向)维度规则进行生态化“洗礼”,使社会伦理结构增加生态价值取向维度,作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整体性生态化之变。

  • 标签: 生态危机 伦理缺陷 伦理生态化
  • 简介: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为原则所建立现代城市造成了众多城市环境问题,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矛盾逐渐发展到二元对立状态,促使城市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岌岌可危边缘。在对现代城市环境问题深刻反思基础上,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生态城市是为了解决当前城市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与环境伦理具有内在一致性,它蕴含着非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公正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引导生态城市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重要支撑。首先,环境伦理价值观、环境伦理道德规范和环境伦理信念等环境伦理价值理念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其次,生态伦理文化、生态道德教育、低碳经济模式和生态伦理法制等环境伦理实践行为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实践支撑。

  • 标签: 生态城市 生态意识 生态道德教育 低碳经济 绿色消费 环境伦理法制
  • 简介:十九世纪美国正处于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阶段,面对充斥着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工业社会,亨利·梭罗(HenryDavidThoreau)以超前眼光预见到了工业社会精神失落后果,并毅然选择在瓦尔登湖畔度过为期两年“与禽兽相伴,与飞鸟为邻”农耕生活.《瓦尔登湖》(Walden)一书便蕴藏着梭罗批判现实社会、回归自然渴望和探索内心呼吁.他强烈反对以牺牲自然方式来发展经济以及用物质享受来代替精神进步做法,深切地希望像守住瓦尔登湖那样守住人类精神家园.梭罗呼吁人们勤劳节俭,褪去华丽装饰,过质朴生活,找回人类最本真的东西.人类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梭罗认为改变人类心灵深处价值倾向,可以提升社会风气,最后实现社会整体道德品质升华,从而使人类自觉地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职责.他呼吁人类减少对欲望过度关注,将疲于奔命时间用在思考人类应当如何正确发展,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上,减少一些自己给自己束缚,让肉体和精神共同回归自由.这种深刻的人性复归生态思想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它可以使我们从物质枷锁中解放出来,做大自然旅居者而不是占有者,放慢脚步去探索内心深处瓦尔登湖.

  • 标签: 《瓦尔登湖》 生态思想 精神家园 简单生活 人性复归
  • 简介: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靳凤林教授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基金会资助项目“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结构性转型研究”基础上完成《制度伦理与官员道德——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结构性转型研究》一书2011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在历次改革中屡屡被推迟最为棘手政治体制改革已然成为制约我国各项事业发展主要瓶颈,中国在21世纪基本走向,甚至于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世纪初前30年我们对这一问题所做思考、选择和作为。

  • 标签: 人民出版社 中国政治 转型研究 伦理结构 官员道德 制度伦理
  • 简介:在实践思维方式所开敞生存论视阈中探讨马克思哲学生态伦理意蕴,认为马克思实践生存论是通过对现实异化实践和异化理论批判,昭示了人自由自觉生存理想,从而显明了人与自然本真关系和人对自然应然实践态度.自然主义生态道德情感、人道主义生态道德原则和共产主义生态道德信念是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核心内容.

  • 标签: 马克思哲学 实践生存论 生态伦理 自然
  • 简介:从生态伦理角度研究《道德经》,其中“尊道贵德”可作为生态伦理原则,形而上之道作为天地万物本源,以德形式内化于它们,从“道”贯到“德”;遵循“道法自然”规律,即道以自然作为内在根据和原因,决定了自身存在与运动而无须借助外在动力;内蕴“为物之德”,强调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类必须担负起对非人类生命生态责任,达到物我和谐统一、物我同化、物我共存深层次道德境界.实践上构建“辅万物之自然”生态行动准则,其具体构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确立“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行为基准,以自然为固有尺度“知足”“知止”资源保护观与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地泽及万事万物慈爱思想.在此基础上,诠释老子生态智慧与深层生态学逻辑一致性,实现老子生态智慧现代性转化和重塑.在生态平衡持续失衡的当下,挖掘、梳理、诠释《道德经》生态智慧,可为构建中国生态伦理范式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道德经》 玄德 为物之德 深层生态学
  • 简介: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史上影响最大绿色世博会,充分挖掘和弘扬上海世博会主题昭示环境伦理精神,对于后世博时代推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启迪价值。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反思和解答"城市发展之谜"时所彰显环境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主张绿色低碳生态化发展理念;二是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方向;三是强调和示范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路径。上海世博会主题积极倡导和展示环境伦理精神,为人类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为破解生态危机提供了十分有益借鉴。

  • 标签: 上海世博会 主题 环境伦理精神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动物伦理源于生态伦理。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视角研究人与动物相互关系,是关于人与动物关系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理论体系,强调人类要善待动物、尊重动物以及合理地利用动物。司各特·莫马迪(N.ScottMomaday)是美国印第安吉尔瓦人后裔,是普利策小说奖获得者,他主要作品如《通向阴雨山道路》(TheWaytoRainyMountam)、《日诞之地》(HouseMadeofDawn)、《远古孩子》(TheAndentChild)等主要关注印第安吉尔瓦等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种族认同、生态伦理等问题。其中动物伦理主题是其作品显著特征之一,如“人与动物互惠共生”、将动物视作“非人类的人”等,这些理念主要通过宗教神学伦理体现在其作品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崇尚动物图腾、神话与宗教;崇尚动物狞猎习俗;众生一体神圣关联等。莫马迪作品中所蕴含动物伦理观具有较强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对现代生态文明构建有一定启迪和反思,比如树立生态整体主义观,创造一个“自然——人——社会”动态平衡、和谐共生、互荣互利审美理想世界等。

  • 标签: 司各特·莫马迪 印第安神话 动物伦理观 众生一律 生态文明 生态整体主义
  • 简介:当代中国水伦理价值观经历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从价值一元到多元转变,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水伦理价值观分歧与对立。双方相互驳诘、各执一端,彼此之间交锋和对立多于交融与认同,这一方面使人们对水伦理身份感到困惑,并对水伦理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又无法在实践层面回应中国水问题现实需求。因此,如何整合水伦理价值观就成为水伦理研究重要理论课题。然而,在整合价值观研究中,中国学者提出并论证了三种具有代表性整合价值论,即"像河流那样思考"进化价值论、人河互为尺度伦理价值观以及"以人为本"伦理价值观。这三种价值论都试图融合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价值观,但由于它们既没有在理论上真正厘清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各执一端认识论根源,又缺乏统一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于是,在整合中又形成了新价值论分歧。这种新价值分歧使水伦理合法性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我们以为,消解水伦理合法性质疑,并使水伦理摆脱价值论困境路径是:重构并培育"以人为本"、人水和谐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以人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包含三个理论基点:唯物辩证本体论、"以人为本"人水和谐价值论以及"像水一样思考"方法论。它通过提出并坚持本体论与价值论、整体论与层创进化论、永续发展与有限发展、以人为本与人水和谐辩证统一,追求人为本即以自然为本、自然为本即是人为本合规律合目的境界,进而消解了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价值对立,并成为当代水伦理合法性基础。

  • 标签: 水伦理 价值观 层创进化 二重性 以人为本
  • 简介:作为彻底自然主义者,斯宾诺莎在批判基督教传统与笛卡尔实体论前提下,确立了上帝、实体与自然"三位一体"自然观,建构了本体论-认识论-伦理组成完整形而上学体系。斯宾诺莎自然观是广延与思想统一,这表明自然界本身就是自己存在原因,自然界一切事物无论有着什么样差异,都存在于统一自然界中。在伦理探究中,从上帝、实体与自然"三位一体"自然观基础出发,为了使人心臻于完善,必须充分了解自然,走出人心对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等外在善追求,仅在正当、合理限度内才是获得幸福手段,而不是幸福本身。只有"人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知识",才能获得最高幸福。对斯宾诺莎自然观伦理探析,不只是还原理论本身及其阐释,更是为了促进当代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和谐。目前生态伦理探究处于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对立"两难选择"胶着状态,使自身理论整体性无法显现。如何从"两难选择"僵持状态走向生态伦理整合,是自然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内在要求。斯宾诺莎自然实体论及其幸福伦理观探讨从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状态走向统一和谐思想,启发人们重新发现并尊重自然生态价值,限定人知性能力范围,唤醒人们生态道德意识,规范生态道德行为,因而对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生态伦理观研究乃至生态文明建设有某种思想启示。

  • 标签: 斯宾诺莎 自然观 生态伦理 生态文明
  • 简介:中国傣族有100多万人口,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有着独特饮食文化习俗和较好健康、环保意识。傣族饮食习俗与其传统环境伦理思想、居住特殊地理环境、对健康认知与审美需求等等有紧密联系。但随着现代化潮流,宗教信仰与环境伦理改变,傣族传统饮食习俗也遭受新挑战,一些不良饮食习俗与生活方式开始影响到傣族食品安全与健康状况。

  • 标签: 傣族 环境伦理 食品 健康
  • 简介:当前在商品生产中包装材料过量使用、印刷过度以及大量包装废弃物产生,给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面对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被破坏,人们在环境伦理思想影响下,深刻意识到发展生态包装重要性和必要性。笔者认为应在环境伦理思想指导下发展生态包装,在产品包装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材料源头抓起,再到生产过程、制作过程、使用及使用后再回收利用等环节中,运用环境保护战略,合理利用原材料资源,使包装材料加工所带来对环境污染降低到最小,向市场提供可持续发展生态包装。为此提出了四种生态包装策略,强调了产品生产企业、消费者和设计师环境保护责任,倡导全社会共同保护资源与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生存和发展空间,从而最终实现经济、环境和人类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目标。

  • 标签: 生态包装 环境伦理思想 包装策略
  • 简介:丽鱼科(Cichlidae)共约有70种鱼类,广泛分布在非洲(包括马达加斯加岛)和巴勒斯坦、中美洲和南美洲、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丽鱼科主要有2个罗非鱼属(台湾俗称吴郭鱼),即Tilapia属(以摄食大型植物为主,底层产卵类型)和Sarotherorlon属(以摄食浮游植物为主,口孵类型),各种罗非鱼策源地主要来自非洲(包括马达加斯加)和巴勒斯坦(约旦河流域和沿岸河流)。

  • 标签: 罗非鱼 摄食 吴郭鱼 种鱼 鱼类 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