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仲呈祥:(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我看了是很激动的,我觉得这是电视剧创作中一个很有意义的作品,很有标志意义的作品,是近一年来电视界的收获,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在反映长征的题材上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写得很有深度,很有特点。另一层意思是,在石学海这个导演创作的作品,从《山不转水转》《一个姑娘三个兵》《都市平安夜》《两个姑娘两个

  • 标签: 人格力量 长征精神 电视剧 作品 散文化 平凡化
  • 简介:<正>2007年1月,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艺术社团——南岸印社的学生收到了100余封由红军著名地点(遵义、娄山关、泸定桥、腊子口、吴起镇……)寄来的集邮印谱信封。这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与南岸印社在2个月前组织发起的“印行邮路·重走长征

  • 标签: 机电学院 印社 吴起镇 艺术创作活动 篆刻艺术 人文艺术
  • 简介:这一乐章主要描写红军与各族人民的亲密关系,由于通过红军宣传抗日救国的重要意义,使各族人民了解红军北上抗日的伟大作用,因而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欢迎。这个乐章用歌舞音乐的体裁集中地描绘了各地区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迎红军的情景。曲式结构采用多主题对比的原则和大型的回旋曲结构。

  • 标签: 歌舞音乐 曲式结构 主部 《长征》 抗日救国 谐谑曲
  • 简介: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也成为长征题材音乐作品永恒的主题和不竭的源泉。本文通过对长征题材音乐作品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其创作手法和风格,研究长征题材音乐作品创作发展的特征,探索这一领域音乐作品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长征精神 音乐作品 创作手法 音乐风格
  • 简介:从1999年策划,2002年起在中国实施至今的"长征计划"是一个综合的多平台的大型国际艺术计划,是一个永远行走中的艺术实践计划,从机构上它是一个关于当代艺术的展示空间、出版社、策展实验室、当代艺术收藏、当代艺术公共空间、咨询机构,从理念上它希望做到一个永远运作中的当代艺术实践工作室、当代艺术实践倡导者、作者和组织者。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长征 公共空间 艺术实践 计划 艺术家
  • 简介:在经过了复杂的时代变迁后,手风琴已经从一个外来乐器成为了我国的一种拥有广泛社会基础的大众乐器之一。李遇秋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而且在手风琴引述的发展中作出了突出且巨大的贡献。自他之后,带有中国气息的手风琴音乐进入到了世界手风琴乐坛中,中国的手风琴音乐与世界手风琴界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同时也使得中国手风琴艺术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长征组歌》是李遇秋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手风琴音乐在国际乐坛上的一面鲜明旗帜。

  • 标签: 手风琴 李遇秋 《长征组歌》
  • 简介:电影《勃沙特的长征》是由潇湘电影有限公司与黄平县委宣传部联合拍摄的一部故事影片,影片记录了瑞士籍英国传教士勃沙特在贵州黄平偶遇长征途中的中国红六军团后而发生的一系列传奇故事。影片取材于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1934年10月,贵州镇远的瑞士籍英国传教士勃沙特在访友期间偶遇由湖南西征入黔的红六军团,此后,勃沙特被疑为“间谍”予以扣留并跟随红六军团一起长征,期间,勃沙特为时任红六军团团长的萧克翻译一张法文版的贵州省地图而与萧克将军结下了不解之缘。

  • 标签: 勃沙特 长征 电影 人类精神 红六军团 故事影片
  • 简介:10月12日,作为文化艺术品代表的《长征万里图》搭乘在神舟六号上飞入太空,五天后安全返回。

  • 标签: 万里 长征 艺术品
  • 简介:葛丽泰·嘉宝在《瑞典女王》中最后一场戏的表演,被称为“美的零度”表演的典范,她揭示了.一个规律,那就是艺术创造的最佳境界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真正的天才演员不在于表演得如何逼真,而在于如何把握角色,使之与演员合二为一,浑然天成。《长征》中唐国强的表演就接近甚或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塑造了“真我毛泽东”的光辉形象。

  • 标签: 《长征》 唐国强 演员 电影艺术 表演艺术 人物形象
  • 简介: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艰巨卓绝的英雄壮举,它所留下的长征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习主席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1)纪念长征胜利,弘扬长征精神,挖掘改革强军的动力源泉,是我们每一位文化艺术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笔者就经典革命歌曲《十送红军》的词曲起源进行分析,并尝试从音乐本体、接受美学、文化传播三个视角得出其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

  • 标签: 《十送红军》 词曲分析 接受美学 文化传播
  • 简介:新中国戏剧运动的先行者张庚关于歌剧创作写过一篇长文,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令人印象深刻:创作歌剧,好比捏面人,你是一个能掌握现实的,你就能把你的材料捏成你所需要的形象,如果你根本没有掌握住现实,你就是有许多材料也捏不成一个形象。

  • 标签: 歌剧艺术 民族化 剧场 长征 歌剧创作 戏剧运动
  • 简介: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传承和弘扬红军精神,2015年7月21日至24日,四川省视协联合中国视协、中视国协主持人专委会,组织优秀电视艺术工作者赴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

  • 标签: 长征路 艺术工作者 中国视协 电视台节目 红军精神 分党组成员
  • 简介:大型交响套曲《长征》是作曲家张千一先生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八十周年创作的一部史诗性作品。本文通过对整部套曲的题材选择、体裁形式、结构布局、主题发展、音色音响等方面的研究,来解读作曲家创作中的思维与技法。

  • 标签: 思维主题结构 音色音响民族性 地域性
  • 简介:蜚声乐坛的二胡曲《红军哥哥回来了》由张长城、原野创作的同名中音板胡独奏曲移植而来(乐谱见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9月出版之《1949-1979板胡曲选》P.14-16)。该曲从1958年传世至今,40余年来魅力不减,堪称精品,深受演奏者及听众喜爱。

  • 标签: 二胡曲 演奏特色 音板 板胡 独奏曲 演奏者
  • 简介: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80周年,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组织了"‘新峰计划'青年美术家重走长征路采风写生活动"。本次活动自4月20日开始,历时7天,由杭州出发,奔赴川西,沿着当年红军翻越雪山草地的路线采风写生。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骆献跃在出发仪式上为采风团授旗,副秘书长石君一任采风团团长,

  • 标签: 长征路 采风团 雪山草地 红原县 君一 小金县
  • 简介:过去一年中,音乐剧《钢的琴》在全国巡演了上百场,无一场不充满掌声与欢呼。而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该剧获得优秀剧目、音乐、舞美、灯光设计和优秀表演五个单项奖的出色成绩!《钢的琴》的出现不仅是文化界多年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而且它还让人们喜出望外地看到那久违了的批判现实主义之风又失而复得,重回到了我们大众的身边。

  • 标签: 千呼万唤始出来 单项奖 表现主义 灯光设计 中国艺术节 大鼻子
  • 简介:新中国成立60年问,非虚构战争文学有过几次发展高潮。第一次是建国初年,第二次是抗战胜利50周年。经过半个世纪的历练发展,非虚构文学已经到了需要变化一下的当口。王树增生当其时,《朝鲜战争》、《长征》和Ⅸ解放战争》既是波澜壮阔、高歌猛进的史诗,又是才情旷世、溢彩流光的诗史,为非虚构战争文学做出了贡献,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水准。

  • 标签: 非虚构战争文学 王树增 《朝鲜战争》 《长征》 《解放战争》
  • 简介:本文从具体的个案“遵义红军纪念碑”出发,从作品的时间线索、创作手法、美学特征等多角度呈现了叶毓山创作当中较为重要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作品,通过深入研究,揭示了艺术家具有鲜明特征的纪念碑雕塑语言形成的内在逻辑,折射出新中国纪念碑雕塑的发函历程,呈现了前辈雕塑家寻求中西方结合的风格/样式的探索和实践过程。

  • 标签: 纪念碑雕塑 空间综合体 因势象形 独立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