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吹口哨该健身法老少成宜,可以锻炼腹式呼吸,提高肺活量,并能锻炼脸部肌肉,有美容效果。具体做法是:深吸一口气,然后撅起嘴巴,模仿吹口哨的姿势,慢慢将气吐尽。

  • 标签: 养生法 易学 腹式呼吸 美容效果 健身法 肺活量
  • 简介:有些中老年人常因急性腰背痛、骨折、急性心肌梗死等原因需长期卧床休养,活动减少可导致皮肤褥疮、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食欲减退、便秘、肾结石、尿路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栓塞以及焦虑和忧郁等一系列的并发症。所以中老年人有必要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床上运动。

  • 标签: 卧床患者 中老年人 运动 并发症 肌肉萎缩 挛缩
  • 简介:纤维胃镜问世已30余年。迄今为止,常规插镜步骤让病人作吞咽动作,术者顺势将镜插入食管,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有时出现术者的进镜与患者的吞咽不协调时,造成插镜困难。自1989年11月至1993

  • 标签: 纤维胃镜 协调时 吞咽动作 喉咽部 镜体 操作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采用改良椅背和足蹬进行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42例单纯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遵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椅背复位、对照组采用足蹬复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复位成功情况和肩部疼痛情况。结果:对照组复位成功率为65.00%,远远低于实验组的95.45%,且对照组疼痛程度重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一次性复位成功率高,且患者疼痛感较轻,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椅背法 足蹬法 复位治疗 肩关节前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采用改良椅背和足蹬进行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42例单纯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遵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椅背复位、对照组采用足蹬复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复位成功情况和肩部疼痛情况。结果:对照组复位成功率为65.00%,远远低于实验组的95.45%,且对照组疼痛程度重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一次性复位成功率高,且患者疼痛感较轻,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椅背法 足蹬法 复位治疗 肩关节前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从2018年03月~2020年03月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抽取62例展开研究,通过区组随机化分组将其中31患者用作参比组对应研究资料,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并将另31例患者用作实验组对应研究资料,选择中医护理操作干预,分析不同组别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咳嗽、气促、胸闷中医症候积分相较参比组均明显降低(P<0.05);FEVl/FVC值相较参比组显著提高(P<0.05);且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相较参比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遵循中医护理理念开展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改善患者肺部通气状态的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 中医护理 疗效观察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导入模式培训在急诊科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9月到2020年12月在进入急诊科轮转的40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予以传统带教方式,2021年1月到2021年4月在进入急诊科轮转的40名护理人员作为试验组,予以情景导入培训模式,对护理人员的带教效果评分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的带教效果评分明显较高,相比较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

  • 标签: 情景导入模式培训 急诊科 轮转护士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2021年9月入院实施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视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治疗期间应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好,有利于制定中药离子导入技术规范。

  • 标签: 循证护理 中药离子导入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都说“健康无小事”,掌握几个最实用的自检,每隔一段时间仔细检查一遍,熟悉自己身体的每一个变化,就能将健康握在自己手中.从头到脚查皮肤美国皮肤癌基金会珍宁·唐尼博士在美国“今日”网撰文建议,人们可以每月进行一次皮肤自查.首先,保证光线充足,找一面与身高相仿的镜子,便于仔细查看全身;再找一面小镜子,方便检查大镜子难以看清的部位.检查时,要彻底细致,从头到脚一个不漏,包括手指、脚趾、头皮、腋下等隐蔽部位.

  • 标签: 健康 自测 皮肤癌 光线充足 隐蔽部位 检查
  • 简介: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廓较长、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廓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

  • 标签: 耳廓 健肾 养生法 器官组织 肾主藏精 外部表现
  • 简介: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一体、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5个方面。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可以发生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人体之"气"也分阴阳,即阳气、阴气。若阳气或阴气不足,机体状态就会出现偏性,即阳虚体质和阴虚体质。本期将介绍阳虚体质的刮痧

  • 标签: 阳虚体质 刮痧法 阴阳学说 阴阳转化 阴阳互根 阴阳消长
  • 简介:中药水试鉴別是中药性状鉴定(就是用眼看、手摸、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方法之一,原理是根据有些药材放入水中能产生特殊现象来鉴别药材的真伪优劣。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现介绍如下:1.大黄:其粉末加碱性水溶液显红色。2.苦参:横切片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几滴,栓皮部即呈橙红色、渐变为血红色,久置不消失。3.山豆根:用氢氧化钠水溶液滴于药材表面、颜色由橙红色变为血红色,久置不褪。4.远志:取粗粉0.5g,加热水10ml,强力振摇1

  • 标签: 水试鉴别 常用中药 入水 药材 久置 血红色
  • 简介:目的:将微波辅助提取新技术应用于灵芝多糖的提取,寻求最适提取工艺。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分组实验和正交优化试验考察微波辅助提取灵芝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微波辅助提取法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微波前浸润1h,320w微波30min,再按液固比为15:1加水,100℃提取8h,提取2次。结论:与常规热水提取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高效、节能、省时的特点。

  • 标签: 灵芝多糖 热水提取 微波辅助法
  • 简介:天气渐渐暖和了,着装越来越单薄,身上的赘肉再也隐藏不住了,人们减肥的心思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减肥,必须是健康的,但日常生活中,损害健康的减肥方法却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看看,是不是你也有这个习惯呢?千万别为了美而伤害了自己。

  • 标签: 损害健康 减肥法 减肥方法
  • 简介:“哥本哈根减肥”可谓是风靡已久,超重肥胖人士、想要瘦成一道闪电的爱美女性趋之若鹜。那么此法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呢?

  • 标签: 哥本哈根 减肥法 肥胖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和聚凝胺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比较。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纳入1542例输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应用微柱凝胶交叉配血(观察组,n=771)与聚凝胺交叉配血(对照组,n=771),对不同交叉配血试验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进行差异对比。结果:观察组微柱凝胶交叉配血结果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均高于对照组,聚凝胺交叉配血结果,(p<0.05)。结论:用微柱凝胶和聚凝胺在交叉配血试验中比较,前者比后者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结果直观,扫描后可长期保存,适合手工操作、半自动和全自动,灵活方便。

  • 标签: 微柱凝胶法 聚凝胺法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镜检和胶体金在疟疾寄生虫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疟区发热患者66名,均进行血样涂片制作以及血样留存处理,采用镜检和胶体金对全部血样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数据的比较而言,发现镜检对于疟疾的敏感度为95.31%,特异度为93.94%,漏诊率为4.69%,错诊率6.06%;胶体金的敏感度为92.19%,特异度为90.91%,漏诊率为7.81%,错诊率9.09%。结论:镜检与胶体金对疟疾的诊断均有较好效果,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但是结合诊断的疗效更好。

  • 标签: 疟疾 疟原虫 镜检法 胶体金法 临床适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培养、夹层杯用于结核杆菌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攸县人民医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208例临床诊断为肺结核、肺部感染、咳嗽、咯血的患者,采集患者痰液标本后分别进行PCR、痰培养、夹层杯涂片试验技术检测,比较三种技术阳性检出率及检测时间。结果PCR技术对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40.87%,痰培养检出率23.08%,夹层杯痰涂片检出率19.23%;PCR技术检出率高于夹层杯涂片、痰培养(P<0.05),痰培养检出率略高于夹层杯涂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样本进入实验室到发出报告时间,夹层杯涂片、PCR技术明显短于痰培养,且夹层杯涂片时间短于PCR技术(P<0.05)。结论 PCR技术、培养、夹层杯涂片检测结核杆菌均有一定价值,其中夹层杯涂片、PCR技术检测时间短、检出率高,且夹层杯涂片检测时间更短,但夹层杯涂片检出率略低,故需要临床更进一步研究。

  • 标签: PCR技术 培养法 夹层杯涂片法 结核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