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对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按照病历号随机的方式,将其对半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实施的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无缝隙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结论:无缝隙护理对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配合度,改善了患者心理健康。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血液透析 急性肾衰竭
  • 简介:[目的]评估系统功能训练对骶骨肿瘤病人术后排便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随机将32例骶骨肿瘤术后排便障碍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护理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功能训练。[结果]实验组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发生率及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排便控制功能优良率达81.3%,排便感觉功能优良率达87.5%。[结论]对骶骨肿瘤术后排便障碍病人进行系统功能训练,可有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对排便控制功能和感觉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骶骨肿瘤 排便障碍 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脊髓损伤性截瘫患者护理中实施膀胱功能训练对排尿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入组对象总计30例,筛选于本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性截瘫患者。计算机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实施膀胱功能训练,对比不同模式对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差异。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较低,在院期间尿管留置时间较短,带管出院占比较低(P

  • 标签: 膀胱功能训练 脊髓损伤性截瘫 排尿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适时功能锻炼在锁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平均将30例锁骨骨折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较参照组更短,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较参照组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P<0.05。结论:指导锁骨骨折患者展开适时功能锻炼,对于促进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有积极的作用,能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适时功能锻炼 锁骨骨折 并发症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在对脑出血手术患者护理中展开无缝隙护理模式对于提升患者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的作用。方法 结合对比护理分析的形式进行探究,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6例为对象,随机抽选其中的28例,在手术期间落实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在为剩下患者时将无缝隙护理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对比患者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结果 对比患者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观察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脑出血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收集50例病例的数据,探讨甲状腺功能、肝功能和性激素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疾病状态密切相关,可用于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疾病,并监测治疗效果。肝功能检验方面,肝酶和胆红素等指标与肝脏疾病相关,对评估肝脏病理变化、监测药物毒性和管理肝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性激素检验结果显示性激素水平与生殖系统疾病和性功能障碍相关,可用于评估生殖健康和进行性激素替代治疗。这些研究结果为临床实践中的甲状腺、肝脏和生殖健康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甲状腺功能 肝功能 性激素 生殖系统 性腺功能 辅助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死 肢体运动功能 语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干预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锻炼认知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前来到我科治疗的80例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正常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患者的盆底肌恢复状况、治疗的依从性进行分析判断。结果:观察组的盆底康复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健康教育干预 盆底肌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采用系统性呼吸功能训练对生活质量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本院选取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 72例进入临床研究,将患者按照抽签法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式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系统性呼吸功能训练,将两组患者 护理后的呼吸功能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各项呼吸功能数据间差异不明显P> 0.05。 护理 2个月后实验组 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比较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系统性呼吸功能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呼吸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 标签: 系统性 呼吸功能训练 脑卒中 呼吸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中3/4以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即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及髓样癌。功能性颈清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术后几乎每个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颜面部水肿、吞咽牵吊感和颈部僵硬、瘢痕挛缩。笔者选择2000年2月-2004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8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行功能性颈部清扫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分别从颜面部水肿、吞咽牵吊和颈部僵硬、瘢痕挛缩3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探讨术后颈部功能锻炼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功能性颈清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甲状腺恶性肿瘤 颈部清扫术 功能锻炼 功能性 后颈部 癌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渐进式康复护理用于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1月-2023年5月本科接诊脑梗死病人(n=60)。试验组采取渐进式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FMA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FMA评分:试验组数据达到了(88.31±2.56)分,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76.14±4.28)分,相比较下,试验组肢体运动功能更好(P<0.05)。关于吞咽功能: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用渐进式康复护理,病人的肢体功能改善更加明显,吞咽功能提升更为迅速。

  • 标签: 脑梗死 吞咽功能 渐进式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冰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对患者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我院收治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56例为研究观察对象,依据信封法分对照组(吞咽功能训练干预)、结合组(吞咽功能训练+冰刺激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积分(SWAL-QOL)、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结合组SSA评分、SWAL-QOL评分比对,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结合组SSA评分、SWAL-QOL评分比对,后者明显更优(P<0.05)。护理后,对照组、结合组护理满意度比对,后者明显更高(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取冰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吞咽障碍 脑卒中 冰刺激 吞咽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胸外科手术患者接受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对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此文中共选取100例来自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就诊同时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等分两组展开研究,研究期间为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措施,为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针对两组接受不同护理后,患者肺功能变化进行观察,同时统计患者对临床效果的满意度,将临床所得数据以表格形式展现,同时进行数据对比。结果 对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进行统计,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为体现出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肺功能指标两组均有变化,数据以研究组更具优势性,并且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患者满意度统计结果研究组满意度最高,为49(98.00%),参照组满意度偏低,为38(76.00%),两组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 标签: 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 胸外科手术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胸外科开胸手术后的ICU患者采用主动呼吸循环功能训练,探究其对患者肺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1--12月经胸外科开胸手术的ICU患者122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研究组及参照组,每组61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呼吸方法进行训练,而研究组则采用主动呼吸循环功能进行训练,训练一周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FVC、FEV1及MVV较参照组均有明显的提高,而呼吸频率(RR)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胸外科开胸手术后的ICU患者而言,采用主动呼吸循环功能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肺部功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对患者后续的病情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主动呼吸循环功能训练 开胸手术 术后 ICU患者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入院24h接受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吞咽功能障碍、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上肢简化Fugl-Meyer(FMA)评分及下肢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越早开展康复干预,其后遗症程度越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吞咽功能障碍。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卒中 吞咽功能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78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及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BB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卒中恢复期 集束化护理 平衡功能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后期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21.5-2022.5在本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40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针灸+早期功能训练)与对照组(早期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FMA、BI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针灸 早期功能训练 脑卒中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研究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对于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价值。方法:病例搜集时间定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入住我院的120例胸外科手术术后患者为研究样本,采用1-120数字进行随机编号法,将奇偶数分为(1组)和(2组),每组人数各60例,对比护理后数据指标。结果:分别接受两组实验的患者最后所呈现出的护理效果截然不同,(2组)患者在(FEVI/FVC)(最大通气量)(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脉搏氧饱和度)指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1组)(P<0.05)。结论: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在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优异,效果斐然,临床实施价值突出。

  • 标签: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 胸外科 手术术后 肺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梗死护理中渐进式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15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分别78例患者。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采取对患者应用渐进式康复护理措施。结果:常规组中显效16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48.72%;实验组中显效31例,有效40例,总有效率91.03%,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X2=14.08,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得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护理用于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推荐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渐进式康复护理 护理 康复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