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寒爆发疫情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做好我区伤寒疫情防控工作。方法以新疆地区2005年-2014年期间伤寒爆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研究对象,使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伤寒爆发疫情分布情况。结果2005年-2014年期间新疆地区发生7起伤寒疫情,763例相关病例。新疆地区伤寒爆发疫情主要集中在7月-10月,共计578例发病,占比75.75%,属于伤寒爆发疫情的高峰时间。其中学生、农民的发病时间多见于8-9月,5月开始呈增长趋势,7-10月呈高峰,1O-11月呈降低趋势;多见于农民,其次为学生、散居儿童。结论重点关注学生、农民等重点人群,加强病情监测,及早发现,加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同时增强学生、农民对伤寒疾病相关防病知识的了解,切断传染源,积极预防伤寒的发生。

  • 标签: 伤寒 爆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隐匿性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并临床诊断为隐匿性胎膜早破孕妇398例和未胎膜早破孕妇4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隐匿性胎膜早破组和未胎膜早破组,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并寻找隐匿性胎盘早破的高危因素。结果生殖道感染、既往有宫颈机能不全史、胎位异常、双胎均为隐匿性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结论应充分认识和重视隐匿性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做好孕期保健,从而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改善母婴预后。

  • 标签: 胎膜早破 高危因素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方法以我院骨科收治的88例手术患者为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了解切口干扰因素。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血红蛋白水平等存在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与诸多因素相关,可以通过术前预防、提高主刀医生水平等措施做好预防工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的可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骨科 手术切口 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3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 105例(观察组),同时选取 300例单次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出生时窒息、早产、有过敏史、家中有猫 /狗、家中有人吸烟、入托的比例分别为 31.43%、 39.05%、 22.86%、 39.05%、 30.48%和 45.71%,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有人吸烟、入托和过敏史是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危险因素( OR=1.576、 1.383和 1.667, p< 0.05)。结论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受多种因素所致,应给予针对性措施加以预防。

  • 标签: 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提出解决对策,提升整体骨科护理质量水平。方法对骨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应对。结果在相应的制度出台后,骨科病房的护理均按照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护理人员提高了对危险因素的警惕,有效降低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从整体上提升了护理的满意度。结论结合骨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因素,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防范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骨科 护理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观察100例会阴切开阴道分娩产妇的伤口愈合情况,回顾性研究相关病理指标对会阴伤口愈合的影响。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白带异常、羊水污染等因素会加重产妇会阴伤口疼痛、水肿和渗血,延长住院时间。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白带异常、羊水污染等因素影响产妇会阴伤口的愈合。

  • 标签: 康复新液 会阴侧切 伤口愈合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凝试验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的临床探讨。方法分析我院2017年3月到2018年6月接受血凝试验检验的30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统计临床血凝试验检验结果偏差患者的临床影响因素,并分析检验结果偏差的主要原因。结果3000患者中总共有113例患者出现血凝试验检验质量偏差,同时所有患者均属于分析前因素导致。结论临床中必须不断改进管理制度,优化操作流程,完善用人体系、培训体系、工作考核与监督体系,促使检验人员以及标本采集人员的操作能力的刀片持续性提升,根据科学的方式完成血凝试验检验任务,规避违规操作而导致的检验结果偏差,为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保障临床诊治水平。

  • 标签: 血凝试验检验 影响因素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在我院行RIRS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IRS术后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RIRS术后感染率为15.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尿路感染、结石直径、手术时间、感染性结石、合并糖尿病是RIRS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OR=1.635、1.395、1.137、1.136、1.125)。结论RIRS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应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术后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常规临床检验相关影响因素。给临床尿常规检验提供参考数据支持。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我院对101例尿常规检验误差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寻找,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患者尿常规检验误差中实验室影响是第一因素,共有59例,占58.42%,药物因素是第二位因素,22例,占21.78%,标本采集因素是第三位因素,14例,占13.86%,标本保存是第四位因素,5例,占4.95%,标本送检是第五位因素,1例,占0.99%,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中尿常规检验所受影响因素比较多,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有助于我们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和预防,提升检验的准确性,让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的治疗。

  • 标签: 尿常规 临床检验 相关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贫血与热性惊厥的关系。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单纯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热性惊厥的患儿76例为惊厥组,以同期收治的单纯上呼吸道感染但未发生热性惊厥的患儿65例为对照组,比较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值,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惊厥组和对照组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值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与热性惊厥无相关性。结论血红蛋白与热性惊厥无相关性,改善贫血状况不能降低热性惊厥的发病率。

  • 标签: 贫血 热性惊厥 危险因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通对本院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0例耳鼻喉手术患者监测外科术后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经过记录分析在1000例耳鼻喉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的有60例,占6%。其中经呼吸道感染24例,占40%;泌尿系统感染18例,占30%;消化系统感染12例,占20%;其他因素感染6例,占10%。采用Logislic回归方程分析出感染并发症部位、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等为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结论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是降低术后感染的关键,可提高医院手术质量。

  • 标签: 耳鼻喉 术后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院前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行CPR处理的25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的复苏总有效率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患者的复苏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口对口、面罩给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复苏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多发性外伤、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F患者的复苏总有效率显著高于VA、无脉电活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院前心肺复苏效果的因素包括年龄、通气方式、原发疾病、CPR前ECG(P<0.05)。结论院前心肺复苏患者自发循环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原发疾病、通气方式、ECG表现。

  • 标签: 急救 心肺复苏 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手术室压疮的潜在发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所收治的14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所选患者临床均给予手术室压疮预防护理措施,对患者手术室压疮的发生几率展开探究。结果在本文选取的140例患者中,术后经临床专业护士对患者的皮肤状态进行再次检测,未发现有患者出现皮肤压疮症状,也未有患者出现皮肤过敏现象,对此,无患者发生手术室压疮症状。结论针对患者提前做好手术室压疮预防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压疮现象的发生,使患者术后预后得到有效保障。

  • 标签: 手术室 压疮 发生因素
  • 简介:本文对目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素主要有生活挫折,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学习,现代化城市、生活、婚姻、家庭等。对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因素教育进行研讨并提出了几点做法。

  • 标签: 心理健康 学生 心理因素 教育法 人际关系 中专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以提高我院神经外科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曾收治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记录,总结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提出预防措施。结果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1],能够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进而避免医患纠纷。结论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只有切实做好护理工作中危险因素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危险因素,提出临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5月~2016年4月治疗的产后出血产妇78例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出血原因,并给予护理措施。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宫缩乏力、软产道受损、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控制出血症状,护理安全性较好。结论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带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多次分娩、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等,对产妇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提升治疗安全性,有着积极的护理价值。

  • 标签: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控制血压对脑出血再发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脑出血稳定期患者60例进行2年随访,根据有无规律服用降压药分为2组,随访调查2年期间脑出血再发率。结果规律服药组30例,血压基本能控制在130/80mmHg上下,脑出血再发率3.3%,不规律服药组30例,血压基本控制在143/95mmHg上下,脑出血再发率13.3%。两组患者在血压控制水平及脑出血再发率等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控制对脑出血再发有保护作用,需做好脑出血后患者的血压控制工作。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控制血压 再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痛风临床的特点,并对其危险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方法特选取我院收治的197例初诊的原发性痛风患者的情况、生活方式、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对原发性痛风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在197例患者中。男性占96.4%,发病的高峰期处于40到60岁之间。最常见的发病的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这部位首发发病率达85.7%。根据单元素Logistic回归显示可知,原发性痛风的发生和高嘌吟饮食有关系,和吸烟、饮酒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抽烟、喝酒,痛风发生的概率会上升;有高体质指数、高血压、高血压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的,原发性痛风发生的概率会非常高;在血脂组中,除载脂蛋白之外,其它的指标和原发性痛风有直接关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的浓度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会提高原发性痛风发生概率;血清尿酸排泄分数(FEuA)降低是原发性痛风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多于女性,中老年男性原发性痛风的发病率比较高。高嘌呤饮食、既饮酒又吸烟、高BMI、高血压家族史、冠心病、高血脂等都是原发性痛风的高危因素

  • 标签: 原发痛风 临床特点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送检的672份尿液样本,其中误差较大的有89份,对这89份进行复检,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进行复检之后发现,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有实验室因素、临床用药因素、尿液标本保存因素和送检过程。实验室因素影响的误差44份,所占比例为49.4%。临床用药因素的误差16份,所占比率为18.0%。采集尿液的因素13份,所占比例为14.6%。标本保存的因素有11份,所占比率为12.4%。标本送检因素有5份,所占比例为5.6%。结论只有加强对尿液检验因素的分析,才能够使尿液检验的结果更加的准确和科学。

  • 标签: 尿液 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