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采用大孔树脂工艺分离得到内酯部位,分离得到主要化合物,考察其抗肿瘤转移活性。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柱层析和硅胶柱层析分离,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采用B16黑色素瘤细胞实验性肺转移小鼠模型,对化合物的抗肿瘤转移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60%的乙醇洗脱部位为内酯部位,同时分离鉴定了两个主要化合物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和新穿心莲内酯(neoandrographolide),并考察了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的抗肿瘤转移活性。结论首次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到60%的内酯部位,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B16黑色素瘤细胞实验性肺转移小鼠模型实验研究显示,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均在不同方面降低了肺部转移瘤的恶化程度。

  • 标签: 大孔树脂 穿心莲内酯 新穿心莲内酯 抗肿瘤转移
  • 简介:分析了中医隐性知识的特征以及中医隐性知识转移对实现中医传承的重要性,提出以网络研究范式进行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研究,并从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网络的构建、资料收集、数据组织和量化分析等方面,探讨网络研究范式下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研究的步骤内容。

  • 标签: 中医隐性知识 传承 知识转移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 简介:本文旨在评估技术成果转移在药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分析技术转移的过程、机制和效果,文章探讨了药学领域技术成果转移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药学产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技术成果转移;药学产业;创新发展

  • 标签: 技术成果转移 药学产业 创新发展
  • 简介:目的:观察肺岩宁方及其拆方对C57小鼠Lewis肺癌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jalgrowthfactor,VEGF)及其激酶功能区受体(kinase-domaininsertcontainingreceptor,KDR)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C57小鼠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肺岩宁组、益气组、补肾组和抗癌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均灌胃21d,第22天处死。观察肺转移情况,取肿瘤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57小鼠Lewis肺癌中VEGF和KDR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幂:肺岩宁组补肾组、抗癌组小鼠的肺转移率明显低于模型组益气组(P〈0.05)。C57小鼠Lewis肺癌组织中表达VEGF和KDR,但肺岩宁组补肾组、抗癌组小鼠肿瘤组织中VEGF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组(P〈0.05),肺岩宁方组和抗癌组小鼠肿瘤组织中KDR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组(P〈0.05)。结论:肺岩宁抑制C57小鼠Lewis肿瘤转移的机制可能与下词VEGF及其受体KDR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肺岩宁方 LEWIS肺癌 肿瘤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激酶功能区受体
  • 简介:用陆德铭教授乳宁Ⅱ方加减治疗乳腺癌转移37例,结果转移后生存期6个月以上37例,12个月以上36例,18个月以上31例,24个月以上28例。治疗结果表明,气阴两虚、冲任失调为乳腺癌的基本病理机制,“虚基牙亦实”,故扶正同时不能忽视祛邪;“病重药亦重”,故重剂大方才能匡正以攻邪毒。

  • 标签: 陆德铭 乳腺癌 远处转移 乳腺Ⅱ号方
  • 简介:目的:观察解毒中药重楼配伍活血中药水蛭对肺癌小鼠肺转移灶和血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小鼠Lewis肺癌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化疗组、重楼+水蛭组、重楼组、水蛭组,每组8只;各组药物治疗后检测肿瘤肺转移灶个数和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重楼+水蛭组模型组相比,肺转移率显著降低(P〈0.01),较重楼组和水蛭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型组相比,重楼+水蛭组和水蛭组的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显著降低(P〈0.05),重楼+水蛭组的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重楼配伍水蛭能显著抑制小鼠肺癌模型的肺转移发生率,其机制跟改善血黏度有关;合理运用活血中药能有助于肺癌的治疗。

  • 标签: 解毒活血中药 中药配伍 血黏度 肺癌转移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补肾解毒散结方对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新生和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大肠癌患者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81例。治疗组接受化疗联合中药补肾解毒散结方治疗,对照组接受化疗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肿瘤转移率、中医证候评分,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观察时间为30月时,治疗组的术后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MMP-2、MMP-9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VEGF、MMP-2、MMP-9均下降,对照组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治疗组血清VEGF、MM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解毒散结方可有效减少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术后转移率,降低术后转移风险;可改善中医证候,抑制血清VEGFMMP-9表达。

  • 标签: 补肾解毒散结方 大肠癌 术后转移 血管新生 金属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