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中医证候学特征转归,为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IPFI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详细采集的104例IPFI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判断其确诊时的中医证候,并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IPFI多发于75岁以上的老年人,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2)中医症状表现为咳嗽,痰色白,痰液黏稠或呈拉丝状,咯痰不易,喘息,胸闷,咽干,口渴,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纳呆,寐差,便秘,小便短赤等。舌象以舌红,舌苔黄腻、少苔或无苔为主。脉象以弦、滑、细、数为主。(3)IPFI的证候分布以痰热壅肺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证候分布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4)IPFI的转归证候分布具有相关性,热陷心包证的预后最差。结论IPFI具有其独特的证候学特征,其转归确诊时的中医证型相关;在病原学证据尚不足阶段通过详辨其证候特征,综合施治IPFI,有望提高疗效。

  • 标签: 肺部感染 真菌 中医 证候 转归
  • 简介:目的总结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医证素特点。方法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诊断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选取其中病例记录全面详实、能完整体现患者整体状态、符合纳入标准者共175例,统计分析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前后及感染不同真菌菌属后证素变化,总结中医证素特点。结果(1)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病人病位证素涉及广泛,主要在肺、脾、胃、肾等。(2)病性虚实夹杂,以虚为主,证素在痰、湿、热、气虚、阳虚、血虚、阴虚、血瘀等。(3)白假丝酵母菌非白假丝酵母菌在病位证素脾、胃、肾及病性证素湿、气虚、阳虚、血虚、阴虚、血瘀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有其中医证素特点,值得进一步挖掘,同时也应加强对不同真菌菌属相应特点的研究,更好的服务临床。

  • 标签: 肺部感染 真菌 中医证候 白假丝酵母菌
  • 简介:目的:观察北沙参对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究其机理。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支气管细胞系16HBE和肺癌细胞系H460,制备北沙参提取液作用于16HBE和H460细胞。CCK-8法检测北沙参提取液对16HBE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法和Matrigel法分别检测北沙参提取液对H460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北沙参提取液对H460细胞中TIMP2表达水平的影响,ELISA检测北沙参提取液对H460细胞分泌TIMP2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5mg/mL到15mg/mL的北沙参提取液对16HBE细胞不产生毒性作用,5mg/mL到15mg/mL的北沙参提取液显著抑制H460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上调H460细胞对TIMP2的表达分泌。结论:北沙参可上调肺癌细胞对TIMP2的表达分泌,从而抑制其迁移和侵袭活动,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 标签: 北沙参 肺癌 迁移 侵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掌洞穿伤后掌、背侧皮肤缺损的皮瓣转移外科治疗。方法12例洞穿伤,其中6例采用尺动脉腕上支哑铃状双叶岛状皮瓣修复,6例采用前臂骨间背动脉岛状皮瓣加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分别修复洞穿伤背侧和掌侧。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手部功能恢复,疗效满意。结论本组病例修复方法可行,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 标签: 洞穿伤 手掌 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Flap transfer for palm penetrating wound
  • 简介:中医药以其独有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在控制肿瘤转移方面的优势已得到医学界的重视及肯定.认为抓住控制肿瘤转移的治疗时机,依据转移癌特点加以防治;从理论上分析转移癌机理,提出转移癌的治疗原则,探讨转移征象的中医诊断依据.

  • 标签: 肿瘤转移 中医药 扶正祛邪 扶正培本 痰证
  • 简介:转移癌最主要症状是顽固性疼痛,并可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治疗骨转移性癌痛包括内治法及外治法。其中内治法为中药内服,主要起到化痰散结、温阳通络、活血化瘀、补肾填髓等功效;而外治法则包括中药外敷、膏剂外敷、针灸、点穴、中药注射及超声电导药物透射等。中医治疗本病具有止痛效果明确、价格低廉、方法多样等优势。

  • 标签: 骨转移 癌性疼痛 中医药疗法 综述 骨疽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脑转移瘤的CT表现。方法:采用日立“Pronto”螺旋CT扫描机对63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脑转移瘤患者进行CT检查。结果:大脑半球是脑转移瘤的好发部位,63例中258个病灶位于大脑半球;瘤周水肿明显是转移瘤较为特征的影像表现。结论:脑转移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 标签: 脑转移瘤 CT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食管胃交界区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清扫纵隔及腹腔淋巴结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48例食管胃交界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经上腹、左胸以及IvorLewis组,每组16例患者。对比分析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经左胸、IvorLewis组患者清扫下纵隔淋巴结(隆突下、食管旁、下肺静脉旁、肺门淋巴结)明显优于经上腹组,经上腹、IvorLewis组清扫胃左动脉旁、肝总动脉旁、脾动脉、腹腔淋巴结明显优于经左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上腹、左胸以及IvorLewis组,下纵隔、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orLewis手术就被列入经胸、经腹的优势,可最大化的完整切除肿瘤,并可提高淋巴结清扫率,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食管胃交界区腺癌 淋巴结转移 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