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吴茱萸的挥发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GC/MS联用分离鉴定吴茱萸果实挥发的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果实的挥发中鉴定了24个化学成分。果实的挥发中萜类化合物较多,以单萜和倍半萜为主,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β-蒎稀(9.0069%)、三环萜(8.2903%)和桉油烯醇(6.8059%)。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吴茱萸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吴茱萸 挥发油 化学成分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广藿香挥发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提取效果的分析。通过工艺参数的优化,可以提高广藿香挥发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促进广藿香挥发的产业化发展。本文旨在为广藿香挥发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价值。

  • 标签: 广藿香挥发油 工艺参数 提取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心痛宁滴丸挥发提取工艺的研究。方法采取正交试验的方法,以药材提取混合挥发的总量为考察指标,以药材提取混合挥发的总量为考察指标,对药材的粉碎粒度、浸泡时间、加溶剂量、提取时间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心痛宁滴丸挥发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粒度为10目粗粉,浸泡时间为0.5h,8倍的药材加水量,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8h。结论对心痛宁滴丸挥发的提取工艺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为药材加溶剂量,其次为药材粉碎粒度和浸泡时间,药材提取时间的影响最小。本实验通过对心痛宁滴丸挥发的提取工艺的研究获得了最佳提取方案,为心痛宁滴丸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心痛宁滴丸 挥发油 提取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参败毒胶囊中的挥发进行定性鉴别。方法采用GC-MS方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gC-MS图谱显示人参败毒胶囊色谱图中在薄荷脑和α-蒎烯标准品相应的保留时间出现了相同的峰,且特征离子完全一致。结论此方法能够作为人参败毒胶囊中挥发的定性鉴别依据。

  • 标签: 人参败毒胶囊 挥发油 薄荷脑 &alpha -蒎烯 gC-M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感冒颗粒挥发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加水倍数、浸泡时间、蒸馏时间为考查因素,以挥发得量为观察指标,优选复方感冒颗粒中挥发的提取工艺。结果蒸馏时间影响显著(P<0.05),加水倍数、浸泡时间因素影响较小(P>0.05)。结论复方感冒颗粒中挥发较佳的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时间2h,蒸馏时间8h。

  • 标签: 复方感冒颗粒 挥发油 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不同物料比和提取时间,优化石菖蒲挥发的提取工艺,并观测石菖蒲挥发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石菖蒲挥发,对物料比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选择;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石菖蒲挥发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石菖蒲与水为17的比例,提取7h,挥发得率高,累计得率达95%以上。抑菌试验表明石昌蒲挥发对表皮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以及福氏志贺菌抑菌作用最强,三者的MIC均为0.0021g/m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0.0657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1313g/ml;对B群链球菌和伤寒沙门菌的MIC均为0.2625g/ml。

  • 标签: 石菖蒲 挥发油 MIC
  • 简介:目的:探讨花椒、珊瑚姜挥发对六种常见真菌、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IC测定药物对真菌和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对真菌的MIC范围为0.8%(V/V)——0.3%(V/V),对细菌的MIC范围为0.8%(V/V)——0.7%(V/V);其0.7%(V/V)浓度对六种真菌抑制有效率为100%,0.6%(V/V)对六种真菌抑制有效率为83.3%,0.3%浓度对六种真菌抑制有效率为66.7%。结论:挥发对6种真菌和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花椒 珊瑚姜挥发油 真菌 细菌 MIC
  • 简介: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山香挥发,用GC-MS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从SD法挥发中分离出50个色谱峰,鉴定其中37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5.12%;SFE法挥发中分离出55个色谱峰,鉴定其中24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3.17%,二者主要成分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山香 挥发油 CO2超临界萃取提取 水蒸气蒸馏 GC-M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作业场所空气中乙醚、丙酮、正已烷、乙酸乙酯、丁酮、环已烷、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检测法1-2。方法用活性碳管在作业场所常规采样,应用DM-TVOC石英毛细管色谱柱(50m×0.32mm×1.0μm),采用程序升温方式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乙醚、丙酮、正已烷、乙酸乙酯、丁酮、环已烷、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568.00、0~2418.00、0~1332.00、0~1179.00、0~2904.00、0~1206.0、0~746.50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8~2.33mg/m3(采气体积为2.0L);样品加标回收率(解吸效率)为88.9%~110.3%;RSD为2.4%~5.7%,活性炭管穿透容量>10mg,样品放置一周损失<10%。结论该方法一次性完成作业场所空气中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分离和测定,分析时间仅为15min,操作简便、灵敏,适合作业场所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测定。

  • 标签: 作业场所 挥发性有机物 溶剂解吸 气相色谱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气象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实验展开了探究,通过结合具体的实验研究,对气象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实验作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
  • 简介:目的对挥发酚不确定度进行深层次讨论。方法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和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挥发酚测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量化不确定度分量,评定水样样品和环境标样样品合成不确定度。结果通过环境标样标准值和不确定度的溯源性,水样样品测量结果也可以量值溯源到国家基准,确保了水样样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结论样品的挥发酚平均值为57.2μg/L,挥发酚稳健平均值57.6μg/L。Z=0.13。样品考核结果满意,本文证实了不确定度的推理是成立的。YY=UHY=1.9μg/L,其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大小可能是合理的。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挥发酚 不确定度 评定 量值溯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起生活饮用水中挥发酚类超标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引起水中挥发酚类超标的原因,为确保检验工作中正确出据分析数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B5750-2006中测定挥发酚的方法和连续流动分析仪同时对挥发酚超标的水样进行测定。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不一致,后经分析查找原因排除干扰,检测结果达到一致。结论:此次农村生活饮用水中挥发酚超标是由于不正确添加消毒剂造成假阳性的结果,卫生监督部门对农村生活饮用水应加大监管力度。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挥发酚 超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接受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1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的研究,术后患者接受了1天、1个月和三个月的观察,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心肌酐等等指标的测量。结果接受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患者1天和1个月的血压获得了显著的降低,3个月的时候降低的幅度更大,且心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均有明显下降,此次研究中没有发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出现。结论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效果优秀。

  • 标签: 顽固性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