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优选当归和枳壳挥发的提取工艺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以药材粉碎度、蒸馏时间、浸泡时间、加水量为考察因素,挥发提取量为指标,优选其提取工艺。以挥发包合率为指标,对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及超声法进行比较,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并对包合物进行TLC及IR检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成粗粉(20目),8倍量水,浸泡0.5h,提取5h;最佳包合方法是研磨法,挥发和β-环糊精的比例为1∶8(mL∶g),加4倍量的水,研磨3h。结论本法确定的最佳提取与包合工艺,可有效地提取与保留当归和枳壳的活性成分挥发,为其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 标签: 当归 枳壳 挥发油 提取工艺 包合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  苍术挥发浓度0.001mg/ml时培养24h,结果挥发在0.001mg/ml培养48h具有最强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  目的研究苍术挥发对成骨样细胞UMR-106的增殖作用

  • 标签: 成骨 挥发油成 样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花椒挥发对小鼠神经系统;大鼠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探讨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旷野法、斜板法、阈下戊巴比妥催眠法、观察花椒挥发对小鼠神经系统的影响;麻醉大鼠(呼吸频率)、ECG(心电图)和BP(血压)的影响。结果花椒挥发各剂量组对小鼠自主活动,大鼠(呼吸频率)、ECG(心电图)和BP(血压)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剂量下花椒挥发对小鼠神经系统、大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花椒 挥发油 一般药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感冒颗粒挥发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加水倍数、浸泡时间、蒸馏时间为考查因素,以挥发得量为观察指标,优选复方感冒颗粒中挥发的提取工艺。结果蒸馏时间影响显著(P<0.05),加水倍数、浸泡时间因素影响较小(P>0.05)。结论复方感冒颗粒中挥发较佳的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时间2h,蒸馏时间8h。

  • 标签: 复方感冒颗粒 挥发油 工艺
  • 简介:目的确定丁香挥发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方法以挥发包合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试验方法,优选制备丁香挥发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是油:β-环糊精为1:8、包合温度为50℃、包舍搅拌时间为2h.结论丁香挥发采用β-环糊精包合适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丁香挥发油 Β-环糊精 包合物 制备工艺
  • 简介:目的:应用GC-Ms分析决明子挥发的化学成分,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所萃取决明子挥发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决明子中的挥发性成分,气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和分析其化学组分。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得率高于水蒸气法得率,其决明子挥发在保持较高的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同时含有更多其他成分。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适于提取决明子挥发

  • 标签: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气质联用
  • 简介:目的:优选保济口服液挥发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以挥发得率为考察指标,以药料与水量比、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及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运用正交试验优选工艺条件.结果:提取时间与浸泡温度对挥发提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蒸溜前浸泡时间、药料与水量比对挥发提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料与水量比1∶1、浸泡温度60℃、浸泡时间1h、提取2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 标签: 保济口服液 挥发油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分析安徽亳菊两种栽培类型(大亳菊、小亳菊)挥发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亳菊和小亳菊挥发,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从大亳菊、小亳菊挥发中分别检出193和237个色谱峰,分别鉴定出51和63个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总量的75.53%和78.68%。结论:2种亳菊栽培类型挥发中共有成分为樟脑烯、1-辛烯、6-庚烯-2-醇2,6-二甲基、dl-柠檬烯、沉香醇、filifolone、d-葑醇、(S)-顺式-马鞭草烯醇、菊油环酮、异柠檬醛、马鞭草烯醇、龙脑、α-松油醇、菊烯酯醋酸盐、马鞭草酮、去氢香橙烯、β-紫罗兰酮、α-石竹烯、β-倍半水芹烯和杜松脑。相对含量最高的是马鞭草酮,在大亳菊和小亳菊中的含量分别是14.52%和8.73%;α-石竹烯和β-倍半水芹烯也有一定的含量。亳菊栽培类型不同,挥发中化学成分在数量上和在种类上都有明显区别,结果为安徽亳菊栽培类型的确立提供了化学方面的佐证,亦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了物质基础。

  • 标签: 安徽亳菊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玉米须的挥发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玉米须中提取挥发。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中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30种化学成分,其中挥发占总量的50%以上。主要以烷烃和酯类为主,其成分为正二十九烷(19.87%),三十四烷(11.86%),二十五烷(6.26%),丙酸乙酯(3.08%),三十烷(1.44%),植酮(1.01%)。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较好,适合对挥发化学成分分析。

  • 标签: []  玉米须 挥发油 GC-MS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玉米须的挥发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玉米须中提取挥发。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中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30种化学成分,其中挥发占总量的50%以上。主要以烷烃和酯类为主,其成分为正二十九烷(19.87%),三十四烷(11.86%),二十五烷(6.26%),丙酸乙酯(3.08%),三十烷(1.44%),植酮(1.01%)。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较好,适合对挥发化学成分分析。

  • 标签: []  玉米须 挥发油 GC-MS方法
  • 简介:对采集于甘肃甘南的藏药榜嘎挥发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榜嘎中提取挥发,并用GC、GC-MS法测定挥发所含化学成分及各化合物在挥发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鉴定出榜嘎挥发的35个化学成分,其中单萜类占41.7%,倍半萜类占12.7%。挥发中主要的化合物为:(-)-tran-pinecarvylacetate(15.6%),正庚烷(14.88%),桉树脑(6.82%),3-蒎烷酮(3.64%),松崁烷(3.34%),杜松醇(2.93%),cubenol(2.33%)。并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评价挥发对9种细菌,1种酵母,3种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榜嘎挥发对半裸镰刀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很弱,对絮状表皮癣菌没有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的范围为0.125到5.000mg/mL。本研究首次报道了藏药榜嘎挥发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挥发中鉴定的35种化合物均为榜嘎中发现的新成分。

  • 标签: 榜嘎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成分 抑菌活性
  • 简介:在茶枝柑青皮与陈皮中含量分别为22.38%和10.78%,结论茶枝柑青皮与陈皮挥发成分在物质种类上差异较小,茶枝柑青皮与陈皮挥发化学成分定性定量结果(略)

  • 标签: 成分比较 挥发油成分 枝柑
  • 简介:到手香挥发急性毒性实验(LD50测定)第1组、第2组各有一只在第2天死亡,则小鼠对到手香挥发(折算为生药)LD50为197.5g/kg,到手香水提液急性毒性实验(最大耐受量测定)小鼠雌雄各10只给药后

  • 标签: 到手香水 挥发油毒理学 提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花椒挥发对小鼠神经系统;大鼠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探讨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旷野法、斜板法、阈下戊巴比妥催眠法、观察花椒挥发对小鼠神经系统的影响;麻醉大鼠(呼吸频率)、ECG(心电图)和BP(血压)的影响。结果花椒挥发各剂量组对小鼠自主活动,大鼠(呼吸频率)、ECG(心电图)和BP(血压)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剂量下花椒挥发对小鼠神经系统、大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花椒 挥发油 一般药理
  • 简介: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广西石南藤(Piperwallichii(Miq.)Hand.-Mazz)挥发进行提取,并运用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分离出70个峰,确定了44种化合物,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成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84.28%,其主要成分为石竹烯(15.83%)、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9.59%)、柠檬烯(8.40%)、古巴烯(5.13%)、表蓝桉醇(2.83%)、环氧石竹烯(2.75%)、环氧别香橙烯(2)(2.41%)和α-杜松醇(1.89%)。

  • 标签: 广西石南藤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目的:对北美刺人参茎皮挥发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程序升温法对挥发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共鉴定28个成分,占挥发总成分的99.94%以上,其中主要成份为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66.5%)和4,8-二甲基-1,7-壬二烯-4-醇(26.33%)。

  • 标签: 刺人参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 简介:目的:研究加味当归补血汤挥发的化学成分及含量。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加味当归补血汤挥发,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气相色谱从加味当归补血汤的挥发中共分离出41种成分,其质谱经Xcalibur工作站检索与NIST标准质谱图库对照,鉴定出了其中18种成分,占挥发色谱峰总面积的89.22%。主要成分为6-丁基-1,4-环庚二烯(32.30%)、2',4'-二甲基异丙基-苯基甲酮(18.59%)、3-正丁烯基苯酞(18.42%)、羟乙茶碱(3.59%)、4-乙烯基愈创木酚(3.58%)、1,4-环己二烯-1,2-二羧基酸酐(3.09%)。结论:该实验分析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加味当归补血汤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 标签: 加味当归补血汤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丹桂挥发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丹桂中提取挥发,利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共鉴定出48种组分,占出峰总面积的92.79%.结论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复杂组分进行分析,可大大提高定性定量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丹桂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计量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