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进入古稀之年的老人都有一段特殊经历,那就是风起云涌的高举“三面红旗”的特殊年代——为了尽早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加快建设步伐,党中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致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昆山城乡闻风而动,出现了一些前所未闻的组织,大干快上的项目,一呼百应的行动。笔者时在千灯中心学校就读三年级,由于正值少年时期,只能跟在大人后面去凑凑热闹,但也曾有过身历其境的参与,往事历历,至今印象深刻,并感慨万千。

  • 标签: 经历 “大跃进”运动 回忆 三面红旗 社会主义 人民公社
  • 简介:<正>上海名刹静安寺,相传建于三国,根据是《云间志》“按寺记吴大帝赤乌中建。”以后列代方志,都承袭此说。近年编纂地方史志,出现了不少谈上海史事、风土的专刊,也常谈到静安寺。因各自依据的史料不同,对古代静安寺的不同命名称及其名年代,分歧甚多。兹特略作小考。先看看关于静安寺寺名和建寺年代的各种记载:刻于光绪年的《静安寺记碑》(载《上海碑刻资料选辑)说:“寺始大帝赤乌中,实从

  • 标签: 重玄 碑刻 史料 静安 地方史志 佛寺
  • 简介:齐侯壶,有些学者称为洹子孟姜壶,属於最着名的青铜器之列。壶有一对,都没有盖,形制纹饰相同,而铭文互有错脱,一件一百六十六字,另一件一百四十二字。两壶出现在清代中叶,最初分别为阮元、曹载奎所藏。随後同归吴云,由於误名为“叠”,以致吴氏的图录题作《两叠轩彝器图释》。现在字多的一件藏於上海博物馆(下简称“上博”),字少的一件藏於国家博物馆(下简称“国博”)。壶的图像可看《两周金文辞大系》图185、186,铭文可见《殷周金文集成))9729、9730。《中国青铜器全集》东周3,二三,有上博一件的彩色照片。

  • 标签: 史事 年代 上海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 清代中叶 彩色照片
  • 简介:<正>《札记》之学,历来学者或信而扬之,或疑而抑之,信之者以为古礼经纯正无可疵,疑之者以为汉儒记糅驳无足取,纠缠千载,迄无定说。其实,过抑过扬,皆非定论。下面,将笔者的看法写出来并论其史料价值,但非敢自信其必当也,请同志们指正。

  • 标签: 史料价值 成书年代 礼记正义 六国 奴隶主贵族 原始社会末期
  • 简介:宋元话本的产生是中国通俗文学从民间走向文学殿堂,向传统文学进行挑战的重要一步。从宋元话本的性质来看,它是民间说唱文学的一部分,与大部分民间文学一样,它实际上是民间无数艺术家集体创作的结晶,而不像正统文学均是作家的独立创作。因此,宋元话本直到明嘉靖年间被某些民间文学爱好者大量搜集并予以正式出版之前,它的形态始终处於变化之中,

  • 标签: 年代 宋元话本 民间说唱文学 文学爱好者 通俗文学 传统文学
  • 简介:广州南海神庙位于黄埔区庙头村,“是古代岭南地区最重要的祭海场所,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史迹。”1991年2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乘“和平之舟”来中国时,就是按古代传统,下船伊始,

  • 标签: 海神 始建年代 史迹 神庙 海上丝绸之路 古代
  • 简介:北京天桥的民俗文化,它的影响不仅限于北京。国内一些大城市都有类似天桥的地方,如天津的“三不管”,南京的“夫子庙”,开封的“相国寺”,上海的“徐家汇”等,都属于市井文化,它们蕴藏着民间文化的丰厚资源,又是最好的文商结合体。我是个老北京,30年代中晚期,几乎天天扎在天桥,第三拨“八大怪”都见过。与“八大怪”同时期的名艺人,也看过他们的绝技。掼跤家沈三沈三,号友三,“八大怪”之一,以武术掼跤(即“摔跤”)驰名于天桥。他是最早设掼跤场的,身材特好,虎背熊腰。怀有绝技,屡屡获奖。他的“双风掼耳”最有名,曾被上海明星公司拍入《啼笑姻缘》影片中。沈三的父亲沈方,是位

  • 标签: 30年代 天桥 相声艺术 民俗文化 评书 “书外书”
  • 简介:<正>宋氏家族,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影响中国政治前后长达半个多世纪。上海孙中山故居现珍藏着一幅宋氏全家照(见封三),此照片是所知现存的唯一的一幅宋氏全家照。但此照片既无说明,亦无确切的年代,现我们根据有关资料,试探讨一下此照片的年代问题。这张照片上共有八人,分别是父亲宋嘉树、母亲倪桂珍,以及他们的六个子女,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和宋子安。宋嘉树,字耀如,海南省文昌县人。早年参加

  • 标签: 宋庆龄 所知 三姐妹 孙中山 故居 母亲
  • 简介: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石铲遗存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地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大石铲的分布、类型、年代、功能及制作方法等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探讨,但有一些问题仍悬而未决。通过对大石铲的年代和功能的研究,证明桂西南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祭坛、社会分化、礼器,其社会已经进入部落联盟时代。

  • 标签: 大石铲 桂西南地区 新石器时代晚期
  • 简介:日本大正年代出现了"成金"风潮,导致经济无秩序与社会分配不公,带来更加严重的社会贫富分化.经济上,大众消费能力低下,市场狭小;政治上,金钱与权力日益密切结合.这对日本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是1927年后日本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更是政党政治走向失败、军部法西斯势力上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成金” 贫富分化 金钱政治
  • 简介:现存的蒋藏本《唐韵》残卷中总韵数为204,比《广韵》少了严韵上去声。其所征引的州、郡、县名有些是唐武德至开元二十年期间的名称,有些则是唐以前、甚至是汉代的名称。孙愐的《唐韵》有开元、天宝两本。本文考定蒋藏本的成书年代是开元二十一年(733)。

  • 标签: 蒋藏本《唐韵》 成书时间 开元二十一年
  • 简介:盛弘之《荆州记》亡佚过早,《惰书》仅仅只能录其书名,其编《记》年月未可得详。清人辑本,或顺便提及,或只字不提,予以回避。提及者,意嫌不足;回避者,自然难与语论。故总感有重提之必要。本篇拟以《宋书》等书籍给予的部分资料、提供的些许信息作一番探讨。首先判断盛《记》撰作时间的上下限。《宋书·州郡志》(卷37)郢州刺史'叙'云;'孝武孝建元年(454年),分荆州之……武陵、天门……立。'又,同卷的湘州刺史之'临庆内史'、'始建内史'、'广兴内史'条下分别称临贺郡、始安郡、始兴郡,并皆称为立,餍广州(只始兴

  • 标签: 盛弘之 成书年代 始兴郡 郢州 始安郡 州刺史
  • 简介:<正>一九七七年,在安徽省阜阳县双古堆一号汉墓中发掘出一批汉代简牍,阜阳汉简整理组从中整理出一百七十余条《诗经》残简,其中有今本《诗经》《国风》中的六十五首,《小雅》中《鹿鸣》、《伐木》等四首。由于简片破碎严重,所见各诗仅存残句,有的则仅存篇名。尽管如此,它也使我们窥到了迄今为止,《诗经》最古的本子的一些原貌。阜阳汉简整理组的胡平生、韩自强两位同志将阜阳汉简《诗经》与今本《诗经》及今已亡佚的鲁、齐、韩三象《诗》做了比勘,认为它不属于鲁、齐、韩、毛中任何一家《诗》的传本,“是否与《元王诗》有关也无从考证”,因此“只好推想它可能是未被《汉志》著录而流传于民间的另外一家”。李学勤先生在《马王堆帛书与楚文化的流传》一文中曾推测阜阳汉简《诗经》也许是“楚国流传下来的另一种本子”。古代文献最初成书或抄写的年代虽然距今已很久远,但是由于不同时代使用的文字形体有所不同,即使同一时代而不同地域的人在用字习惯上也有所不同,再加上我国古代又存在着避讳这一独有的历史现象,这就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其最初成书或抄写的时代印迹。根据这些印迹,我们就有可能判定一部古代文献成书或抄写的时代。阜阳汉简《诗经》当然也不例外。

  • 标签: 汉简 阜阳 今本《诗经》 残简 传本 楚国
  • 简介:1970年代台湾的保钓活动是海外保钓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钓鱼岛争端出现之后,以台湾大学为代表的台湾大专院校的学生陆续走上街头,参加保钓示威游行活动。他们抗议日本窃掠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抗议美国政府将中国领土非法移交日本,抗议台湾当局不能承担卫国守土之责。国民党当局对一般的保钓活动采取"疏导"策略,对威胁到专制统治的保钓活动严厉镇压。1970年代台湾的保钓活动涉及台湾当局执政合法性、台湾前途等诸多问题,对台湾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了众多影响。

  • 标签: 台湾 海外保钓运动 1970年代 台湾民主化
  • 简介:宋、元时期脍炙人口而今家喻户晓的《木兰诗》,应该就是中唐人韦元甫将“原始”作品分拆後增加词句所“续入”的二首姊妹篇之一。而其“原始”作品,盖南宋人祝穆所录题为“晋木兰”所作的“古乐府”。值得注意的是,除生活年代晚于韦元甫者,无人提及那首已被“精炼”的作品。实际上,当拓跋鲜卑君临北中国之际.女子以女妆出入营垒的现象十分普遍,只有在唐统一后,军队中才没有女性。到了后世,兵威不振的宋和崇尚武功的元,从各自的感观出发.都对木兰有着许多的赞美。

  • 标签: 《木兰诗》 韦元甫 木兰
  • 简介:日本军国主义继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2年又发动了一·二八事变,随后又是热河事变,华北事变,直欲鲸吞中国而后快。这种狂妄的野心,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和谴责。漫画,就成了揭露这种野心的锋利的解剖刀。如《耗子不会生蛋》(原载1931年10月《上海漫画》),黄文农作。画上,一只尾巴上挂着日本旗的瘦骨嶙峋的老鼠,态度凶恶,指着写有东三省的鸡蛋称是它的,而与之对峙的那只写有中华民国的大母鸡,则神情木讷,对老鼠的胡说仿佛不敢置辩。此画直接控诉了日本的丑恶行径,也是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有力讽刺。《朝气》(原载《美术生活》1934年第9期),士英作。画着四个人站在中国万里长城上,第一个是名中国人

  • 标签: 日本侵华 30年代 国民政府 日本军国主义 《塘沽协定》 中东路
  • 简介:<正>1950年九月,我从美国回国,经顾颉刚师八行书推荐,系主任白寿彝同志的接受,我到师大历史系来教书,一教就是四十年,而且还要教下去。但我和师大同学的友谊,比四十年还要长,要从1930年我来北京算起,是六十年了。1930年暑假前,我山东六中(在荷泽)毕业,到北京来考学。这年大学取消预科,中学由旧制四年(接大学预科)改为高、初中各三年。我到北京,跳了一年考入辅仁大学附中高二插班,转年寒假后,我又转入文治中学高三。半年后,我文治高中毕业,考入北大。我在六中的好友,有朱启贤、沈秉钺、武鹤飞和王显琳。朱、沈、武中学比我高两年

  • 标签: 三十年代 四十年 国民党 教育系 共产党 回忆
  • 简介:“武王克殷”年代30家异说综述吴晋生,吴薇薇"武王克殷"年代之争,从古至今已有30家之分。这30家主张,多所重复,实际只有16家。列表如下。"武王克殷"年代异说表("前841"是共和元年;"前256"是周赧王59年,东周亡。本表参照鞠德源《万年历谱》...

  • 标签: 《竹书纪年》 武王 干支纪年 《武成》 《史记》 仲康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