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封闭过滤系统在小容量注射剂无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全封闭过滤系统抽出药液之后进行细菌培养,并观察培养结果。结果通过一周培养之后,无发现细菌生长,符合无菌检查法的相关规定。结论全封闭过滤系统在小容量注射剂无菌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全封闭过滤系统 小容量注射剂 无菌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用无菌超声耦合剂在超声穿刺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72例患者按随机表的顺序入组,试验组(由德州海利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与对照组分别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耦合剂。结果在有效性评价中试验组在声像图效果、患者舒适度、抑菌性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效性评价为优效,优于对照组;在安全性评价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皮肤及黏膜刺激、局部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超声穿刺介入术中的检查或治疗,试验组医用无菌超声耦合剂的图像清晰度高,患者舒适度好,并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医用无菌超声耦合剂 超声介入穿刺 图像清晰度 抑菌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手术室护理重点。方法纳入2016年的6月~2018年的6月在我院骨科诊治且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147例病患做为研究组;另外纳入2014年的5月~2016年的5月在我院骨科诊治且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143例病患做为对照组。分析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制定手术室护理策略,施术于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层流手术室施术、接台手术、下肢骨折、手术时间过长、有参观人员以及急诊手术是影响切口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而重视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切口感染风险,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效率。

  • 标签: 骨科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因素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人工关节置换术已经作为骨科的一种标准治疗手段,用于治疗累及关节的骨折、重度骨关节炎、骨肿瘤和先天性关节发育不良等疾病,术后效果较好,但并发症也不容忽视。其中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成为影响患者恢复的最大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机械性因素(假体微动、应力遮挡、高液压等)及生物学因素(磨损颗粒、细胞、分子等)两方面全面阐述了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发生无菌性松动的影响因素及发生机制。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人工关节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信号传导 细胞因子
  • 简介:纷美包装(00468.HK)近日宣布:公司全资附属纷美包装(山东)拟向青岛利康包装收购目标公司青岛利康食品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现金对价为人民帀1.04亿元。利康食品是青岛利康包装的全资拥有公司,资产当中包括土地使用权、房产、机器设备、存货、部分应收账款及部分应付账款。

  • 标签: 软包装 山东 收购 业务 无菌 土地使用权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器械包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4月 -2018年 4月我院使用的 80例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器械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配的方法将这 80例无菌器械包分为两个管理小组,每组 40例无菌器械包。为对照组无菌器械包实施普通管理,为观察组无菌器械包实施精细化管理,将两组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器械包经过管理后医护人员使用的满意度以及护理缺陷产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无菌器械包的使用满意度为 82.4%,无菌器械包的缺陷率为 30%,观察组无菌器械包的使用满意度为 96.5%,无菌器械包的缺陷率为 10%,两组无菌器械包管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器械包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无菌器械包的缺陷率,促进医护人员使用满意度的提升,推动我院医疗事业的发展,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无菌器械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实施无菌手术治疗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总结护理对策。结果本组中有16名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6%,感染因素主要包括有无探视者、手术种类、手术操作时间的长短、手术操作地点、手术切口位置。结论开展施无菌手术治疗过程中会因为探视者、手术种类、手术操作时间的长短、手术操作地点、手术切口位置而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需加强手术室护理。

  • 标签: 骨科 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法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PDCA循环法,控制无菌物品管理质量。通过对比分析PDCA循环法开展前(2017年)后无菌物品发放不准确率、灭菌监测不合格率、无菌包包装不合格率、无菌包标识不正确率、湿包发生数、无菌包已过失效期发生数,评价PDCA循环法的应用效果。结果PDCA循环法应用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无菌物品发放不准确率、无菌包装不合格率、无菌包标识不正确率、湿包发生率和无菌包已过失效期发生率开展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有助于降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不良应用事件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物品供应质量,对改善医疗质量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PDCA循环 无菌物品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在无菌原料药生产过程中应用隔离技术可以实现有效的无菌生产过程控制,这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对于产品质量改进要求,也能有效地避免相关操作人员在无菌原料药生产中受到有害物质、有毒物质的感染与伤害。本文根据在当前制药中比较常见的隔离技术、隔离器以及隔离系统,对隔离技术在无菌原料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 标签: 隔离技术 无菌原药 生产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无菌手术器械包内物品错误发生率的措施。方法以我院实施无菌手术器械包物品错误控制管理的时间为分组依据(2016年6月20日),分别将2016年4月11日—2016年5月15日、2016年6月20日—2016年8月14日这两个时间段划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无菌手术器械包物品错误控制管理,观察无菌手术器械包内物品错误发生率及管理进步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包内物品错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进步率68.89%。结论无菌手术器械包物品错误控制管理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手术器械包内物品错误发生率。

  • 标签: 无菌手术器械包 物品错误 物品交接
  • 简介:【摘要】 目的 介绍实用新型专利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的使用原理和制作方法,探讨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 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制作过程由治疗针筒、针筒上端槽内回弹按钮、针筒内推助杆、推助杆限位挡块安装的治疗针,及限位挡块和针头之间活动复位弹簧组成。适用于眼科专科有创治疗操作。 结果 使用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进行治疗操作时,手动按压推助杆,针头可调节伸出进行操作;停止操作时,按压手持部针筒侧口处回弹按钮,针头可调节回缩停止操作。经临床应用160例次,证明治疗针可调节伸出,可调节回缩,使用方便,针头回缩可有效预防治疗操作过程间歇期暴露针头的针头污染,符合无菌原则,回缩后的针头能防止操作过程中针刺伤的发生,操作安全性高,能有效预防针刺伤。 结论 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的使用,操作安全性高,能有效预防针刺伤,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得到护理人员及患者的好评,可广泛应用于其他护理操作,值得在市场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 护理用具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并分析如何来针对感染原因进行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2020年7月接诊的此类患者一共300例,然后展开具体的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结果:29例患者发生了切口感染,占据总人数的9.67%,而根据调查发现,患者是否接受手术、手术类型、手术地点等均为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根据研究论证发现,引发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众多,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类型等等都将引发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因而护理人员在具体的干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因素引起重视。

  • 标签: 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建立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ⅪH)(以下简称“ChP2005”)^[1,2]所载“无菌检查方法”项下进行试验。通过对阳性对照菌,冲洗量及青霉素酶的加入顺序等条件的选择,建立了无菌检查方法。结果:样品管无菌生长,六珠阳性对照菌生长良好。结论:采用方法验证试验进行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无菌检查,保证无菌检查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无菌检查法(薄膜过滤法)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手术时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针对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对比讨论。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病史资料分析显示,引起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为手术类型、地点、手术时间、手术部位及是否进行接台手术等;对照组患者中共计有7例患者感染,感染率5.6%,实验组共计有2例患者感染,感染率2.2%,实验组患者感染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引起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 感染相关因素 手术室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过程中切口感染并发症的规避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2018年7月来我院进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共计74例的患者资料进行收集,并依据手术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对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增添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随后,对两组患者的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病情况以及患者切口的恢复情况进行记录,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病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的试验组患者在骨科无菌手术中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要显著优于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切口康复情况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在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病的概率,并对患者的切口加速康复具有着显著的作用。因此,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值得在骨科无菌手术的过程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切口感染 骨科大手术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