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用于诊断子宫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子宫病患者55例,分别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与经腹部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参考,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方法诊断子宫病的符合程度,并且统计误诊、漏诊情况及血流动力指标。结果经阴道组符合率为92.73%,明显高于经腹部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经腹部组比较,经阴道组动脉阻力指数以及动脉搏动指数均明显升高,血流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部超声检查比较,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病患者的符合率较高,误诊、漏诊率较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经腹部超声 子宫腺肌病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药吉祥安坤丸治疗子宫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子宫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片治疗,研究组服用蒙药吉祥安坤丸治疗,比较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口述评分(VRS)、SF-36生活质量、临床效果、临床症状(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大小、月经量评分、经期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VAS、V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3.33%),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VAS、VR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大小低于对照组,月经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经期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蒙药吉祥安坤丸 子宫腺肌病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病的治疗中使用曼月乐环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1年11月收治的所有患者中,筛选出确诊为子宫且符合此次探究标准的患者46例,观察放置曼月乐环后前后,患者痛经、月经量及子宫体积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且痛经程度得到缓解,其子宫体积也明显减小。结论:采取曼月乐环进行治疗,能够发挥出曼月乐环的实际作用,且曼月乐环的避孕效果较好,可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曼月乐环 子宫腺肌 临床疗效
  • 作者: 钟雨晴 刘洋 胡艳 刘宇航 吕发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09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6,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6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重庆 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重庆 40001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MRI的子宫四分的MRI特征及其经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治疗相关参数的差异。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经HIFU治疗的子宫患者病例,根据MRI 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示子宫病灶与子宫结合带、子宫内膜的位置关系,将子宫症变分为Ⅰ内源(intrinsic)43例、Ⅱ外源(extrinsic)48例、Ⅲ壁内(intramural)29例,和Ⅳ不确定型(indeterminate)83例。比较四种亚型的临床资料、MRI特征以及与HIFU治疗相关的参数。结果四种亚型的能效因子(energy efficiency factor, EEF)分别为2.02、3.18、1.88、3.50 J/mm3,四种亚型的消融率(nonperfused volume ration, NPVR)分别为47.78%、39.98%、88.57%、32.47%,四种亚型经HIFU治疗的EEF、NPVR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亚型的流产史、生育史、MRI特征以及经HIFU消融的治疗时间、辐照时间、辐照剂量、病灶体积、消融体积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种亚型经HIFU消融的消融率、能效因子等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这种基于病理和MRI的分方法有助于子宫的临床术前决策。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高强度聚焦超声 磁共振成像 消融率 能效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曼月乐环在子宫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我国接受治疗的子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高强度焦距超声患者40例,曼月乐环放置在宫内患者40例,高强度焦距超声联合曼月乐环患者40例。结果 在子宫患者中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曼月乐环效果远远高于单一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和曼月乐环患者的效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若为子宫,则可以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曼月乐环,有着十分显著的疗效,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全面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曼月乐环 子宫腺肌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曼月乐与GnRH-α、口服避孕药结合治疗子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3~2021.3月收治的70例子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前者采用曼月乐联合口服避孕药(优思明)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激动剂(GnRH-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体积、月经量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采用曼月乐与GnRH-α、口服避孕药结合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曼月乐 GnRH-α 避孕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针对子宫患者分别采用米非司酮单药或联合止痛化胶囊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患子宫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给予米非司酮单药治疗;治疗组共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止痛化胶囊联合用药治疗。详细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血清CA125水平变化与治疗后的痛经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痛经评分0分率较参考组显著更高,1分率、3分率显著更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子宫体积较治疗前及参考组显著更小,血清CA125水平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子宫患者采用米非司酮与止痛化胶囊联合治疗的疗效较单用米非司酮更为优秀,值得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病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2018年2月-2019年7月因子宫病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患者总数为102例,依照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1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单一腹腔镜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联合治疗的效果。结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以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也优于对照组,两者数据具有明显的差距,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子宫腺肌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的子宫病的病灶切除术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联合使用对子宫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给予对照组中的子宫疾病患者行腹腔镜下的子宫病的病灶切除术,研究组中的子宫疾病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子宫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VAS评分及患者复发的发生情况。结果①研究组中患者的VAS评分较对照组的低出约2分,经数据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中患者的总体有效率较对照组的高出20%,经数据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中的复发率较对照组的低出约18%,经数据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的子宫病的病灶切除术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联合使用对子宫疾病患者有较好的缓解效果,显著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腺肌病 切除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联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前列增生患者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逼尿功能观察观察的应用效果,为前列增生患者临床有效诊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前列增生患者70例,这70例患者都接受了逼尿功能诊断和观察,主要的观察时间在患者解除梗阻之前和解除梗阻之后,在掌握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逼尿功能观察结果,展开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分析,对于不同种类的前列增生患者来说,其尿流率曲线显示的相关情况都是不同的,患者排尿压力以及反射亢进情况也不同,且在排尿情况改善情况上,不同患者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对于前列增生患者来说,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逼尿功能诊断观察是比较重要的,通过为患者进行尿力学相关情况诊断和检查,可以有效诊断患者尿功能实际情况和损害情况,从而为确定后期手术治疗时间和方案奠定坚实基础,在患者没出现相关功能障碍之前采取有效的梗阻改善措施,减轻患者神经性损害程度,促进患者病情早日痊愈。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逼尿肌功能 诊断 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胆囊增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08年6月-2012年11月间到我院诊治的58例胆囊增生患者,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实行联合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对照组29例,实行常规低频超声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高频超声检查对于罗—阿氏窦的显示率及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结论高频超声诊断胆囊增生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胆囊腺肌增生症 高频超声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胆囊增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胆囊增生的低频和高频超声表现,对常规低频超声与低频联合高频超声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低频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对罗一阿氏窦的显示率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于常规低频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对诊断胆囊增生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胆囊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大麻素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和2大麻素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 2,CB2)在子宫病患者子宫内膜层交界区(endometrial-myometrial interface,EMI)和外周层(outer myometrium,OM)的表达及其与痛经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期间因子宫病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45例为子宫病组(其中增生期23例,分泌期22例),选择同期因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或宫颈癌Ⅰa期等切除子宫的非病患者34例为对照组(其中增生期22例,分泌期12例)。子宫切除后立即进行组织取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CB1和CB2 mRNA和蛋白表达,并比较CB1和CB2表达水平与痛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相关性。结果子宫病组CB1和CB2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B1 mRNA:0.119±0.064比0.000±0.010,P<0.001;CB2 mRNA:0.048±0.033比0.005±0.009,P<0.001;CB1蛋白:1.76±0.12比1.14±0.15,P<0.001;CB2蛋白:1.89±0.15比1.13±0.18,P<0.001)。在子宫病组以及对照组子宫EMI以及OM,CB1 mRNA增生期与分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子宫病组,CB1 mRNA的表达在EMI显著高于OM(增生期:0.119±0.064比0.059±0.035,分泌期:0.124±0.067比0.053±0.044,均P<0.001),但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I的CB1表达与痛经程度呈正相关(R2=0.291,P<0.001)。结论子宫病患者子宫层中CB1和CB2的表达均上调,且在EMI中的表达高于OM。EMI的CB1表达与痛经程度呈正相关,而CB2的表达与痛经程度无明显相关,提示CB1可能参与了子宫病患者痛经的发生。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大麻素受体 子宫肌层 痛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管平滑技术治疗薄子宫内膜性不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80例拟行冻融胚胎移植的薄子宫内膜性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单纯雌激素治疗25例(对照组),采用脉管平滑技术联合雌激素治疗55例(研究组)。采用超声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内膜下血流分布类型、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收缩峰速度与舒张末期速度比值(S/D)、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P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记录两组妊娠率和分娩率。结果两组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形态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下血流信号分均为Ⅰ。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4.59 ± 1.76) mm比(3.92 ± 0.9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率为30.9%(17/55),分娩率为21.8%(12/55);对照组妊娠率为0。结论脉管平滑技术能够有效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可以通过脉管平滑技术辅助提高薄子宫内膜性不孕患者的妊娠成功率。

  • 标签: 不育,女(雌)性 子宫内膜 脉管平滑肌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管平滑技术治疗薄子宫内膜性不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80例拟行冻融胚胎移植的薄子宫内膜性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单纯雌激素治疗25例(对照组),采用脉管平滑技术联合雌激素治疗55例(研究组)。采用超声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内膜下血流分布类型、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收缩峰速度与舒张末期速度比值(S/D)、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P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记录两组妊娠率和分娩率。结果两组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形态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下血流信号分均为Ⅰ。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4.59 ± 1.76) mm比(3.92 ± 0.9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率为30.9%(17/55),分娩率为21.8%(12/55);对照组妊娠率为0。结论脉管平滑技术能够有效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可以通过脉管平滑技术辅助提高薄子宫内膜性不孕患者的妊娠成功率。

  • 标签: 不育,女(雌)性 子宫内膜 脉管平滑肌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子宫病与子宫肌瘤血清CA125及B超诊断特点,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了2013年1月~2015年5月我院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为56例子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接受治疗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血清CA125及B超诊断特点的异同性。结果子宫病组患者CA125含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图像上,子宫肌瘤有完整的包膜,CDFI检测子宫肌瘤周边有环彩及半环彩血流信号特征等可与子宫病鉴别。结论子宫病与子宫肌瘤血清发病年龄相同,临床表现相识,容易误诊误治,因此,术前鉴别诊断对临床治疗非常重要。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瘤 CA125 超声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病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的分布特点以及其发病和痛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74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两组,病组32例,子宫肌瘤组42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分布进行检测,并采用NF、PGP9.5抗体检测有髓、无髓神经纤维。结果病组和肌瘤组在神经纤维检出率、神经纤维密度等指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痛经患者、无痛经患者在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密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痛经患者的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密度均高于无痛经患者(P<0.05)。结论子宫内膜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和痛经存在密切相关性,而NF和痛经可能没有关系,且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增生也可能和疾病无显著相关性。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 神经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