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8 个结果
  • 简介:6月8至1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发改委,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开馆。展览会以“节能低碳清洁空气”为主题,紧扣国家及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是节能环保领域国际化、综合性展会。

  • 标签: 节能环保 北京市 国际化 中国 解振华 地热
  • 简介:[摘 要 ] 我国是一个以农耕文化为根基的文明古国,乡村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受经济及西方文化的侵蚀,正面临重构和消失的危机。未来,乡村文化遗产能否在快速经济发展浪潮中得到保护与传承,将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败。

  • 标签: [ ]乡村文化遗产 全面小康社会 乡村振兴战略 保护与传承
  • 简介:摘要:基于微服务架构建设智慧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信息高度共享和融合。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总体思路和原则,将数据作为学校的核心资源加以利用,切实提高师生的应用体验。本文以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一卡通项目建设为例从系统组成、系统要求、系统架构、设计理念等方面介绍了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方案。

  • 标签: 北京化工大学 校园一卡通 系统架构 设计方案
  • 简介: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5周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也从顶层设计阶段转向了实质性的开工建设阶段。1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发布会,介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有关情况.

  • 标签: 协同发展 京津冀 北京城 发布会 河北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简介:北京市典型再生水利用河流(清河、北小河、坝河和通惠河)及其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1989年、2000年和2008年3期LandsatTM数据,借助于土地利用类型特征参数、景观聚集度、景观斑块密度等指标,在流域和河岸带尺度上,分析1989~200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变化轨迹。基于流域尺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主要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加和林地减少;与1989~2000年间相比,2000~2008年的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率相对减小。基于河岸带尺度的分析结果表明,1989~2008年期间,因城市化发展导致沟渠、库塘等水域面积减小;耕地主要分布在100~500m河岸缓冲带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500~800m河岸缓冲带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由1989~2000年间的分散扩张转变为2000~2008年间的有序优化整合,扩张范围趋向远离河道的河岸缓冲带区域;2000~2008年间,新增林地密集分布在100~200m和700~800m河岸缓冲带区域。内河流域生态廊道功能主要体现在沿河道200m的河岸缓冲带范围内,以再生水为补充水源的高度人工化的城市内河流域生态廊道效应在增强。

  • 标签: 城市河岸带 土地利用 景观聚集度 斑块密度
  • 简介:该文在总结了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多年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今后几年地质工作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地质工作 公益性 商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