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12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计90例,按双盲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护理,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相比对照组患者均更高,肠镜Baron评分相比对照组患者更低,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干预价值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跨理论模型 动机性访谈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化口内扫描与石膏模型扫描辅助设计种植导板精确性的三维对比。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来攀枝花仁和区医院口腔科就诊行种植治疗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均为28例。试验组通过数字化口内扫描印模系统进行口内信息的采集;对照组进行硅橡胶印模制取、翻制超硬石膏模型。对比两组术前设计与种植位置偏差、术后6个月的牙周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种植体顶部距离偏差、根尖部距离偏差、深度偏差、角度偏差均小于对照组(P

  • 标签: 数字化口内扫描 石膏模型扫描 种植导板精确性 三维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3D打印模型联合SBAR沟通模式在提高肝胆外科临床教学质量中的效果评价。方法: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共选取本院肝胆外科中参与实习的38例学生,而后将其以自身意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3D打印模型联合SBAR沟通模式。观察指标:考核成绩。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信息采集、外科技能等四个方面的考核成绩分数值较对照组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3D打印模型联合SBAR沟通模式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实施有助于促使学生考核成绩的有效提升,教学价值显著。

  • 标签: 肝胆外科 教学 3D打印模型 SBAR沟通模式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 十味温胆汤对 5-HTP所致 精神分裂症 5-HT症候群小鼠模型的影响 , 探讨十味温胆汤对5-HT相关 受体的作用 。方法 : 采用 帕吉林皮下注射联合 5-羟色氨酸腹腔注射方法建立 5-HT症候群小鼠 模型,观察十味温胆汤干预后模型小鼠的 甩头次数,并与 氟哌啶醇进行对照。 结果: 给药第 3天、 10 天 十味温胆汤组、氟哌啶醇组小鼠甩头次数与给药前相比皆 显著减少( P<0.01) ;给药第 10天以上两组 小鼠甩头次数与给药第 3天相比亦 均减少( P<0.05 , P<0.01)。给药第 3 天、第 10 天组间比较, 十味温胆汤组、氟哌啶醇组小鼠甩头次数与模型组比较皆显著 减少( P<0.01),但 氟哌啶醇组更 为显著 ( P<0.05 , P<0.01) 。结论: 十味温胆汤能明显降低 5-HTP 所致精神分裂症 5-HT 症候群模型 小鼠甩头次数,改善 精神分裂症 5-HT样症状。

  • 标签: 十味温胆汤 精神分裂症 5-HTP 5-HT症候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银屑病患者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模型为指导的护理效果以及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银屑病患者(共92例),作为参考对象。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模型为指导的护理模式,根据所得数据,对比两组患者负性面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模型为指导的护理模式后,试验组患者负面情绪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银屑病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雷帕霉素联合IL-2融合蛋白对小鼠皮肤移植术后乙肝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寻求移植术后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DBA小鼠为供体,C57BL/6小鼠为受体,行皮肤移植后分为联合治疗组、雷帕霉素组、疫苗组,每组10只,联合治疗组给予雷帕霉素(1mg/kg,腹腔内注射)+IL-2融合蛋白(1μg/只,腹腔内注射)+疫苗;雷帕霉素组只给予雷帕霉素+疫苗;疫苗组仅给予乙肝疫苗。以上3组均在皮肤移植后第一天给予乙肝疫苗(2μg/只,肌肉注射)。空白组不给于任何处理。14d后测定各组血清中乙肝抗体滴度水平、IL-4、IL-10、IL-2、IFN-γ水平,应用RT-PCR测定各组淋巴组织中IL-21、FoxP3及Bcl-6的表达水平,同时随访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移植术后乙肝表面抗体(HBsAb)滴度明显高于雷帕霉素组(P〈0.05),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也明显延长(P〈0.05);联合治疗组Th2类因子IL-4,IL-10的水平明显低于雷帕霉素组(P〈0.05),而Th1类因子IL-2和IFN-γ水平明显较高(P〈0.05)。联合治疗组混合淋巴细胞中IL-21、FOXP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雷帕霉素组(P〈0.05),而Bcl-6的表达水平明显较低(P〈0.05)。结论雷帕霉素联合IL-2融合蛋白联合应用能够在移植术后增强乙肝疫苗产生抗体的滴度,同时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为临床移植术后提高疫苗免疫原性提供了一种治疗策略。

  • 标签: 西罗莫司 肝炎疫苗 乙型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皮肤移植 疾病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以往的研究显示具有SNFI小鼠抗核抗体独特型的多肽对SNFl,B/W,MRL/+小鼠的肾脏组织具有保护作用。本文旨在初步探讨独特型多肽这种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雌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狼疮样肾炎小鼠(C57BL/10×DBA/2)FI27只,其中15只为多肽实验组小鼠,12只为对照组小鼠。两组小鼠均于24周龄左右处死,观察两组小鼠体重,尿蛋白,肾脏组织学变化,及血清IL-6水平的变化。结果皮下注射多肽4周时,实验组小鼠尿蛋白明显少于对照组。在皮下注射多肽12周时,实验组小鼠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肾脏损害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皮下注射独特型多肽对血清IL-6水平的影响可能是其对GVHD狼疮样肾炎小鼠肾脏起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标签: 抗核抗体独特型多肽 体重 蛋白尿 肾脏病理 白介素-6
  • 简介:目的:探讨在猪腹壁切口疝模型中应用菌液污染的方式制备感染型腹壁切口疝模型的可行性和聚丙烯复合脱细胞基质的新型复合补片在污染环境下耐受感染的能力。方法入组60只实验猪,随机分为3组(20例),采用切除部分腹壁肌肉的方式制备腹壁切口疝模型,后用大肠埃希菌肠液局部污染诱导产生感染病灶,形成感染窦道后,行清创手术后分别以聚丙烯-脱细胞基质材料复合补片(实验组)、单纯聚丙烯补片(对照组Ⅰ)和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对照组Ⅱ)进行置入操作,术后1-12个月观察补片感染情况并取补片及周围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χ2检验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证实各组在污染环境下耐受感染能力的差异。结果术后观察期内实验组有1只猪出现补片感染,而对照组Ⅰ有8只猪出现补片感染,对照组Ⅱ有11只猪出现补片感染,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3),实验组与对照组Ⅰ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8),实验组与对照组Ⅱ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对照组Ⅰ与对照组Ⅱ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42),病理检查示聚丙烯复合脱细胞基质材料的补片易于成纤维细胞的长入及新生血管的生成,感染补片细菌培养结果证实为大肠埃希菌。结论在细菌感染的环境下,相较于单纯聚丙烯补片和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聚丙烯复合脱细胞基质材料的补片耐受感染能力更强,单纯聚丙烯补片和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耐受感染能力无明显差别,其内在的机制可能与组织易于长入及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 标签: 感染 腹壁 复合补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智灵胶囊对Aβ1-42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及Aβ1-42表达影响,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通过在大鼠海马区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2复制AD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神经细胞T-Tau蛋白和P-Tau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大鼠大脑Aβ1-42表达的变化。将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右侧海马单次注射生理盐水5μL,模型组、石杉碱甲组及益智灵各组分别右侧海马注射Aβ1-42(10μg),阳性药组和益智灵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石杉碱和益智灵提取物。给药3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区Aβ、Tau蛋白、磷酸化Ta蛋白表达。结果益智灵可通过抑制Aβ1-42聚集、降低T-tau及P-tau浓度,从而起到早期干预AD的作用。结论益智灵提取物能改善Aβ1-42引起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β1-42聚集、降低T-tau及P-tau浓度有关。

  • 标签: 益智灵 A&beta 1-42 Tau蛋白 磷酸化Tau蛋白 表达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ROS)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血清高敏C反应性蛋白(hs-CRP)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31只,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内膜损伤+高脂饮食)、干预组(内膜损伤+高脂饮食+ROS)和对照组(基础饮食)。实验的第1周末,对模型组及干预组兔进行腹主动脉球囊拉伤。于实验的当时、第6及12周,采集空腹12h的兔股动脉血2ml,离心并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hs-CRP和HSP70的水平。结果实验第6周和第12周,干预组兔血清hs-CRP及HSP70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模型组兔血清hs-CRP及HSP70的含量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显著增高(均为P〈0.01)。结论ROS能显著降低兔AS模型血清hs-CRP和HSP70的水平,具有明确的抗炎作用。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质 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目的:预测未来20年内柳州市人口以及老龄化情况。方法:根据柳州市统计局提供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使用MATLAB软件构建Leslie模型进行人口预测。结果:柳州市总人口数先上升,在2025年达最高峰后缓慢下降;老年人口数不断增加,2035年达到最高峰,此时老年人口占比高达42.46%,而后老年人口数缓慢下降,至2040年老龄化比例维持在约35%。高龄老年人人口高峰则持续攀升,在2040年,此时高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11.04%。结论:2021-2040年柳州市老龄化迅速进展,呈现老年人群庞大、老龄化比例高、高龄化等特点。

  • 标签: 老龄化,Leslie模型,MATLAB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Padua风险评估模型指导下联合医护一体化管理在预防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8月本院收治慢阻肺患者80例,以及2021年3月至8月收治慢阻肺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基于知识行为模型(KTA)循证实践模式(EBP)为指导的干预策略对糖尿病足3级以上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伴3级以上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采用基于KTA循证实践模式为指导的干预策略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行为、生活质量以及足部损伤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HAMD以及SDS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以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D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PF、RP、BP、CH、SF、RE、MH以及VT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F、RP、BP、CH、SF、RE、MH以及V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足部损伤包括破损、刮伤以及皲裂伤。观察组损伤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KTA循证实践模式为指导的干预策略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心理情绪,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行为,提升生活质量,降低足部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知识行为模型 循证实践模式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