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肝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5例肝血管瘤患者,所有患者依次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肝血管瘤声像图特征。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肝血管瘤确诊率高于二维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肝血管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中。

  • 标签: 肝血管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用于阑尾炎手术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9.1-2020.4月收治的 76例进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为对照组,观察组( 38例,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 3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患者在进行阑尾炎手术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阑尾炎手术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 。 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 2020 年 2 月收治的 66 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 分别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 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医护人员治疗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值得推广。

  • 标签: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肋骨骨折实施多层螺旋CT和DR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的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5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对照组采用DR平片检查,对两组患者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检出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漏诊率及误诊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对比发现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在外伤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清晰显示骨折程度及部位等,误诊率及漏诊率均较低,具备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外伤肋骨骨折 多层螺旋CT DR平片检查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诊断瘢痕子宫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诊断的26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均采用阴道彩超及腹部彩超进行检测。对照组为腹部彩超诊断,观察组为阴道彩超诊断。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以及初诊、复诊检查基本情况。结果 26例患者经阴道彩超检测后总检出率92.31%,高于腹部彩超57.69%,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瘢痕子宫妊娠 阴道彩超 腹部彩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控制的临床价值。 方法 : 为探究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实验前于我院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 74 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诊断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符合实验入组标准。同时,将 74 例研究对象分配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 24h 、白天、夜间的血压值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据分析来看,使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压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不仅优于护理干预前,也更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P < 0.05 )。同时,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分别提升至( 78.26±6.79 )分、( 81.25±6.64 )分、( 80.52±7.48 )分,较之对照组更高,( P < 0.05 )。 结论 : 对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对控制血压、提升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控制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通过对 CT 值测定 进行研究,分析其在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法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20年 3 月期间收治观察,共 95 例输尿管结石 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结石 CT 值大小 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比组,研究组患者 CT 值< 700HU, 共 48 例,对比组患者 CT 值≥ 700UH ,共 47 例。两组患者均 选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及输尿管镜碎石术 。收治后分别对两组输尿管结石 患者进行结石排出率 及治疗 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组输尿管结石 患者在选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时结石排出率为 83.3% ,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时结石排出率为 75% , 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比组输尿管结石患者在选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时结石排出率为 47.8% ,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时结石排出率为 87.5% , 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讨论: CT 值测定在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法选择中具有重要意义,对 于 CT 值< 700HU 的研究组患者来说选用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更为有效, CT 值≥ 700UH 的对比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更为有效。

  • 标签: CT 值测定 输尿管结石 方法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无痛分娩技术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 2018年 2月~ 2019年 10月收治的择期分娩的初产妇 10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有 54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法,治疗组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技术。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总产程、产后出血量、改剖宫产率、新生儿 Apgar 评分等。结果 治疗组镇痛优良率为 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产程、改剖宫产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 Apgar 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无痛分娩技术应用于初产妇阴道分娩中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产程时间明显缩短,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分娩 初产妇 阴道分娩 临床效果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将其采取随机分组形式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各44例;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实施舒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6.33±3.51)分,对比对照组的(20.09±4.02)分有明显下降(t=4.673,P

  • 标签: 舒适护理 脑梗死 护理价值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8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介入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可闻到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降低介入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眩晕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药效经济学价值。方法:治疗组110例采用眩晕宁治疗,对照组共3组,每组110例,分别采用复方丹参片、西比灵、尼莫地平治疗(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除外脑梗死、出血及肿瘤所致的眩晕)。60天后观察几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眩晕宁组能显著改善眩晕症状,总有效率眩晕宁治疗组为87.27%(96/110例),复方丹参片对照组为68.18%(75/110例),西比灵片对照组为74.55%(82/110例),尼莫地平片对照组为79.09%(87/110例)。结论:眩晕宁可有效改善脑动脉供血不足,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且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药效经济学价值显著,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长期服用的理想药物,值得推广。

  • 标签: 眩晕宁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药效经济学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浅表软组织创伤性损伤肌骨超声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本院接诊浅表软组织创伤性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别进行MRI(核磁共振成像)以及肌骨超声检查,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肌骨超声的敏感度、准确率以及特异度进行对比。结果:肌骨超声检查与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对比后,可以发现,浅表软组织创伤性损伤中主要以浅表性滑膜炎、肌肉血肿、腱鞘囊肿、皮下血肿、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撕裂等为主,肌骨超声检查韧带撕裂90.00%,与MRI(核磁共振成像)韧带撕裂86.00%,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肌骨超声检查肌肉撕裂53.33%,与MRI(核磁共振成像)肌肉撕裂60.00%,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肌骨超声检查肌腱撕裂76.47%,与MRI(核磁共振成像)肌腱撕裂82.35%,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肌骨超声检查半月板损伤25.00%,与MRI(核磁共振成像)半月板损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水平指标检查对胃癌前病变评估的作用。方法 研究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消化内科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患者的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指标。结果 胃癌患者的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指标小于胃溃疡、胃炎、正常人,胃蛋白酶原II、胃泌素-17指标值高于其他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指标值较正常组有较大差异。结论 胃蛋白酶原指标以及胃泌素-17对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根据指标值的变化情况做出疾病的诊断,在临床检查中要重视。

  • 标签: 胃癌前病变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水平 重要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宫外孕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46例宫外孕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护理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配合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宫外孕手术 护理配合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应用 CT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 85例直肠癌的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 2018年 3月 -2020年 3月入我院接受诊治,分别采用 CT影像诊断(实验组)及手术病理诊断方式(对照组)进行干预,分析 CT诊断结肠癌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不存在较大差异, P>0.05。结论:采用 CT影像诊断方式对直肠癌患者病症进行诊断,有利于准确进行术前分期,诊断价值显著。    【关键词】直肠癌 ;术前分期 ;CT影像诊断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T imaging in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rectal cancer. Methods: 85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study. They were all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20. CT imaging diagnosi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surgical pathological diagnosis (control group) were used for intervention, and the effect of CT diagnosis of colon cancer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ults of preoperative staging and surgical pathology in experimenta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T imaging diagnosis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disease diagnosis, is conducive to accurate preoperative staging, diagnosis value is significant.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标本采用刷片抗酸染色及荧光定量 PCR 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期间于我院行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结核的 86 例患者,同期选择 104 例其他肺部疾病患者,取所有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标本,分别行刷片抗酸染色及荧光定量 PCR 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效能。 结果:荧光定量 PCR 诊断肺结核 的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刷片抗酸染色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种方法诊断肺结核 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荧光定量 PCR 检测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标本相较其他方法可以更为快速、准确地诊断肺结核,值得推广 。

  • 标签: 肺泡灌洗液 刷片抗酸染色 荧光定量 PCR 肺结核诊断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超声造影在诊断 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 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44 例 肝占位性病变患者作 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 经肝细胞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组织检查确诊, 分别行常规超声 检查及超声造影 检查,比较 两种检查 方法的疾病诊断符合 率、不同 病灶大小的疾病诊断符合率 。结果 造影组在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癌、肝局灶性脂肪变性、肝局限性结节增生等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在肝脓肿诊断符合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肝占位性病变应用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常规超声 肝脏占位性病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心肌损伤生化 标志物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间收治的 190例心肌损伤患者(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190例体检者作为对比(对照组),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五项生化标志物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 cTnⅠ(心肌肌钙蛋白Ⅰ)、 Mb(肌红蛋白)、 Hcy(血同型半胱氨酸)以及 BNP( B型利钠肽)的检验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可作为诊断心肌损伤的标准,各项生化标志物可起到互补作用,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心肌损伤 生化标志物检验 差异性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检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的 92例受检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选取 46例贫血患者为实验组,选取 46例健康者为常规组,分别对两组抽血,并开展血液检验,比较两组的 MCH、 MCV、 HB、 RDW以及 RBC五项血液指标指数的检验情况。结果:实验组的 MCH、 MCV、 HB以及 RBC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实验组的 RDW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P<0.05),结论: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为受检者的早期确诊及早期治疗方案的研究奠定基础,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检验 ;红细胞参数 ;贫血 ;鉴别诊断 ;     【摘 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检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的 92例受检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选取 46例贫血患者为实验组,选取 46例健康者为常规组,分别对两组抽血,并开展血液检验,比较两组的 MCH、 MCV、 HB、 RDW以及 RBC五项血液指标指数的检验情况。结果:实验组的 MCH、 MCV、 HB以及 RBC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实验组的 RDW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P<0.05),结论: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为受检者的早期确诊及早期治疗方案的研究奠定基础,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检验 ;红细胞参数 ;贫血 ;鉴别诊断 ;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肾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130例慢性肾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65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两组患者BUN和SCr变化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指标,提高护理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慢性肾衰患者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