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应用于腹泻患儿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腹泻患儿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微生物检验,对照组不采取微生物检验,将两组患儿的感染程度、治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儿治愈率为77.50%,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达9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轻度感染例数多于对照组,而重度感染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应用于腹泻患儿临床诊疗,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的感染,有效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腹泻患儿 应用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对检验科医院感染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制定相关有效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提高检验水平与检验质量,最大限度保证检验科人员自身安全和患者的安全。

  • 标签: 检验科 感染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使用直接药敏试验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接诊的进行血液细菌检验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以常规药敏试验检出结果为参照,比较直接药敏试验的符合率及准确性。结果两种检验方法的检出符合率及药物敏感性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直接药敏试验所需时间更短。结论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使用直接药敏试验的检验结果与常规药敏试验相比较,符合率及准确性无明显差异,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细菌检验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试验将探究血脂检查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准确的判定依据。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同期单纯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在回顾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对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具体项目包括脂蛋白A(apoA)、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TC)。结果两组患者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胆固醇(TC)以及三酰甘油(TG)的数据上具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脂蛋白、脂蛋白B以及高密度脂蛋白上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含量相对单纯冠心病患者而言较高,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重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糖尿病 血脂检验 脂蛋白 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来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98例患者的切除标本,均取两份,分别应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及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进行病理检验,比较两组的标本制作时间、脱水透明时间、固定时间,比较两组的浸蜡时间。结果快速组的标本制作时间、脱水透明时间、固定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浸蜡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时间也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石蜡切片技术进行病理检验,能显著缩短检查时间,且显示效果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与常规检查相接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 常规石蜡切片技术 病理检查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提供良好的沟通服务是检验科获得患者认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大法宝,本文将通过妇幼保健院检验窗口沟通的特殊性和难点、沟通的原则、如果进行有效沟通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使得沟通变得简单、有效,并获得和谐的医患关系。

  • 标签: 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窗口服务 沟通
  • 简介:摘要老年病专科医院以内科为主,检验科就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科室。医院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安全工作中,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必将成为一项重点工作。(1)建立科室管理组织;(2)加强培训,提高认识;(3)规范检验科区域划分;(4)加强日常工作的管理。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检验科 老年专科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和质量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进行微生物检验的134例标本展开研究,对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和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结果在本组所有微生物检验标本中不合格标本共有21例,不合格原因为样本采集时间错误、标本受到污染,送检不及时,检测不规范等。结论在微生物标本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送检程序进行规范检验,并加强医院各科室之间的交流,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合格率。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 不合格原因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段中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和引起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我院制作的300例临床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临床标本微生物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在上述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中,呼吸道标本检验的阳性率最高,而后依次为阴道分泌物及穿刺标本、大便及尿液标本、血培养标本。2016年3月-2017年9月相较于2014年9月-2016年3月,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不同时段临床标本检验阳性率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应根据实际检验结果作为临床诊断治疗依据。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检测结果展开分析。结果在各种检验方法中,被动凝集法与MP-lgM法的特异性较高,同时,被动凝集法的阳性检出率31.40%与MP-lgM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33.72%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为其实施实验室检查,并通过与影像学检查相互结合,有利于提升患儿疾病的诊断率,并尽早实施针对性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支原体感染 患儿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原因以及预防对策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医院血液检验科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共50份作为研究对象,将存在误差的50份血液检验标本,送回临床科室,对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原因以及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送检原因、标本检测原因、患者自身原因等方面,应针对各类误差的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以减少检验误差。结论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产生原因有很多种,对此,在血液样本采集前,应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严格控制标本采集、分类、运输、检验等环节,同时要求医护人员严格依据相关规范执行血液样本管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血液检验样本标本误差率。

  • 标签: 血液标本 采集 送检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儿各20例,对照组不予以生物检验措施,直接依据患儿家属口述及临床经验进行给药治疗,观察组予以微生物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予以科学的治疗,并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泻患儿经给药后的总好转率为95.00%,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中予以微生物检验对于质量控制的结果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痰液及支气管分泌物标本的采集及检验方法。方法对100例痰液及支气管分泌物标本及检验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标本中,涂片合格标本83例(83%),不合格标本17例(17%)。在涂片合格的标本中,63例检出75株细菌,细菌检出率为75.9%。在17例涂片不合格的标本中,5例痰标本检出7株细菌,细菌检出率为29.4%。结论痰液及支气管分泌物标本的细菌学检验作为诊治呼吸道感染的初步依据,为临床提供了及时、准确的诊疗信息,不断提高医疗诊断水平。

  • 标签: 痰液 支气管分泌物标本 细菌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新疆省15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的现状。方法通过网络平台统一向辖区内496家医疗机构的临床实验室发放调查表。要求40天内反馈结果。对反馈的数据,利用MicrosoftExcel2007、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203家医院的实验室反馈了结果。对于13项以率统计的指标,再以σ度量评价,有11项总体σ满足最低可接受水平(3σ),其余2项总体σ水平均<1σ。4个专业的检验前TAT情况常规检验约为30min,急诊检验约为10min;检验中TAT情况常规检验约为30~160min,急诊检验约为10~60min。结论经过本次调查研究可知新疆省临床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相对欠缺。实验室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保证可靠的数据采集和常态化的监控工作。

  • 标签: 临床检验质量指标 质量控制 实验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80例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比检验结果。同时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法)为依据将观察组分为不同积分组,并对比观察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而尿酸水平则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内不同积分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尿酸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酸与血清胆红素检验可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尿酸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对糖尿病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与50例健康人群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同时进行空腹血糖的测定,观察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应用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评估与诊断,便于医生及时地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CRP联合cTnI检验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间到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B组,A组患者的发病时间小于4h为30例,B组患者发病时间在4~8h之间为3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名作为健康组,参与本实验的全部人员均行血清CRP联合cTnI检验,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清CRP、cTnI水平变化情况以及阳性检出率。结果B组患者的血清CRP、cTnI水平变化情况显著高于A组、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血清CRP、cTnI水平变化情与健康组相比较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联合cTnI检验急性心肌梗死阳性检出率较高,A组与B组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联合cTnI检验诊断急性心肌梗死阳性检出率较高,并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等优势,为患者对症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 标签: 血清CRP cTnI检验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研究标本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460例实验室送检标本,综合分析送检标本检验情况,对比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送检标本中微生物检出率为79.57%,其中血培养标本、呼吸道标本、粪便标本检出率均较高,但是失误率则为17.39%,从80例检验失误样本中可以看出,出现失误的原因较多出现在运输与存储方面,分别占据33.75%与31.25%。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检查过程中可以发现整体的阳性检出率不高,失误率较为严重,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进行规范化处理,提升微生物检验技术,逐渐完善检验规范性,为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研究意义
  • 简介:摘要在近些年来,我国的人口数量不断攀升,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在血液方面也是如此。在临床治疗当中采用输血治疗的方式可以使失血比较严重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对体内血容量进行补充,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在近些年来,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输血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血站当中对输血安全进行保障的重要工作就是血液检查。在此次研究当中主要对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以及输血中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 标签: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性 血站 失血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接骨板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四肢骨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每组47例,微创组的患者实行微创接骨板术治疗,常规组患者实行常规方法治,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78.7%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采用微创接骨板术治疗四肢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接骨板术 常规方法 四肢骨折